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7‧21誰主真相?家庭成員來自不同政治光譜的「袁氏這一家」從這天起不再齊整聚會。袁彌明說自此不想再看見藍絲,認為7‧21並無討論餘地,斥大嫂容海恩「企咗喺嗰邊,就係是非不分囉,同埋個良知……係冇囉!」容海恩則反駁指對方「嘥氣」,一方面說對方的良知「係錯」,另一方面又指「各人有自己嘅良知」。
「良知」一詞,最先由孟子提起。孟子曰:「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主張性善,認為良知是不用思考便能知道的,形容惻隱、羞惡、辭讓和是非之心這仁、義、禮、智四端就如人的手腳,即生而有之。如此說來,良知豈不人所共有?良知又為何可以「冇咗」?這次繼續請來中文大學通識教育部講師劉保禧為我們介紹儒家另一經典《孟子》。
性善不等同性本善
孔子曰:「我欲仁,斯仁至矣。」這是載於《論語》的宣言,劉保禧指下文卻對「人是否必然想成為一個道德的人(欲仁)」沒任何解釋,他認為孟子的主張正好作出了回應和補充。人是否必然意欲道德?就要講到良知的有或無。儒學和心學傳統中,人必然有良知,只是顯或隱的問題。孟子說理,愛取材現實觀察,舉出了孺子將入於井的顯淺事例,假設一個小孩快將掉進水井,任何人都會驚駭同情,不為與他的父母攀結交情,不為在鄉里間博取名譽,也不是怕不救會臭名遠播,而是因為人皆有惻隱之心。劉保禧指孟子提出兩項心學的工夫,「一是覺悟,『本心震動』因為良知顯現,二就是擴充,捉緊這種經驗,推及其他經歷,這牽涉讀書推理,顯與隱關乎後天教育」。
孟子主張性善。「人之初,性本善」嗎?劉保禧提醒,此句實出自《三字經》,而非《孟子》,指「性善」並不等同於「性本善」,「如果生出來就是好人,我們為何還要講為善的工夫,為什麼要學做好人?不是一開始就是善,只是講我們有實現善的能力,人有這個根苗」。勞思光教授在〈孟子及儒學之發展〉一文的分析亦指明「自覺」在孟子的性善論中的重要性,指人在生活中對生命之苦難或毁滅,對已有之事象,對自己所得,對一切主張的合理與否,時時都有「應該不應該」的自覺,自覺心只是成就德行的基本,「自覺心原含有各德性,但欲使各德性圓滿開展,則必須有自覺之努力」。正如孟子所言:「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指懂得將四端擴充,才能像燃燒起來的火終必不可撲滅,像流出的泉水終必匯流成河。能夠擴充則能「保四海」,不能便連贍養父母都不行。
良知是……心之官則思
公都子曾問孟子,既然同樣是人,為何有些人是大人,有些人卻是小人。孟子回答「從其大體為大人,從其小體為小人」,意即求滿足身體重要器官需要的是君子,次要器官的是小人。
劉保禧認為良知與心不分,儒家將「心」看作器官,而孟子認為心此器官有統攝其他器官運作的功能。「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眼與耳都是被動接收的器官,一旦接觸外物,就會被美色或悅耳的音樂導引迷途,是為「小體」;而「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心卻是「天之所與我」的器官,負責主動思考,可以統攝其他器官,反思就可得知何謂「非禮」,讓眼睛耳朵勿視勿聽,是為「大體」。
為何會失卻良知?
一、內在:心受蒙蔽
袁彌明批評不願道出7‧21真相的人「良知係冇囉」。一個人的良知為何會失卻?
上述與公都子的對話中,孟子最後建議:「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不能奪也。此為大人而已矣。」他鼓勵樹立「大體」,以此為本,善性就不會被「小體」所奪,便能成為「大人」了。
劉保禧提起康德對自由的理解,認為與此契合。「他有個講法:人的自由不是體現於他想做什麼,而是體現於他不做什麼。」劉保禧拿起眼前那杯熱巧克力舉例,「我想喝巧克力,那我就喝了。康德認為無論你喝巧克力還是玫瑰花茶,你被動地有飲食的欲望,你所謂的選擇只是表象,最後是欲望決定你的選擇」。因此,人所謂自由地選擇做什麼不一定自由,甚至會是某種束縛,「所以倒過來,如何彰顯你的自由、自主性?就是抵抗你的欲望。比如絕食,當有些欲望緊迫一個人,而他憑意志抵抗」。
他認為可以推及孟子對如何成為「大人」的主張,「做大人或小人,關鍵在確立你的心的主宰能力。確立由大體作主,不是自然地順從欲望,否則小體就會順應大體的要求,你就會被外在環境影響」。而「沒有了」良知的人,便是沒有確立心這個大體,順從了小體。
有人冇咗良心,性善之說因而曾受質疑。勞思光在文中以「推理能力」之有無釋述,指不能因為有人得出錯誤答案而否定推理是人之本有的能力,那只能說明那人「推理不密之誤」。就如良知,「人不能實現價值,並非由於人之『性』中無此能力」。劉保禧以此推論,「各人有自己的良知」之說與因計算出與別人不同的答案後,得出「各人有自己的推理能力」的說法一樣荒謬。
為善去惡重獲良心
不能兼得的魚與熊掌,常被借用於兩難情境的比喻。孟子舉出這個事例,說明若生與義不可兼得時,當「所欲有甚於生者」,便不會苟且偷生。若賴以維生的一筐飯、一碗湯要被呼喝着或經踩踏過才獲給予,平凡人也不願接受。劉保禧補充,始終接受的人,吃下的當刻理應感到受辱,如果許可則不會這樣抉擇,因為人都希望維持自己尊嚴。這個典故的下半部卻常被忽略,劉保禧認為下半部正能解釋人失卻良知的原因。
孟子接續問,一方面,寧願捨生都不願接受嗟來之食,為何有人「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不問禮義地接受俸祿、豪宅與妻妾?孟子形容「此之謂失其本心」,喪失本性的墮落是箇中原因。劉保禧認為「失」是修辭,實指被蒙蔽。如何令蒙蔽的心重新發揮作用,便要透過一些「為善去惡」的工夫。根據哲學家黃百銳(David Wong)對《孟子》的解讀,良知同時具備情感與認知兩個層面。看見孺子掉進井裏會被觸動,眼見樹葉掉落並不會興起同樣情感,因為同時也進行了認知上的價值判斷。他提出跟小朋友講故事涉及情境的考量,所以是一種可行的方法,可讓人同時發揮同情共感和理性能力。劉保禧補充,由於心學相信控制人意念源自於心,要改變一個人的言行,重獲喪失的良心,到底必須令一個人心悅誠服,不止涉及人的智力與道德能力,還有外在環境的拖力。
二、 外在:利益牽繫
孟子談論人性時,曾舉出「牛山之木」的比喻,說牛山的樹木曾非常茂盛,但常有人以刀斧砍伐,逐漸不再繁盛。當雨露滋潤長出新芽,卻又被放牧的牛羊吃光。人們看見牛山光禿禿的樣子,便以為牛山從來不曾有過茂美的大樹。劉保禧解釋,孟子嘗試以牛山之木比喻人的善端,說明除了人的自覺,外在條件對人的德性也有着重大影響。喪失本心的原因之一,使人「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也關乎外在的利益牽繫。
■楷書
特色:中國書法約定俗成皆以右邊為主,左邊只是為右邊「服務」的偏旁。例如「知」字,「矢」較窄身,不能過中線,即使筆畫多的「歡」和「劉」字亦然。結構上緊下鬆。這特色於筆畫分明的楷書中尤其清晰。
楷書字體端莊、敦厚、純正,予人平易近人的感覺。楷書的橫筆不能完全平直,要微微上揚。撇如斬釘截鐵,以尖端收結。捺則要寫得圓潤豐滿。
齊 ˙齊 ˙寫
歡迎讀者在讀過今期內容和楷書心法後按字帖提筆試寫,然後將作品寄回,我們會從中選出最具神韻者,將今期的華戈墨寶送出留念。來郵請附聯絡地址及姓名,寄「柴灣嘉業街18號明報工業中心A座17樓『星期日生活』收」。恭喜上期得獎者Priscilla Lam,期待各位再接再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