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知巷聞:三渡坑 快樂亭與老石橋

文章日期:2020年12月06日

【明報專訊】午飯後,我們搭了一程短途巴士。下車的車站旁有一個被停泊的車擋住的涼亭。名為「快樂亭」的它毫無怨言,慷慨也許就是快樂之道。聞說涼亭是由粵劇班主何萼樓在1923年捐錢建造,為了照顧附近大埔林村一帶的過路鄉里,希望給走路困頓或因突如其來的風雨措手不及的路人提供短暫休歇之地。路過當日,我們卻是乘車代步,在風和日麗的日子,曾因工程經移建的快樂亭也隨時代變遷失去了招待的理由。

建淡水湖 古老石橋拆除

快樂亭的對面,是一道延綿的鐵絲網。被鐵絲網阻隔的另一端,就是溪河匯流的三渡坑。那道叫彭玉文趨之若鶩的三渡坑老石橋,早已隨着1960年代的船灣淡水湖工程展開、配合攔截林村河儲水的尼龍水壩和引水隧道的興建,因為運泥車無法暢行而被拆除。我們當天在原址看見的,朱森指是當年取代建造的橋,附近村民以建築公司之名稱呼它為「保華橋」。

沿着下方水流的方向走,我們看見了一坨正在待用的泄氣尼龍,與網上資料圖片中充氣後壯碩姿態完全是兩個樣。朱森憶述,尼龍壩也曾給村民帶來不便,記得偶爾在充氣積水後放氣排水,卻恰逢大雨忽至,洪水便一發不可收拾地湧及,「70年代,試過連屋都冲走!」

大水下沙井捉魚

小孩尚不懂得天地無情,朱森想起「大水」,記得的多是開心的回憶,例如大伙兒去捉大魚的一次。那一次大雨過後,連群大魚順着林村河,沿着水管游到「沙井」裏去,水退後卻成群被困。「沙井」深得朱森連腳都不着地,但小朋友也沒顧慮太多,齊齊跳進去嘗試徒手捉魚。後來附近水圍村、梅樹坑村和大埔頭村的老幼村民也一同參與,捉了整整一星期,直至警察接報,恐防有意外發生而禁止。「成兩三尺長的,頭好大的,打算捉回去吃,我想起碼十幾二十斤!」味道如何,模糊記憶中好像捉不到魚的他說不清了,只記得一個朋友事後報告,說腥到不得了,「佢被阿媽鬧,因為煮完太腥,隻鑊幾日都用唔到!」

小桃園 國父錄音帶任你聽

一直沿河道走,再拐個彎,便進入了梅樹坑公園。公園大得不可思議,讓我想起了曾經在台北的大安森林公園裏奢想過每天晚飯後能這樣完全被大樹包圍着散散步,這對大埔居民來說原來不是夢。蜿蜒的步道上有人跑步,兩旁植滿高聳大樹,平靜的河道一直在旁流淌。朱森給我看了一張輸送東江水的管道舊照,說背景正是這公園的位置,從前是一片農田。

河邊山腳那個名為小桃園的地方正是何萼樓所住之地,那裏曾是怡人的竹林。一位跟隨國父孫中山先生搞革命、名為冼江的老先生曾以那裏的一個小涼亭作為紀念孫中山的地方,放下了許多孫中山演講錄音帶和書刊任人聽閱。朱森指確有其事,因他曾於1970年代親身到訪,「真係有!講廣東話!」親耳從聲帶中聽到孫中山的聲音,年輕的朱森只覺神奇。資料任意散放,無人看管嗎?他記得亭中有位老先生,因為不敢上前探問而沒法肯定他的身分了。

而那條經歷環境變遷、現已被拉直的彎曲河道,卻依然細水長流。從前小朋友們總愛在積水較深的位置游泳,大雨冲刷過後,河水特別清澈乾淨。有趣的是,附近曾有工廠落戶,在河道嬉戲的人總會偶然發現有「寶物」被冲進河裏,例如小摩打,小朋友拆出裏面的磁石便能玩上好幾天。最誇張的一次,朱森曾發現一整個搪瓷浴缸,便連忙找人夾手夾腳搬回家,笑說事後只用以裝水,沒在裏面浸浴,「鄉村地方邊興咁冲!」

文、圖˙潘曉彤

……………………………………………

生態圈:白白看着文化瑰寶在湮滅

香樂思(1951)稱頌未通公路的林村谷「蘊藏無盡,奧秘處處,使來訪者充滿驚喜」,當時要進入林村谷,須在「大埔墟火車站驅車北行一又四分一哩,在僅容一兩輛車的路肩把車泊好」,下車後徒步走下橫過林村河的石橋。邱東(1999)指出,石橋所在的河段,稱「三渡坑」,因「林村河至坑下莆附近,匯合二流」,也就是字母Y中那直棟之處,「今抽水站附近仍有巴士站名為「三渡坑」。

我曾根據邱東前輩提示,來到三渡坑巴士站,通過把有標示三渡坑石橋(F.B.)所在的1945年美軍地圖,與今日地圖對比,知道三渡坑石橋舊址,便是現時抽水站跨河行車橋附近。

「大埔老照片」網站一次刊出1960年代的三渡坑照片,我興奮之極,留言求見三渡坑石橋照片,朱前輩竟讓我得償心願,連發三張從不同角度及距離拍攝的照片,更有人在上作比例尺,可據之推算橋的長、闊、高度,連原本的快樂亭及香樂思提及的泊車位也清楚。更令我驚喜的是,照片顯示有分水尖設計的橋墩,跟現時的新娘橋的一模一樣,料是出自同一門派師傅,而新娘橋石碑銘文首兩句是「橋之名也,呼為三渡」,因此有旅行界前輩如朱維德等稱新娘橋為三渡橋,引發無限遐想。

另一待解決難題,是黃佩佳以林村谷東北端沒有古道貫通大埔為據,稱那時該處有大森林,形成阻礙,那就是假設三渡坑石橋在古時並不存在。在下以為,三渡坑石橋是南頭及元朗平原官商經大埔埠頭通往歸善(惠州)及海豐、潮汕交通快線之重要門戶,在古時已有存在的理由。何况三渡坑石橋規模不小,沒有政商價值,難以集資興建,所以黃佩佳此論是可以商榷的。

木橋不易保存,匠人用石為材料,期以萬古。未發明鋼筋水泥前,用厚重原石堆砌,先在河牀上用石塊砌成數個橋墩,在橋墩間橫置數塊石板或數條石柱,鋪成橋面。這種靠本身質量產生的重力保持鞏固及抵抗水流的古橋,英語稱clapper bridge,現存於歐洲的皆有百年以上歷史,有的更建於中世紀。中文相應的有「板樑橋」一詞,更有「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一聯。

古雅石橋不復見

三渡坑石橋原來也是clapper Bridge,證據由香樂思提供:在三渡坑看魚觀鳥之餘,他望向河底,見到古雅的大塊花崗石石柱,那是從橋上墮下的,因此以板樑橋稱之。香樂思登臨時全條三渡坑石橋已改用鋼筋水泥做橋面,它的板樑,跟新娘橋的三分一橋面,同樣在1930年代被山洪冲倒,有可能是同一個颱風引致。

本地現存最老古橋,是建於1716年的錦田水頭村便母橋,本屬板樑橋,但後人用水泥把三條石柱間縫隙黏合而使古風盡失。邱東(1999)說:「三渡坑石橋近田處立有石碑,相信在政府收地建抽水站時,已遭毀滅,或藏於泥土之中」。由於近馬路一方部分河牀被填為單車徑,古橋斷塊有可能埋在徑下,石碑若不是被埋河底,就是埋於今抽水站內。準確地點只有當年駕駛挖泥機的師傅一個知道。如果師傅當年三十歲,如今年是九十有多老人了。

據《粉嶺舊時月色》,距三渡坑不遠的塘坑麻笏河,曾有一座美不勝收的完美石砌三孔橋,一直使用至1970年代初,又因政府工程而消失。作者張麗翔女士,慨嘆現代人貪新厭舊,不明白文化的真正意義和價值,不懂得品味生活細節;看似擁有很多,其實失去更多。

注重文化素養的先進地區,政府及市民對古橋珍而重之。我曾在韓國見過,儘管橋墩石柱被冲走甚至冲斷,也被尋回復建的板樑橋。若政府當年保育的項目不止是快樂亭,而及於三渡坑石橋及塘坑三孔橋,這等能連繫珠三角原鄉風情的寶藏,我以為一定是今日本地文化地標、旅遊熱點,足以吸引全球各地遊客前來,尤其是對珠三角原鄉風景有童年記憶,而開始追求文化價值的諸多大款。可現實是,新娘橋古雅的大塊花崗石石柱棄澗中如垃圾,最後一條位於三擔籮的板樑橋快將冲塌。雖一再呼告,始終缺乏回音,真是無可奈何之事。

文˙ 彭玉文

……………………………………………

掌故:三叉水 梅樹坑

三渡坑,其實是指林村河經過大埔頭鄉前的一段溪流名稱;源自大帽山與大刀屻的溪流,由林村坳經放馬莆的石盤河與小菴山經社山的小菴山河,在坑下莆村前,二河相匯成Y形合流,民間稱這為「三叉水」,也稱三渡坑。鄉民在河流最狹窄處,昔日建了一條石板橋,名為「三渡橋」。昔日,這條石橋是大埔墟往來林村和元朗古道的必經之處。

梅樹坑 「六日戰爭」戰場

三渡坑南部的冲積谷地,因附近有很多楊梅樹,故稱為梅樹坑。在清朝期間,坑下莆林氏上義及上桂祖,曾計劃在三渡坑一帶農耕和建屋,但受到滋擾,故而另覓地建成較寮下村。

1898年,清政府與英國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租借了新界。本來計劃在1899年4月17日於大埔舉行升旗儀式,但是遭到部分新界鄉民反對,於是發生了接收新界的「六日戰爭」,其中一個重要戰場,便是三渡坑附近的梅樹坑。

上世紀初,曾為東華醫院總理的商人何萼樓,他在梅樹坑購買土地,建立別墅和家祠,作為度假之用,他看到這裏鄉人熙來攘往,為了利便鄉民上山斬柴、採藥,或是商客往來元朗有一個可以休息歇腳,遮風避雨的地方,於是1923年,在三渡坑旁建造「快樂亭」,亭的對聯是:「快向當前同品茗,樂從此處暫停鞭」。快樂亭成為了大埔與林村的一個著名地標。

香港政府在1960年展開船灣淡水湖建築工程時,三渡河及快樂亭一帶需要興建攔截林村河的儲水尼龍水壩、引水隧道和抽水站,三渡橋被拆卸,但快樂亭在鄉民要求下,大埔理民府和水務署答應在水務工程完成後,把快樂亭移建,1967年完成,今天的亭子上也記載了這件事。

文˙沈思

【Ways of Ruralist Seeing(30)】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蔡曉彤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