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藝術家攝影聯展 捕捉存在與死亡痕迹

文章日期:2020年10月30日

【明報專訊】一張照片有多重?自我們擁有手提電話開始,拍照變得輕而易舉。我們不再把照片冲曬,然後小心翼翼地「攝入」相簿之中,這個從前被認為是用來留住真實生活點滴的技術,卻開始被人質疑真偽。策展人一句「L」是「我哋真係好L鍾意香港」的「L」,讓這次關於攝影的青年藝術家聯展有不少人注目,但我們如何理解,一張照片,為何是值得我們重視的藝術?

眾所周知2020年是不正常的一年,2019年策展人楊德銘尚可與主辦單位光影作坊到各個大專院校畢業展,尋找優秀攝影作品,今年卻只有浸會大學舉辦畢業展,只能從相片及教師的推薦中挑選作品。辦畢業聯展,楊德銘的靈感源自在英求學時,見到部分gallery會展出學生畢業作品,有感香港攝影是相對比較少人認識的藝術,所以希望藉展覽歸納及呈現好的畢業作品。

攝影藝術與新聞照片不同,它不是紀實攝影,每個藝術家都有自己的創作在其中。楊德銘留意到「今年比較沉重,藝術家比較內斂」,雖然沒有刻意選擇特定主題,但今次有3個關於死亡的作品,楊德銘可能是「暗地裏有啲情緒牽動」。其中一個作品Peace, Imperfect Peace,出自鄭鈺汶,談的是這一年來自殺的人。

走訪自殺地點

簡介的第一句:「我們告別,然後試圖永誌不忘。」把她訪問中的話都總結了,在西灣國殤紀念墳場的墓誌銘上,她曾經見過一句祝福逝者安息的Peace, perfect peace,聯想到自己去年出席的好幾個追思會,梁凌杰和其後的麥小姐等,她有感我們憑藉很少的資料,文字、照片,在悼念時這些符號已經洗刷了這個人的存在,「其實又有什麼可以代表他們呢?我覺得這就是死亡的殘酷之處,一個人會被這些符號取代了」。她的作品,自殺地方的照片及事件的時間地點,組合成一本厚重的書 ,她走過每一個自殺案件發生的地方,感受真實存在過的人。

在攝影很方便輕易的年代,如何從照片中感受到重量?那些關於死亡的作品,還有陳雅慈的《浮的十四天》,藝術家把寶麗來(Polaroid)移膜,從水中漂浮的照片聯想到浮屍,謝銘思的如有《雷同》實屬巧合是那些案件現場的新聞照片。脆弱的身體、重複的描述與影像,如何讓生命或死亡再成為有重量的存在?

攝影與水墨之間

從前照片相對於繪畫,其重要之處在於真實。蔡有昌在作品《二象》,回顧自己學習攝影和繪畫的歷程,作為畢業作品,介紹時由西方發明攝影的歷史說起,「西方對攝影的追求是還原事實和真相」,然後近年開始接觸中國水墨畫,他學懂在山水的「形」以外還要掌握當中的「神」,之後把兩者結合,可以說是「真實與內心世界非真實的對話和追求」。在當代藝術中,可以嘗試把不同媒介配搭嘗試,他便以氰版顯影術把「山水」「曬」到宣紙上,作為回應。

討論真假的作品還有黃巧兒的《實時》,同一張照片,在黑房冲曬時用上不同的曝光時間,營造時間過去的效果。梁智輝的《兩毫米內的未知》,探討掃描器其實選擇了影像的範圍,機器是否可拓展範圍,甚至打破人類視覺上的限制。

讓楊德銘選一個深刻的作品,是羅子晴的《一個完整的家》,生長於離異家庭的她,父母在她生命缺席,在製作全家福照片形狀裝置的最後是一對耳環,她戴上並出席參展藝術家的分享會,一個耳環是父親,另一個是母親,加上自己的肉身,就是全家福。楊德銘說在藝術創作當中,最重要的還是藝術家的真心和誠實吧。

●L is L 青年藝術家聯展

日期:即日至11月15日(周二至日)

時間:上午11:00至下午1:00,下午2:00至6:00

地點:光影作坊(九龍石硤尾白田街30號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L2-02)

文:胡筱雯

編輯:陳淑安

美術:謝偉豪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