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藝展發現香港身影 虛構「女兒」寫港人「離散」未來

文章日期:2020年08月21日

【明報專訊】「一日仍存在,一直可以走下去的。」藝術家方琛宇說。駐香港韓國文化院推出最新展覽,帶來清州美術創作工作室駐留藝術家作品,當中有一個香港身影。方琛宇近年主要在韓國發展,去年社運激烈時亦在清州,後來疫情導致未能回港,大大影響創作。背着身分與回憶種種,他只好為虛構「女兒」寫一本來自未來的異鄉日記,幻想港人「離散」。

清州是一個如何的地方?相比首爾及釜山,清州對港人較陌生。清州生活節奏緩慢,沒有地鐵貫穿城市,但其文化歷史發展深厚,為金屬活字印刷的發源地,古印刷專門博物館更藏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1年認定為現存最古老的相關技術的印刷本《直指》。清州美術創作工作室提供藝術駐留計劃,第14批進駐藝術家今年6月在當地展出「亂立豫定地」展覽,當中5名藝術家作品近日在港展出。

以豬為主角 反思文明暴力

走入展場,可見韓國藝術家林志珉一系列繪畫作品,畫中小孩跟樹葉嬉戲,拼湊其童年回憶片段;文曉燦作品則拍攝一座座城市模型,建築間卻有一隻大豬躺着,二人均描繪人和自然,卻有截然不同感覺。文曉燦過往一直用「豬」作為創作主角,他表示:「大學時到大邱市場買東西(大邱市位於韓國東南部),偶爾經過一間賣湯飯的餐廳,門前竟然掛起了一隻豬頭,那頭豬彷彿正看着我笑。我立刻想到,豬終身不自由地活在人類製的籠子,最後登上了『祭桌』,即死了才產生價值,令人反思文明的暴力。」'WE' are in the 'CAGE'_state系列中,藝術家製作城市工地雕塑,豬在當中奄奄一息,比喻文明通過暴力誕生及維持,而人類自身亦同樣被困。雕塑把鋼筋暴露出來,鏽迹斑斑手工細緻,但今次展出只為拍下雕塑的圖片,略為可惜。

日常細碎回憶化成故事

藝術品之間,方琛宇的影像作品「回來」了。去年8月至10月他在清州駐留,就《逃犯條例》修訂引起社會的翻天覆地,他都是隔着手機或電腦屏幕來見證。現身在韓國安城的他在視像訪問說:「好像有一道牆隔開,我不知道如何形容,你知道現在港人那種辛苦的情况,包括家人及朋友,但是你就是不在香港。」在韓國群體裏,他意識到自己關注的東西有異,身邊的人即使會關心本港事態,始終沒有切身的感覺。此種有形的距離令他有一段時間創作無從入手,卻暗暗塑造這部作品的方向。方琛宇說:「既然用自己的身分想不到什麼出路,不如作一個虛構的人幻想此件事。」

黑幫文化 韓國人對香港印象

展場中播放其短片作品A Message to the Past(2020年),一把女聲旁白以韓語訴說父母往事。旁白者其實是藝術家虛構的「女兒」,而「女兒」於2020年韓國出生,並在2047年時講及自己爸爸是香港人,媽媽是韓國人。方琛宇解釋,歷史往往由政權所選擇及撰寫,他幻想有一天香港不再存在,「阿囡」便可能找不到香港是什麼模樣,因此靠「爸爸」的年少回憶對抗大敘事。創作期間他先撰寫一些私人日記,回想在港日常生活的細碎經歷,包括兒時學校很近、吃什麼早餐等,再基於此等記憶化為故事,亦提及疫情大流行的影響。方琛宇接道:「你向別人講一個地方,金融中心有什麼好說?如此龐大的東西,我根本沒能力做那個敘事者,我不是社運人士或重要人物,一定是用個人經歷去講,個人到你在哪裏打過工有何遭遇,朋友家人對某些事有什麼想法等。」

要向「阿囡」介紹香港,方琛宇也想到利用一些文化產物輔助,開始搜尋在韓國有關香港的書籍,不料遇上本港作家馬家輝著作《龍頭鳳尾》(Once Upon A Time in Hong Kong,2016年)韓語版,讓他深感興趣。《龍頭鳳尾》講述上世紀30年代末香港黑社老大,游走賭場與妓院建立勢力,卻鍾情殖民地情報官,二戰前夕先上演一場情仇。方琛宇解釋,香港黃金時代的黑幫電影風靡亞洲,塑造大部分韓國人對港的印象,所以選擇此本書切入,協助「阿囡」幻想香港前世今生。這件在韓的香港「素材」同時帶出詮釋的不確定,他說:「你看看韓版的封面設計,有隻老虎,有隻白鴿,整體亦跟香港版及我想像的香港有出入,原來外國人是如此看香港。」

片中影像一時出現山寨版自由神像,一時跳到飛機,一時進入洗車機器,賦予旁白詩意聯想,原來是藝術家處理文化差異的過程。方琛宇指出,平時遇上有趣的事會先拍下來,創作時才翻閱存庫挑選,短片包含韓港拍下的舊照片或影片。當中的隧道大型洗車機器,運作時車主安坐車上,駕駛穿過滾動的巨大毛刷,機器會自動灑上清潔劑及水,方琛宇的鏡頭從車內拍出去,記錄在機器內的過程。他笑說:「兩地有個生活習慣很不一樣,香港有車的人往往要有不錯的經濟能力,韓國有車及駕車是很普遍,尤其在首爾以外。洗車機通常就在入油站旁邊,付多少少錢就可以用,之前真的不知道呢!當時我人生第一次坐在車上入洗車機,覺得很神奇,而太太都覺得很神奇,我竟然沒有用過此部機。」方琛宇接道:「因為這些最細微的文化衝擊,我重新發現香港很不一樣。」

藝術創作中的「卧底」

「一直相信藝術跟生活分不開,我就似一個創作的『卧底』。」方琛宇笑說。作品跟生活相關,於香港長大自自然就地取材,其早期創作往往自覺或不自覺地捕捉此城面貌。影片作品《等待》(2009年)拍攝城中似乎在等人的陌生人,而《在荷里活工作》(2010年)則呈現荷李活道一帶各人忙裏偷閒的百態,例如有人抽煙,有人在後巷講電話,流露城市節奏的快慢。直至現在,他的時代、時間、空間也改變了。藝術家2013至2015年駐足德國進修,近年大部分時間在韓發展,現任職於韓國首爾中央大學藝術學院,雖然每年亦會回港,外地環境始終讓他反思何謂香港人。短片更觸及猶太人分散各地的情况與歷史,令人印象深刻,藝術家大膽想像文化、語言、身分能否如水四散?港人可以有什麼依歸?

因最近社政狀况,「移民」甚至「離散」、「流放」等字再浮現媒體及社交平台。「離散」一詞,原本用於猶太人及猶太社區在公元70年後第二聖壇被摧毁後,或再早於公元前約500年受困巴比倫而散居外地的情况。香港相關研究中,文化研究學者周蕾曾在著作《書寫離散》(1993年)、《寫在家國以外》(1995年)提及港人的漂泊離散意識及「二次殖民」狀况。時至今日,因為世界流動性增強,或就難民及移民等議題,「離散」為各學各派研究的熱門課題,亦出現很多定義。於Diasporas and Exiles: Varieties of Jewish Identity(2002年)一書,作者提及猶太人以希伯來文galut形容族群情况,即有exile(流放)意思,exile與diaspora(離散)貌似,其分野亦受爭議,但不一定互通。書中形容流放有錯置、割斷意思,具有悲情情緒及對恢復、歸來只有稀薄想像,離散則有更正面的力量,開闢猶太人身分可能,另有學者指出經文為昔日猶太人更為穩健的「家鄉」。

數年前曾很流行一個書寫題目「給10年後的自己」,近來網上則有一句「10年後你喺邊」,答案需要很多想像力,甚或勇氣。方琛宇作品由過去出發,再以假想未來,接通現在的一念一意,最好還是把握今日,他說:「改變想法,或才有機會改變未來。如果你認為是『完了』就完了,認為今日什麼都做不了就不做,那就真的完結,如果你改變想法,反而會繼續做,可能改變到少少。把自己放在另一個時間去想,或者有別的可能。」

「亂立豫定地」展覽

日期:即日至9月26日

時間:周二至周六上午10:00至晚上6:00(公眾假期休息)

地點:中環鴨巴甸街35號PMQ 元創方B座7樓

門票:免費

查詢:2270 3500

hk.korean-culture.org

註:展方根據社交距離措施實行人數管制。入場人士須佩戴口罩、接受體溫檢查及登記

文:劉彤茵

編輯/蔡曉彤

美術/張欲琪

電郵/cul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