【明報專訊】上周日(21日)開始,社交平台鋪天蓋地出現長江中上游城市連場暴雨、鬧市出現瀑布奇觀、大佛亦在洪水中「行走」的畫面。加上央視報道長江三峽大壩水位超出防洪限制水位兩米,同時網上流傳大壩出現移位的消息,引起網民關注:「三峽大壩撐得住嗎?」在信以為真之前先做研究,是今時今日的處世之道,學者解釋,防洪限制水位根本不是氾濫警戒線,而且現時大壩水位並不算很高。若問大壩何時有崩塌危機?哪個城市會遭殃?這就需要知道大壩的設計、位置與功能。
「閘住」上游洪水 幫不了下游暴雨
九十後或千禧後出生的年輕人,中學讀中史時都聽過大禹治水的故事,相傳黃帝後代大禹為治理黃河水災問題,三過家門而不入。但很多年輕人從未親歷內地的大型水災事件,例如1991年華東水災、1998年長江大水那時,年紀尚小。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思廷書院院長、香港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教授陳永勤說,1994年動工、2003年落成的長江三峽大壩工程居功不少,令近10年「大江大河」(長江黃河)洪水氾濫情况大減。
哪些城市或遭殃?
不過,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副教授伍世良提醒三峽大壩不是萬能。長江分成上中下游,上游主要城市即四川、重慶、貴州;中游城市武漢;下游城市南京、上海。而三峽大壩則建於長江上游連接中游的位置,即湖北省宜昌市秭(音姊)歸縣,秭歸縣亦是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的故鄉。因此,伍世良指出,大壩主要只能「閘住」上游洪水,但一旦中下游城市下暴雨,大壩的防洪幫助並不大。
而當下游城市水位同樣高漲時,位處中上游的三峽大壩就沒有太大空間可以向下排洪。伍世良解說:「大壩其實就是浴缸,拔掉浴缸塞就放水(排洪)。如果突然拔塞的話,洪水會一下子冲到武漢,一直冲到上海。」
一旦大壩出現洪水氾濫,位於中游的湖北省將首當其衝。陳永勤解釋,長江水源於青海,流經四川盆地和三峽大壩之後,到達相對平坦的湖北。湖北又名「千湖之省」,因為河流多且彎,江水流經此處速度會減慢,令湖北中小城市容易出現水浸情况。
渠務做不好 下雨足已水浸
不過,陳永勤說毋須過分擔心湖北省大城市武漢,因為政府一直重點保護這類大型城市。反觀其他中小型城市因為急速城市化,加上防洪渠務設施做得不好,即使不是洪水,單是城市內的雨水就已經引發水浸。這是關乎渠務問題,而非河水問題,「雨果說過一個城市的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因為你平時看不見。」
現時大壩水位低過日常
和大家溫習一下小知識,中國每年雨季的雨帶都是由南向北移,即華南地區如香港、廣州在5、6月下完「龍舟水」後,雨帶北上,為長江流域帶來「梅雨」,踏入當地6至8月主汛期。今年主汛期跟往年不同的,是下雨範圍相當廣泛,華中地區至長江上游城市各處都下雨。
重慶80年來最大洪峰
今次雨勢之大是近年少見的。四川、重慶、貴州連日暴雨後,重慶綦江出現近80年來最大洪峰。重慶市水文監測總站在星期一(22日)發出洪水紅色預警,是1940年建站後首次,政府緊急疏散10萬人。央視亦罕有直播災情超過20小時,報道洪水淹過重慶市內的畫面。
央視財經於21日報道,長江三峽大壩庫區水位持續上漲,已達147米,超出防洪限制水位2米。同時,網上傳出大壩出現移位情况,外界擔心大壩可能會缺堤。但陳永勤解釋145米防洪限制水位並非警戒線,其實水壩日常水位就達到175米,即現時大壩水位147米是低於日常。
據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副秘書長張博庭接受內地媒體訪問時解釋,在非汛期,三峽大壩庫區通常保持在175米的較高水位,用作供水、發電和灌溉。汛期來臨之前,水庫須降至防洪限制水位145米,騰出空間接收可能湧現的洪水。據三峽集團資料顯示,去年12月逐步將水位由174.79米降至144.99米,騰出達221.5億立方米的防洪空間,相等於超過1550個西湖。
陳永勤指出,從地理和歷史上看,中國從來都是多雨水的地方,2000年歷史中,中國平均兩三年就會出現一次洪水,所以透過控制大壩水位阻止洪水氾濫,是一直行之有效和熟練的方法。「整體來說,我能夠說句國內做事都是『大事清楚,小事糊塗』,這種(防洪)大事我還是(對中國)有信心的。」
潰壩有前科 建壩發電經濟誘因
不過,伍世良不諱言內地很多官方數據都是機密,而且不少有關大壩出現裂痕的新聞報道都無法證實真偽,「所以今次洪水氾濫和對大壩的威脅有多嚴重,我答不到」。至於大壩會否潰塌?「世上所有東西都會倒塌的,只是視乎時間。」伍世良指出大型基建工程的設計標準,通常要求能夠支撐150年,如果某項大型工程無法支撐150年,會被視為失敗。
伍世良說,興建三峽大壩的決定到底是否正確,至今仍然存在爭議,因為不少人警告一旦大壩崩塌將造成災難級死傷。「當年都有好多人不贊成建大壩的,包括一些親共人士,因為一旦有事是無法負擔後果。單是說打仗,一個飛彈炸毀大壩,隨時死兩億人。」1975年8月,中國河南駐馬店水庫發生的潰壩事件,官方數字是2.6萬人死亡。
那為何還要興建水壩?「錢呀,你要唔要錢呀?建成水壩之後,全國發電能力多了三分一,對於任何領袖來說都是好大的吸引力。」原來,三峽大壩意念最早可追溯至孫中山1919年發表的《建國方略》,孫中山認為可以在長江宜昌興建水閘儲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資其水利」。而1949年中共建國,長江上游經常出現洪水災害,禍及武漢等中游城市,因此毛澤東亦一度重提三峽工程。但拖至1992年前國務院總理李鵬重提方案,才成功「去馬」。
3功能 建壩利多於弊?
長江三峽大壩主要有3個功能,包括防洪、發電和航運,伍世良解釋,水力發電主要利用水位高低差別產生能量,因此為了達致產生最大電力,大壩水位往往維持在高位,「意味大壩本身不是有很大空間,接收額外的水」。
陳永勤說三峽大壩於以上3個功能,絕對有直接經濟和環境效益,例如防洪保人命、水力發電替代燒煤、航運推動經濟。但無可否認是建水壩始終對生態、文化保育、居民遷徙等有深遠影響,「至於可不可以在其他支流上多建一些小型水壩,不要建巨無霸(三峽水壩)是另一個問題,我不是專門研究這方面,不想下定論」。
但陳永勤指出,全球國家趨勢是過去100年,主要仰賴興建水壩解決水患問題,但近年各國興建大壩速度減慢,因為大壩嚴重影響生態的例子並不少,例如1970年啟用的埃及尼羅河Aswan水壩,曾令地中海流域的沙甸魚一度絕迹。
二人都說,在天災之下,其實人類無法完全阻止災害發生,有時只能夠順應天意。中國近年逐步提倡「退田還湖,退耕還林」,不再單靠興建大壩等結構水利工程,而是在城市規劃和土地利用上入手,回歸自然,例如在湖泊方圓一公里範圍不興建建築物,任由洪水氾濫一兩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