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城市:石屎森林難散熱 熱夜來襲,香港如何招架?

文章日期:2020年08月30日

【明報專訊】夏夜裏多少人熱得輾轉反側,夜不成眠,從堅持吹風扇到深夜,到最終還是要開動冷氣機才能進睡。中大學者說,據全球研究,夏夜裏23℃最適合入眠,儘管因地而異,基本上28℃、29℃的夜晚根本無法睡好,而當人體日間累積的熱力無法在夜晚消除,人會累會生病,不是直接地「熱死」,更多是導致身體機能出現問題,誘發疾病。

研究發現只是單單一個熱夜已經會增加2.43%死亡風險,連續5晚可增加6.66%,又以女性和長者最高危。天文台最新數據顯示今年7月共錄得21個熱夜,破單月紀錄。隨着2043年香港人口將達至高峰,長者人數翻倍,學者相信未來,30年熱夜帶來的港人健康風險非常嚴峻,但香港政府及整個城市都並未察覺問題,遑論着手應對。

到底我們可做什麼補救措施?長遠的城市規劃又應如何?學者則進一步提出天文台應該盡早定義「熱浪」,而政府亦應當制訂跨部門的行動方案。

熱夜死亡風險勝酷熱日間

中大未來城市研究所研究助理教授劉家麟和史源,聯同港大建築學院副教授任超,利用天文台和中大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提供的資料,研究了2006至2015年10年間酷熱日(日間最高氣溫33℃或以上)和熱夜(當天最低氣溫28℃或以上)與死亡風險的關係。結果顯示,在香港這個高度城市化的地方,熱夜帶來的死亡風險甚於酷熱日(見表1)。

比起非酷熱日,單一酷熱日令死亡風險增加1.6%,單一熱夜則死亡風險增至2.43%,連續5日以上的熱夜更令死亡風險增加6.66%,其中又以女性及長者的健康更受影響(見表2)。劉家麟解釋,由於女性生理結構上脂肪比例較男性高,脂肪會阻礙人體散熱;而長者或有長期病患,且身體機能如排汗能力較差,亦增加風險。此外,研究亦分析了不同酷熱日和熱夜組合,以香港較常見的兩日三夜(兩個酷熱日加三個熱夜)死亡風險增加5.32%,最為顯著,死亡風險更會滯後5天才出現,「即是酷熱天氣過了5日,香港人口的健康仍然受到影響」。

晚間難休息 阻身體復元

劉家麟續說,多數人都忽視了熱夜對健康的影響,夜晚較為涼快的環境為身體提供恢復和休息的機會是非常重要,「好想透過今次研究令大家知道香港的夜晚不如想像中涼爽,日間我們都會走進商場涼冷氣或找地方遮蔭,但夜晚我們可能只覺得睡得不好,而不知道可能是熱衰竭或中暑的先兆,亦不知道有什麼方法降溫」。

今次的研究報告結果和外國類似研究結果完全相反,例如澳洲研究發現酷熱日比起熱夜帶來的死亡風險更高。學者相信結果反映香港這個人口密集和高度發展的城市環境之下,熱夜比起酷熱日更具殺傷力。

市區成熱夜重災區

中大未來城市研究所的另一個研究找出夜晚最熱的香港地區,分析了2011年至2015年的溫度紀錄,發現在酷熱日間,新界郊區的酷熱日時數(見圖A)遠高於港島及九龍。但在晚間,市區的熱夜時數(見圖B)則十分誇張,油尖旺、中上環、荃灣、元朗及天水圍等成為熱夜重災區,6年間各區的累積熱夜時數逾700小時。

「我們的研究顯示,在熱夜的時候,城市的溫度比郊區的溫度可以高4℃」,劉家麟解釋,元朗、天水圍當區的建築形態是多高樓,建築面積比例多會聚集熱力,混凝土在日間亦會吸熱,加上街道比較窄、不多開放空間和綠化植物等,都令熱力無法在晚間散去。

■解決方法

城市規劃要睇風向

天文台預測在高溫室氣體濃度的情况下,到今個世紀末,每年香港熱夜數目或會超過100天,如假設所有熱夜都在夏天出現,即意味屆時每一天都是熱夜。任超相信未來30年,香港人的健康將面臨巨大挑戰,2043年香港人口預期會增至822萬的高峰,而長者比例會由2016年的16.6%升至2036年的31.1%。劉家麟補充,隨着政府承諾要加快建設公屋,當要短時間內建屋容納這麼多人,而趨勢是香港的單位愈建愈細,「在相對狹窄的環境,如果設計上做得不好,例如空氣不夠流通,或者用不好的建築材料,或附近環境更加吸熱,都會令情况惡化」。

各區宜設通風廊 引風入內街

劉家麟認為在長遠解決方法上,必然要從城市規劃入手。首先是城市通風,在各區設計上預留通風廊,讓風可以吹進內街,但香港複雜的地方是每個地區的風向都不同(見圖),「香港當然有主流風向,夏天來說主要是西南或東南,但個別地區風向未必一樣。第一我們多山,如沙田,被獅子山、大帽山擋風,風要從吐露港那邊進來,在城門河形成主流風,所以個別地方好受當地地形影響,在各區設計時要考慮當區的氣候和風向」。

任超早在2006年起和中大建築學系教授吳恩融等組成團隊,為港府制定香港都市氣候圖,研究各區空氣流通和風向,「可以分享的故事是2006年之前,香港各區的城市規劃,所有參考風向都是橫瀾島。但後來我們做完風向報告後,規劃署才知道,哦原來每一地區規劃時都要視乎該區風向。從2007年開始,每次修訂香港分區計劃大綱圖時,規劃署都會按需要聘請專家顧問做空間流通評估」。她指出在市區重建局進行市區重建時應更着重考慮垂直設計,例如在地面層更加通風,中層設架空花園,高層地方必要時開窿、樓宇不並排,取代一字排開的「屏風樓」設計等。

樓宇外牆髹淺色 減少吸熱

劉家麟認為比起增加城市通風,更有效的方法是增加綠化,「種樹是最建議的,帶來的冷卻效應最好,除了遮蔭,光合作用會將城市熱力用作蒸發水分,消耗熱力可以降溫」。他明白在市區種樹,對普通市民而言可能比較複雜,但亦建議考慮善用現有的公共空間,例如種植植物,「外國常見的方式亦包括,將整幢樓顏色髹成淺色,可以反射光線,令幢樓沒那麼吸熱,愈淺色愈好。現在香港仍然有石屎色、深紅色的樓宇,有好大改善空間」。

至於個人層面而言,首要是提高對熱夜的關注,在晚上亦要多飲水、冲涼和吹風扇降溫。更重要是生活習慣的改變,例如日間離開室內可放下窗簾,以免陽光增加樓宇內部溫度。

建議向日韓歐偷師 學習應對熱浪

此外,劉家麟和任超都認為香港天文台是時候定義何謂熱浪。任超指出日本、韓國已有熱浪警告,而歐洲因為2003和2006年曾被遇熱浪侵襲,故德、法、英等國亦早有熱浪下的行動計劃,「不光是一個政府部門,而是跨部門措施,例如在熱浪之下,要有更多救護車服務,一段長時間開放避暑中心,做一個行動方案,就像香港遇到颱風一樣」。

他們的研究計劃未完,現時正進一步研究在酷熱天氣之下,召喚救護車和長者按平安鐘的紀錄,亦會在短期內公布酷熱風險指數(heat risk index),擬按人口普查資料,找出全港291個小規劃統計區各區的酷熱風險指數,以比較哪區的劏房戶、長者貧窮戶面臨較高酷熱健康風險。他們始終相信,只要公眾了解問題所在,就有解決的希望。

【熱夜難熬篇】

文 // 彭麗芳

圖 // 彭麗芳、受訪者提供、資料圖片

編輯 // 王翠麗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