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熱分離混紡衣物 「垃圾」重生物盡其用

文章日期:2020年12月22日

【明報專訊】「速食時尚」平、靚、正,叫人買得開心也掉得痛快。根據環保署統計,2018年紡織物廢料佔堆填區棄置量14.3萬公噸,即平均每日約有390公噸紡織物被送往堆填區,浪費問題相當嚴重。

環保團體不斷推動舊衣回收,究竟如何將舊衣循環再造?是否真的能將垃圾「重生」,為保護環境出一分力?

提起環保衣物,你可能會想到戶外服裝品牌The North Face和Patagonia,推出用膠樽升級再造(upcycle)而成的保暖衣物,以及UNIQLO以舊羽絨製成的環保再生羽絨。然而這類環保產品不算普及。市場上,主流依然是一手貨,且以混紡材質為主,其中以棉質加聚酯纖維(PET)佔最大比例,因為這類合成材質有防水、防風、防皺、吸濕、排汗等效能,提升衣物功能。不過,要將混紡物料分拆回收,比起循環再造單一纖維布料相對困難。現有舊衣回收處理技術,主要分成機械(mechanical)、生物(biological)、化學(chemical)3種類別,究竟有何分別?

傳統技術難兼得兩布料

傳統的機械技術,是用機器將舊衣打碎成纖維和紗線,重新製成新的服飾,然而這種技術不能將混合材質分開,只能處理單一纖維布料。生物和化學技術能針對混紡衣物,前者在氣候乾爽和室溫環境下,用酵素將衣物中棉質降解成溶液,維持於固體狀態的聚酯纖維,可再次投入織物生產,降解過程約需1天;而舊式化學技術,利用有機溶劑,將棉或聚酯纖維溶解,以取得其中一種材質,無法兩者兼得;新的化學處理技術,稱「水熱分離系統」或「Green Machine」,只需30分鐘至2小時,有效地將棉與聚酯纖維分隔。

■聚酯纖維變紡紗 棉加工可作紡織或農務

這項化學處理技術——水熱分離系統,由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HKRITA)研發。根據研究結果顯示,整個過程只需用熱能、水和少於5%天然環保化學劑,與剪細布碎一同放入反應器,加熱至110℃至150℃,釋出的熱力和酸性將棉纖維分解成纖維素粉末(cellulose powder),而聚酯纖維在處理過程中保持完整,最後用過濾器將粉末濾出,分隔兩種物料。

回收後的聚酯纖維,由於分子重量沒有減低,質素媲美原生纖維,能直接用作紡紗,製成新布料。至於由棉分解而成的纖維素粉末,經加工形成紗線,可用作紡織的棉,或提煉成SAP(super absorbent polymer),適用於農業生產的高吸水性聚合物。SAP吸水和保水能力極佳,混合於土壤,能迅速儲存露水或雨水,供農作物慢慢吸收;像棉花需要大量陽光和水分的植物,即使在乾旱缺水的沙漠地區下種植,都能依靠聚合物中的水分穩定生長,提升品質。

生物分解環保化學劑 避免二次污染

至於分離過程中的水和環保化學劑,循環再用比率高達95%,而環保化學劑可被生物分解,不會造成二次環境污染。相比從原材料生產聚酯纖維,每噸需用上67千兆焦耳熱量,但水熱回收處理只需19千兆焦耳,就可得出數量相同的聚酯纖維。

供紡織業使用 達可持續發展

此項技術於2017及2018年分別獲得「香港綠色創新大獎」銀獎和「第46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金獎,HKRITA行政總裁葛儀文(Edwin Keh)表示,「透過與供應鏈上不同伙伴合作,開發一套具工業規模的系統」,目的是令大量混紡物得以回收,供紡織業再次使用以達到可持續發展。

位於大埔的龍達紡織公司環保紗廠,引入了一個小型(工業前規模)水熱反應系統,以作研究評估用途;印尼一家名為PT. Kahatex的紡織生產商,亦於廠內設置工業規模的 Green Machine,將服裝生產過程中的剩布回收再造,每天處理約1.5噸紡織廢料;而瑞典快時尚品牌Monki,近日宣布利用從水熱反應系統中回收的聚酯纖維,推出時裝系列。

從構思、研發、落實運作,以至工業化,水熱反應循環回收系統,前後用了4年時間,在科研角度算是重大突破。雖然很多人仍覺得在香港搞環保是天方夜譚,成本高昂之餘,相比起外國發展多時的環保時裝市場,資源或技術亦較遜色,但今次Green Machine揚威國際,受到海外製衣廠和零售品牌賞識,證明了本土紡織界的科研力量。

文:康詠然

圖:林靄怡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 水熱分離系統 聚酯纖維 循環再造 升級再造 舊衣 環保 每日明報-FEATU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