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字抄經:管治者最理想是「無為」

文章日期:2021年01月03日

【明報專訊】上回講述《道德經》的「自然」,很自然就帶到這次的主題:「無為」,繼續由嶺南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趙偉偉為我們解讀這部經典。他解釋,「無為」講的是一種寬泛意義下的政治,包括但不限於政府與人民,例如家庭、教會等一切人類組織的權力運作問題。他以讀音切入,希望初學者較易明白,指讀出「無為」時,「為」較常讀第四聲(音:圍),但亦可讀成第六聲,即「為什麼」的「為」,「『無為』的意思就是不要為了什麼而做那件事,行政不要想行政要達成什麼目的,營運一間公司,不要想做什麼會對公司產生正面影響,就是無為了」。但「無為」又是不是等同蹺埋雙手什麼都不做?可能無咁簡單!

一′詮釋 順應規律 vs. 施展手段

《道德經》中「無為」的意思,歷來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詮釋,第三十六章常被視為爭議的焦點: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據學者陳鼓應註釋,此句意即「將要收斂的,必先擴張;將要削弱的,必先強盛;將要廢棄的,必先興舉;將要取去的,必先給與」。趙偉偉指,一方認為這是一種自然規律的描述,閉合的東西必先打開,即如花的盛開與凋謝,月亮到臨最盈滿之時才開始虧缺,因此「無為」是指人當順應這種自然規律,沒什麼特別事情需要做,按照事物變更的周期應對便行。

另一方則認為這句所指的是一種技巧,甚至一種手段。趙偉偉舉例,「將要取去的,必先給與」其實就如老闆若是想把某個得力員工革除,或會先加以提攜,給他出錯的可能。而此章之末:「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即「魚不能離開深淵,國家的『利器』不可以隨便耀示於人」,當中的隱與藏有秘密行事的意味,也被解讀為實際的應用方式。配合《道德經》中,常見「無為無不X」的句式,例如「無為而無不為」和「為無為,則無不治」,「無為」被解讀成為了達成「無不X」的手段也就順理成章。

二′無意的無為 不妄為就沒事做不成

因此,對「無為」的理解可分為「無意的無為」(contemplative)和「有意的無為」(purposive)兩派。

先講「無意的無為」。學者Hans-Georg Moeller在The Philosophy of the Daodejing第四章Paradox Politics作出了詳細的釋述。《道德經》中「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講的是不妄為就沒有事情做不成,治理國家要常清靜而不要擾攘,至於政舉繁苛,就不配治理國家。趙偉偉指,《論語》對法令抱有戒心,「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所指是「法」令人只顧去想如何不受罰,而非思考如何成為君子。而《道德經》同樣不太贊成「法」,卻與人的修為無直接關係,重點在對社群構成的影響。「無為」的其中一點正是反對政府作出太多政令:「法令滋彰,盜賊多有」,但為何法律愈森嚴,盜賊的數量也就會增加?趙偉偉舉例解釋,一個普通人與一個完全知曉法律體系的人,前者對社會造成的破壞往往有限,社會還是能運作,但後者一旦鑽空子,游走法律的灰色地帶,做邪惡的事情就更容易,甚至可以壟斷對法律的詮釋權。

反對政府推太多政令 最理想不作為

不頒予太多政令,那統治者應如何治國?Moeller在文中分析,《道德經》中理想的統治者功用其實就是不作為,某程度上不可以做任何事,要居於空或無的位置,因為一旦插手任何世俗事務,就一定有其立場,再而引起百姓想要形成某種政治制度的欲望,這樣就會挑起權力爭奪,令社會衰敗。《道德經》「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一段描述了不同層次的統治者,最好的僅僅是百姓「知道有這樣的人」,其餘一無所知,感覺不到他的存在;次一等的則是親近而讚美他;其次的是畏懼他;更其次的是輕侮他。「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理想的統治者沒有個人、自我的心,才能留下空間容納他人的心。趙偉偉補充,就如上回提到杯子的比喻,盛滿的水杯就會失去它作為杯的功能。領導無欲才能與天下混而為一,他也應「常使民無知無欲」,因為一個組織理想存在狀態就是開放。

三′有意的無為 有作為而不顯露

再講「有意的無為」。無為但有意,聽上去覺得很矛盾?趙偉偉質疑,「無為」這個詞本來就有矛盾:「『無』就不是『為』了。」

韓非子是現時已知第一個註釋《道德經》的人,他的看法因而對後世影響很大。他將《道德經》的道看作一種管理的技巧,「無為」背後其實帶有目的,只是要達到這個目的,表面上要好像什麼都不做。一些學者會認為韓非子的思想與《道德經》非常相近,專研中國思想的Edward Slingerland便在Effortless Action一書中提到無為的思想在韓非子、申子等法家思想家的著作中體現得相當清楚。表面上不作為,即實際上其實有所作為而不顯露,韓非子就《道德經》的「無為」引伸出兩種行事方法:

1. 隱藏喜好 下屬沒法奉承

「無為」在《韓非子》裏也是極為關鍵的思想,「無見」是他對《道德經》的發揮和應用。例如:「君無見其所欲,君見其所欲,臣自將雕琢;君無見其意,君見其意,臣將自表異。」趙偉偉解釋,意思就是統治者不能顯露他的喜好,不然臣子就「自將雕琢」、「將自表異」,按君所「欲」加以迎合。《韓非子》提出了「主之所用也七術」,就君主應如何行事,記下了一些具體的「術」。其中一種是「疑詔詭使」,即下達內容古怪的命令。趙偉偉舉例,老闆要你去五金舖買一斤朱古力,你覺得奇怪,卻又竟然買到,老闆對此不加解釋,令下屬感覺神秘,無法猜測他的真正的意圖,也就沒法奉承。

2. 達至平衡

達至平衡是另一種目的。但怎樣才算平衡、方法如何?《道德經》的思想究竟算經濟上的左翼還是右翼,歷來在學界的意見相當分裂:

有一方覺得積極不干預、放任社會運作就是《道德經》的主張。「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中的「好靜」、「無事」和「無欲」就是「無為」的表達形式,不加干預就是偏向接近右翼「大市場小政府」的主張,「無為」才能「無不為」,民眾自會富裕繁榮。

另一方則認為《道德經》的思想偏近左翼,相信市場有自己的限制,若放任自行運作,有錢的人用錢搵錢,窮人就永不翻身,社會的階級分野會愈漸擴大。《道德經》有云:「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趙偉偉解釋,當人總是喜歡「痛打落水狗」般,從不夠的人手上把東西搶去給予足夠的人,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應向「天」學習,要「損有餘而補不足」,那就與支持政府插手取態契合,或須在某些事務上實行資源再分配,使社會更平衡。

【行草】

簡介

抑揚頓挫,行筆瀟灑。古往今來,行書常參雜許多草書成分。初學者入門不妨參考趙孟頫的書法。清朝梁詩正也是大家,許多皇帝都找他寫字做文書,一邊按董其昌的書法習字。三人各有千秋。

小竅門

飛白:草書特色,毛筆筆頭沒完全出墨,使筆畫中留有絲點白痕,給人飛動感覺

筆畫變化:行書、草書中,一個字中若如「無」字,有兩個「四點」的部分,寫法不能重複

【齊 ˙齊 ˙寫】

歡迎讀者在讀過今期內容和行草心法後按字帖提筆試寫,然後將作品寄回,我們會從中選出最具神韻者,將今期的華戈墨寶送出留念。來郵請附聯絡地址及姓名,寄「柴灣嘉業街18號明報工業中心A座17樓『星期日生活』收」。恭喜上期得獎者Priscilla Lam,期待各位再接再厲!

文˙ 潘曉彤

{ 圖 } 潘曉彤、資料圖片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林曉慧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