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文學‧陀思妥耶夫斯基:虛無的叛逆者《卡拉馬佐夫兄弟》

文章日期:2021年03月21日

【明報專訊】屈指一算,今年是陀思妥耶夫斯基(Fyodor Dostoevsky,1821-1881,又譯杜斯妥也夫斯基)200周年誕辰,也是他逝世140周年。紀念一個作家最好的方法,就是讀他的作品。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是《罪與罰》(Crime and Punishment,1866)、《白癡》(The Idiot,1869)及《卡拉馬佐夫兄弟》(The Brothers Karamazov,1880),而《卡拉馬佐夫兄弟》是最長的一部。

早陣子,由於意想不到的空檔,我看畢了整部小說,掩卷時不禁一想,終於由頭至尾看完了,《卡拉馬佐夫兄弟》確是十分傑出的世界名著小說,之前只選讀了部分,如今總算完成平生心願。我看的是耿濟之的中譯本,並以佩維爾(Richard Pevear)和伏洛孔斯基(Larissa Volokhonsky)的夫妻檔英譯本輔助,英譯本不但簡潔流暢,註釋也簡明扼要。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學路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父親是濟貧院的醫生,他自小就接觸低下階層的百姓,並且在年輕時就喜歡文學,尤其是俄國民間口頭傳說、《聖經.約伯記》、俄羅斯以及西歐文學作品。

1837年,陀思妥耶夫斯基與哥哥被送到聖彼得堡軍事工程學院就讀,畢業後,他一度擔任陸軍工程兵中尉,但很快就辭職從事文學創作。1846年,他出版了第一部中篇小說《窮人》(Poor Folk)以及另一中篇《雙重人格者》(The Double),陀思妥耶夫斯基起步踏入聖彼得堡的文學界,流轉於不同的文藝小組。

陀思妥耶夫斯基參與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組(Petrashevsky Circle),卻為他帶來危機。1849年,他因參加秘密團體、準備一系列陰謀計劃、反對東正教教會和政府而被捕,陀思妥耶夫斯基被判處槍決,但在行刑前最後一刻被減刑,改判4年西伯利亞苦役,苦役後發配為邊防兵,苦役和充軍前後一共10年。

1859年,陀思妥耶夫斯基退伍,就投入文學創作,出版著作集,辦雜誌,不時出國旅行。1869年,他起草了長篇小說寫作提綱《大罪人傳》(The Life of a Great Sinner),這就是《卡拉馬佐夫兄弟》的源始。

1878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兒子阿遼沙(Alyosha)夭折,他與宗教哲學家索洛維約夫(Vladimir Solovyov)到奧帕基納修道院一趟,同年底,《卡拉馬佐夫兄弟》第一部前兩卷完稿,1879至1880年底小說在《俄國導報》(The Russian Messenger)連載,1881年頭,陀思妥耶夫斯基去世。

《卡拉馬佐夫兄弟》一共4部,加上短短的尾聲。小說圍繞着老卡拉馬佐夫費多爾(Fyodor)和他的4個兒子:長子是衝動的德米特里(Dmitri,又稱米卡),第一位太太生的;第二位太太生了伊凡(Ivan)和阿歷克賽(Alexei,又稱阿遼沙);而斯麥爾佳科夫(Smerdyakov)是費多爾的私生子,在家中當僕人和廚師。

卡拉馬佐夫一家

從整體來看,阿遼沙是小說最核心的主角,在小說開頭的「作者的話」,已說他是主角,甚至小說第一部第一句就是介紹阿歷克賽,再而細說從頭,將重點放回老卡拉馬佐夫。

老卡拉馬佐夫是一個相當滑稽的人物,有錢而且好色,他為人自我中心,對兒子並不關切。由於他的行徑及言談像個小丑,《卡拉馬佐夫兄弟》的開頭其實並不是很沉重,甚至帶點幽默。

小說中的阿遼沙只有20歲左右,伊凡24歲,德米特里28歲,都是年輕人。阿遼沙是早熟、單純而敬虔的博愛者,十分敬重修道院的佐西馬長老(Father Zosima)。人人都喜愛阿遼沙,甚至乎刻薄的老卡拉馬佐夫知道阿遼沙要進修道院時,對兒子說「相信不相信,我真是愛你……不過這也是個合適的機會:你可以替我們有罪的人禱告,我們坐在這裏,作孽作得太多了」。

阿遼沙為探尋靈魂不死而生活,他希望人們「互相友愛,不分貧富,沒有高低,大家全是上帝的兒子」,可是現實卻十分複雜,老卡拉馬佐夫和長子德米特里不和,二人爭風吃醋,都愛上了放蕩女子格魯申卡(Grushenka),更因為財產問題,不得不向對方攤牌。他們一家來到修道院,由佐西馬長老擔當排難解紛角色。可惜的是,這個聚會不歡而散,佐西馬長老的調解無效。

來到修道院的還有二子伊凡,伊凡是小說中刻劃得深具個性的角色。他與阿遼沙相反,伊凡是無神論者,長於思辨,關心社會政治議題,他相信「假使沒有不死,就沒有道德」,思想上帶有虛無色彩,有時搖擺不定甚至渾沌不清。

卡拉馬佐夫兄弟中,斯麥爾佳科夫是私生子,母親麗薩維塔(Lizaveta)是個瘋婦,被老卡拉馬佐夫姦污。斯麥爾佳科夫由老卡拉馬佐夫的僕人養大,在家中當廚師,他性格孤僻高傲,欣賞伊凡的無神論,而他自年少時就有癲癇病。

陀思妥耶夫斯基用了《卡拉馬佐夫兄弟》整個第一部,將以上的人物面貌、性格和關係,活靈活現地寫出來。

贊成和反對的雙聲部

《卡拉馬佐夫兄弟》的第二部是全書最精彩和富於哲理的部分,陀思妥耶夫斯基將晚年深思的智慧貫注於小說第二部,尤其是第二部第二卷「贊成和反對」,其中最著名的一章「宗教大法官」(The Grand Inquisitor),就在這一卷。

1878年5月10日,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給《俄國導報》編輯柳比莫夫的信中說「贊成和反對」這一卷的宗旨:「就是要描繪存在於脫離現實的俄國當代青年中,那種極端的瀆神行為和進行破壞的思想苗子,在表現瀆神行為和無政府主義的同時,我目前準備在佐西馬長老——小說的主人公之一——的臨終遺言中對此加以駁斥。」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贊成和反對」設下了一個二元框架,正反雙方各有全面表達的篇幅。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對手,是當時俄國冒起中的無政府主義、社會主義、虛無主義及無神論,這些思想集合於伊凡一人身上,而佐西馬長老就是東正教的神學代表,佐西馬長老以言來談信仰,阿遼沙以行來實踐信仰。佐西馬長老希望阿遼沙不要留在修道院隱修,而是到這個世間中生活和經歷。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給柳比莫夫的信中繼續說:「就總體來說,這一章充滿了變化,在我所奉寄的文稿中,我描繪的僅是小說主要人物之一的性格,反映了他的基本信仰。這些信仰恰恰就是我所說的現代俄國無政府主義的大雜燴。它所否認的不是上帝,而是上帝造物的意義。整個社會主義的由來從否認歷史現實的作用開始,發展到破壞和無政府主義的綱領。無政府主義的骨幹對自己的信仰在許多情况下是矢志不渝的。我的這位主人公選擇的問題依我看是無可辯駁的:小孩子受罪是荒謬的,從而得出整個歷史現實是荒謬的結論。」

伊凡的痛苦世界

《卡拉馬佐夫兄弟》第二部一共3卷:「折磨」、「贊成和反對」、「俄羅斯教士」,而伊凡的論述集中於「贊成和反對」中的「兄弟倆互相了解」、「叛逆」、「宗教大法官」3章。

這3章的背景是伊凡在京都酒店吃完飯,正在喝茶,阿遼沙來找伊凡。結果是,這3章基本上是伊凡一個人在說,而阿遼沙一直在聽,只是偶而才插話。更重要是伊凡在言談間透露個人的虛無哲學:「這大地上太需要荒誕了。世界就建立在荒誕上面,沒有它世上也許就會一無所有了。」他相信世界是荒誕和痛苦,因此他內心充滿憤怒與恨意,而最令他不滿的是連小孩子也受苦:「我願意寬恕,我願意擁抱,卻不願人們再多受痛苦。假使小孩子們的痛苦是用來湊足為贖買真理所必需的痛苦的總數,那麼我預先聲明,這真理是不值這樣的代價的。」

伊凡執著於世界的痛苦,而不相信人有權利寬恕,在阿遼沙眼中這就是叛逆,而伊凡滔滔不絕地反問阿遼沙一個惱人的問題:「假設你自己要建築一所人類命運的大廈,目的在於最後造福人類,給予他們和平和安謐,但是為這個目的,必須而且免不了要殘害哪怕是一個小小的生物——比方說就是那個用小拳頭捶胸脯的孩子吧,要在他的無法報償的眼淚上面建造這所大廈,在這種條件下,你答應不答應做這房子的建築師呢?」

阿遼沙不答應,虔誠的他相信上主「能寬恕一切人和一切事,而且代表一切去寬恕,因為他曾為了一切人和一切物而流出了自己清白無辜的血」。阿遼沙眼中的人類命運的大廈,以寬恕一切的耶穌基督為根基,以超越的神為中心。反之,伊凡眼中的人類命運的大廈,充滿荒誕、痛苦、憤怒與無辜孩子的眼淚,以受苦的人為中心。

宗教大法官

伊凡一下子無法說服阿遼沙,所以他說了聳人聽聞的哲學故事「宗教大法官」。

話說在16世紀時,在西班牙的塞維爾,正處於羅馬天主教宗教裁判制度最可怕的時代,這時耶穌基督再來到人間,他行神蹟,引起人們的騷動,而年近90歲的紅衣主教(即宗教大法官)正好走過廣場,命令衛隊拘捕耶穌基督。

夜來了,宗教大法官探視耶穌基督,他一直在說,而耶穌基督一直沉默,一言不發。宗教大法官對耶穌基督說,昔日,耶穌面對魔鬼的3次試探,一次是耶穌餓了,但沒有將石頭變成食物,第二次是沒有試探神,沒在殿頂上跳下去,第三次是魔鬼說只要耶穌俯拜,就賜給世上的萬國與萬國的榮華,耶穌都拒絕了。

在宗教大法官眼中,耶穌不對,因為人類最難忍受的是自由,只要耶穌將石頭變成食物,人們就會跟從耶穌,甚至說:「你們儘管奴役我們吧,只要給我們食物吃。」但耶穌不願意剝奪人的自由,只答應天上的麵包,沒有答應地上的麵包。宗教大法官認為這是大錯特錯,人甚至會以食物為旗、麵包為名,反叛與戰勝基督。

耶穌不願意展現在殿頂上跳下去的奇蹟,更不願意用奇蹟降服人,他要求自由的信仰,宗教大法官說人需要奇蹟,如果沒有奇蹟,人就會為自己去造出新的奇蹟。

最後的試探是萬國的榮華,宗教大法官說耶穌拒絕了,而只要耶穌接受,世上就可以建立一個普世的王國,全世界聯合一致,帶來安寧和平。

宗教大法官說:「有3種力量,地上僅有的3種力量,可以永遠征服和俘虜這些意志薄弱的叛逆者的良心,使他們得到幸福——這3種力量就是奇蹟、神秘和權威。你把這三者全部拒絕了。」甚至乎,自由也成為反對耶穌基督的一面旗幟,「自由,自由思想和科學會把他們引進那麼令人迷惘的叢林,使他們面對着那麼多奇蹟和無法解釋的神秘,以致有一些不馴服而狂暴的人會殘害自己,另一些不馴服而意志軟弱的人會互相殘害」。

最後,宗教大法官說要糾正耶穌基督的事業,甚至在明天要用火刑燒死耶穌基督,因為他來到礙手礙腳。

伊凡的「宗教大法官」故事,是思想的炸彈,為涉世未深而內心單純的阿遼沙帶來震撼,他知道伊凡整個虛無思想的地基是無神論,伊凡當然直認不諱,而沒有上帝,一切都可以做。

但是,「宗教大法官」故事的結尾不是火刑,而是耶穌基督一言不發,吻了宗教大法官,大法官對耶穌說:「你去吧,不要再來……從此不要來……永遠別來,永遠別來!」耶穌就走了。

故事說完了,阿遼沙像耶穌一樣吻了伊凡。對於伊凡尖銳的無政府主義和虛無思想,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下一卷「俄羅斯教士」作回應,兩種思想信仰如死敵般對峙。

(二之一,下周續)

文•鄭政恆

美術•劉若基

編輯•關曉陽

電郵•literature@mingpao.com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