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在這段「冇事就唔好出街」的日子,有朋友開始在Google map上旅行,探索地圖視角與我們感知之間的差異。住在坪洲的Kit Chan與Myriem Alnet這對夫妻,卻為朝夕相對的小島出版地圖雜誌(map-zine)《島民》(Islanders),翻開有幅可愛大地圖,放滿黃色小標誌,細看是一張張椅子。於是我打開Google map看看,同樣是個G形小島,不過大片灰色只見碼頭、寺廟、燒烤場標示。
Myriem是獨立城市研究者,對地圖如何詮釋一個地方很敏感。「《島民》地圖想呈現另一種真實,這種真實沒得到官方論述認可,卻構成本地身分(local identity)的核心要素。」
大街擔櫈仔
有第一個人開始,就有二三四五……
《島民》是季刊,他們為創刊號選了一個焦點,從坪洲的椅子去談公共空間。一張張簡陋的白色膠椅,有些用噴漆噴上大交叉,組成島上異景。椅子從哪來?他們到處去問,有人說「執開垃圾嗰個攞番來」,有人說「是夾錢捐的」,不過有好幾個人都說,是來自賣二手家俬那個人。小島人不多,以他們所知,會做這門生意的就是彬哥吧。經營陸日小店的Kit搬進坪洲6年,當然知道這號人物,「彬哥是賣二手物品的,愉景灣很多棄置家具,那些東西仍光鮮,我有次搬屋,想要些家具放在天台,就從他那處買」。Kit解釋愉景灣離坪洲僅10分鐘船程,「愉景灣長期有不少棄物,因為那邊有些外國人來港工作,想找像外國的地方生活,就會選那裏,通常是公司包住一兩年,他們離開後就會棄掉家俬,彬哥便運回來賣,賣不完就放出來讓大家坐」。他們統計,光是島上大街露坪街已放着80多張椅子,一路向街坊探問下,還尋得主動擔任「管理員」的郭生,常常巡視和把椅子放回原位。
這就是《島民》想告訴別人關於坪洲的好,在這裏能見到社區內如何形成良性循環,彬哥搬來椅子,又有其他人捐出他們的,甚至不止椅子,在某處戶外空間更出現健身單車,Kit說近來見到多達七八部,「為何最後放在那邊?從前有一日有人放在那兒,第二個人又放一部,就會成形。之前的健身單車在大街,阿婆在店舖對面踩住跟洗衣店老闆聊天,一條大街是casual到這個地步。後來店租了出去,店外不能放那麼大型的東西,丟了又很浪費,便有人搬去那邊。」
「Zine最終目的是講可持續生活,我們發現在坪洲找到幾個相關議題,於是先計劃做這個島」,每期一個議題,做幾期坪洲之後將延展到其他離島,不過這份連結更想過海連到市區,讓人能在離島與市區生活的比照下,再思自己當下的生活模式。Kit曾住九龍,「城市生活有些問題,我們想以島民生活的『不方便』所衍生的好處去講。就如椅子,城市生活沒什麼公共空間,政府下了限聚令,市民要到處找地方吃飯,不是易事,相對坪洲這樣的空間卻很多,便是個對比。」
雜誌以城市規劃(urban planning)的角度出發,Myriem說設計上有這些特點:
1// 撇開「鳥瞰的客觀」 先有冒險
「我們每天都不帶質疑地使用地圖,但在地圖上出現的,其實是一個決定造成的結果,而且很多時是(某)一方的主意。地圖也是政治統治和殖民化的基本工具,當選擇是否顯露一些元素來組成某個區域,就是在塑造一種描述,然後那會成為使用者所見的真實。」而且細想,地圖實際上與我們平常看城市的視角很不同,是從高空向下望,「我們裝作這樣看很客觀合理,但有趣的是日常裏無人會如此體驗一個地方,我有時會想,這種方式未顯示城市的真面目,就是裏面的居民怎樣把它實踐出來,於是我想像如何挑戰地圖和將地方呈現,引入更有人性和共鳴的表達方式。」
我們很依賴的Google map,她提醒同樣並非客觀,「它顯示出一個消費的城市,哪裏可以購物、哪裏是景點,我們點對點而行,沒停下來觀察擦身而過的空間,或任憑直覺帶路,於是我們理解世界的方式缺乏詩意。」在網上打開地圖,關於坪洲的資訊不多,僅標示主要景點與公共設施,Myriem說他們利用這種空白帶入新角度,「當決定地圖的模樣時,我們有意讓人不會輕易把它當成方向圖,留給自己和插畫師一些沒那麼『Cartesian』的自由」。不太「笛卡兒」,亦即不那麼強調地理位置如距離、比例等呈現的「真實」。有什麼是「非笛卡兒式」(non-Cartesian)的地圖?迪士尼看上去很近堅尼地城的地鐵路線圖便是其中一種。
「我們嘗試在『地方感』上着力,沒非常仔細地標示坪洲地貌,而是選擇描繪城市肌理中一些易認的形狀。」攤開《島民》地圖,並不能精準找到每張椅子的位置,但會看出島上分佈着許多椅子,零星有些地方是貓貓開餐之處,沙灘上幾處出現有心人砌出心形石堆,一眼看去,就感受到島民自在地擴展公共空間的各樣可能。「如此一來,Google map、我們的地圖、物理上的真實之間那些空隙,就由讀者在這個地方的親身體驗來填上。這樣探險就開始了,當人們看到Google map上沒有的新鮮事,我們希望像發出邀請,讓他們用自己的目光觀察身處的環境,嘗試了解空間是怎麼回事,這是Google map外的世界,充滿趣味與詩意!」
2// 重新計公共空間的數
因為要藉椅子帶人用不一樣的目光看城市規劃,《島民》先由坪洲的背景資料說起,其中一項數據是坪洲人均可用的公共空間面積:132平方呎。而據規劃署所載《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列明,政府對休憩用地的供應標準是每人2平方米(約21.5平方呎),市區和離島標準相同,近年不少報道都指出這個空間比廁格更小。Myriem說他們設計出一套算法,結合公開數據與實地考察所得,亦納入所有人們感到能分享與建立公共生活的地方,Kit補充:「政府的計算方法裏,公共空間定義通常都是公園,即政府管理的公共空間,但在坪洲,大街實際上是馬路,沒什麼車,所以我們調整公共空間的定義去計,將這些大街納入計算的過程。」
這樣一計,坪洲人所享的公共空間面積是政府標準6倍,由此出發,再看小島在這個背景下長出的有機生態,島民將椅子、健身單車隨需要移動到合用之處,似乎來得毫不驚奇。Myriem指出這是「沒有車的力量」,「它改變了生活,所有空間都是行人和單車能用的,我們不用等綠燈過馬路,這種空間與人的關係來得更自然,以彼此協調為基礎。公共空間的網絡成為主要空間結構,容許有機的倡議可以滋長,也能提高公共性(commonality)豐富各人生活」。
3// 短文刊雜誌 長文載instagram
在地圖以外,《島民》主菜是一格又一格的內容,每格只載一幅圖與非常精簡的文字,如其中一格是椅子close-up照片,只交代它們不少來自愉景灣,加一個hashtag「#reuse」。又例如他們訪問了同住坪洲的瑞士註冊建築師Géraldine Borio,在港大建築系任助理教授的她分享不少對坪洲和香港公共空間的觀察及看法,Kit說將訪問要點概略地放在雜誌,「與這個議題最相關的關鍵字放在zine,讓人一看到就抓得住概念」,詳細內容則放在instagram。作為每周埋頭筆耕的記者,我大讚《島民》文字雖然少,但由椅子說到公共空間,再帶人看島上其他例子,已把意念表達得很完整,實在了不起。不過在嘗試第一期後,他們亦再思兩個平台之間的平衡,Kit認為「可以再heavy些,如訪問內容好似太簡單,但整個排版放不下太多,埋稿時都有再刪減」。
用島的目光
hijack城市空間
疫情期間香港人不能外出旅遊,迫爆離島,時聞島民叫苦連天,問Kit會否抗拒市區居民湧入島,他坦言「抗拒㗎,很多街坊都在群組說很怕人湧入來。櫈是街坊要坐的,如果突然成萬個遊客去爭,就會變成生態災難」。但他覺得若大家多以城市研究的角度了解小島,「會尊重個地方,做多少少,如將椅子擺回原位,那我不介意多一些這樣的人」。近年多了年輕人、外國人進駐坪洲,「他們跟這裏本身擁有的文化差距幾大,做zine最開頭是想解決這個問題,外來人如何理解(本土)已有的事物,有人也許覺得櫈污糟或不文明,我們想帶出這不是不文明,或城市規劃得不好所衍生的問題,正是大家各自付出而成的,是值得被欣賞的好。」Myriem說希望大家在坪洲發現新的目光,能在日常生活中捉住身邊的微小線索,看人如何「hijack」公共設施,回到自己的社區,亦去想什麼讓它如此獨特。
出版第一期後,Kit透露下期即將出版,這次題目與食有關。他與Myriem亦伙拍藝術家葉啓俊籌備年底舉行的「船到橋頭生活節」,在橫水渡途經的長洲、坪洲、梅窩、芝麻灣辦跨島活動。現在他看其他島的目光也有些不同了,留意到梅窩的牛與人,「香港算高度城市化的地方,梅窩都是城市一部分,同樣有車有人,但他們會加入對牛的考慮,那是很特別的。你會留意到很多人因為怕牛入田或入屋,加很多卡板擋牛,這是民間應付牛的方法,我們未做深入調查,但覺得件事幾有趣。」如能發掘做個專題,也許又能把想像延伸到市區,「如何加些東西,令野生動物與人可一齊在市區生活?」
《島民》購買地點可參閱:www.instagram.com/islanders.zine
船到橋頭生活節詳情:www.instagram.com/interislandfestiv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