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城市:不吃魚,可救海洋?

文章日期:2021年04月11日

【明報專訊】最近Netflix紀錄片《深海陰謀》(Seaspiracy)引起廣泛迴響,片中指控商業捕魚是導致日本太地町捕殺海豚、海洋塑膠污染、漁工被虐待的罪魁禍首,短短90分鐘的紀錄片將幾十年來的海洋議題一次過「翻舊帳」,涉獵多達十個海洋議題。最震撼的是紀錄片直指日本太地町捕殺海豚的真實原因,是為了掩飾日企過度捕撈黑鮪魚,要海豚擔當黑鮪魚數量下跌的代罪羔羊。片中羅列出巨大的捕魚拖網一次會誤捕多少條鯊魚鯨魚和海豚;又有俗稱鬼網的廢棄魚網佔了海洋塑膠垃圾一半等震撼數據,將矛頭直指商業捕魚是嚴重破壞海洋生態的元兇。

不少觀眾看後,誓言不再吃魚,但究竟不吃魚斷絕捕魚業米路,是否真能救海洋於既倒,而「環保海鮮」又有多可信?

1、海洋生物消失4大問題

香港城市大學化學系講座教授梁美儀說,地球海洋生態存在4大問題,除了過度捕撈,還包括生境消失、海洋污染和氣候變化問題,所以不能夠單單將責任全部推在漁業之上。他亦曾對漁業存有偏見,因看見太多例子顯示,海洋生物消失是因漁民太貪心、過度捕撈所致,「令個海『空晒』」。不過,梁美儀強調海洋問題並不是如此簡單,「漁民數給我聽,以前哪個水位找到魚苗、哪個位置的魚很健康,可惜因填海而不見了,填海如何影響他們生計。其實他們說的都正確,因為所有事情都在同一時間發生」。又例如,上周一(5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物(PNAS) 上載了最新的科學研究顯示,在1955至2015年的60年間,赤道減少了1500種海洋生物,但亦有很多品種遷徙到更涼快的水域,相信與全球暖化令熱帶地區海面溫度上升有關。

梁美儀說,理論上人類停止吃魚當然可改善海洋的劣况,讓海洋休養生息,但實際上並不可行。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顯示,全球有1.2億人靠漁業維生,而我們常說的可持續(sustainability),講求環境、社會、經濟,三者平衡。

因此,他認為比起完全不吃魚,其實更可行的方法,是選擇可持續的魚來進食。

海洋保育組織BLOOM香港海洋保育項目總幹事佘國豪(Stan)則說,香港人理應減少吃魚和選吃可持續的魚類,據FAO報告,香港在2011年人均吃掉71.2公斤海鮮,在亞洲排行第二,而全球人均吃海鮮水平則是20公斤。「每個人吃少些魚,有助減少商業捕魚的需求,從而降低漁業公司大規模用大拖網捕魚的動機。」

2、多選淡水魚 讓海洋休息

雖然紀錄片提及養魚業的問題,例如蘇格蘭養殖三文魚所造成的污染,但相對上火力依然集中於怒轟大規模商業捕魚(industrial fishing),不少觀眾看後,圍繞的討論是到底如何分辨養魚和海魚。梁美儀分享了一個簡單實戰方法:在街市魚檔,淡水魚九成都是養魚。至於海魚,在玻璃缸中游水的是養魚;攤放在冰上,下有紅色膠布、上有紅色膠燈則多數是野生捕撈的海魚,雖然有時夾雜一些黃花魚等養魚。

梁美儀指出,香港人其實只要進食一些尺寸較大的淡水魚,容讓魚類有時間繁殖和成長,對海洋生態影響理應不會太大,毋須太內疚。「淡水魚例如鯇魚都是食素,如果管制到養殖淡水魚的密度不要高至需放抗生素或化學物來降低魚類染病或有寄生蟲的風險,吃淡水魚是環保的。香港的𩶘魚(海魚),例如黑𩶘群落是比較健康,其實食魚仍有選擇。」

Stan則分享,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幾年前已推出香港海鮮選擇指南應用程式,將香港常見海鮮分為紅黃綠色等級,只要輸入海鮮名稱便知道這種魚是否建議食用。記者在應用程式輸入紅衫魚,便得出產於南中國海(香港和中國)的海魚紅衫魚被列作避免進食的紅色名單,因已過度捕撈,更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評為易危物種。

不過,海鮮選擇指南列出多達78種海鮮,而同樣是吞拿魚,加拿大/斐濟的長鰭吞拿魚是建議食用;印尼/菲律賓的圍網黃鰭吞拿魚則列入黃色名單要想清楚才吃。印尼/菲律賓的延繩釣黃鰭吞拿魚列入紅色避免食用名單。到底有沒有更易記的方法?

Stan認為,最重要是factcheck,若論較易記的揀選海鮮方法,有研究指進食無脊椎類動物較吃魚類對海洋較為友善一些,因為大部分蠔、硯等貝殼類動物非拖網也能捕獲,而且捕撈時選擇海產尺寸大小的可行度較高。加上大部分貝殼類動物是濾食性生物,即可過濾水中浮游生物或進食有機物,因此養殖時,毋須像養魚般餵飼,降低魚類未有進食的化學物流入海洋的風險。「不過無脊椎類動物亦須細分,例如蝦就不是太好。」據海鮮選擇指南,南中國海的瀨尿蝦、海蝦和亞洲的養蝦均列入紅色名單。

3、環保認證 可不可靠?

紀錄片指摘兩個國際環保海鮮認證Dolphin Safe和MSC並不可靠,背後都有漁業公司提供資金支持。Stan解釋,MSC涵蓋了100個漁業,是否每個漁業能做到完善監察是值得討論的,這些年來亦見到MSC不時被批評,但它也有改進,而且學術界一直監測這些認證機構的表現,以求為消費者找出有公信力的認證機構。例如聖地亞哥加利福尼亞大學於2017年發表報告,評估了6個環保海鮮認證計劃,結果發現美國Seafood Watch被評為最受認可和最可信的環保海鮮認證制度,除了制度悠久,亦因機構不止着眼於單一物種,而是整個海洋生態的健康。例如所有墨西哥海蝦都被Seafood Watch列為紅色避免進食名單。

因此Stan建議,市民如果對海鮮認證制度有懷疑,可到機構的網站了解發出認證的標準,找出可信賴的機構。「環保這件事是相對的,有認證比起沒有認證一定是有進步了,但進步了就代表絕對地好?始終要靠大家factcheck。」

4、擴闊香港海洋保護水域 推認證制

香港每個人除了減少吃魚,政府有責任盡量降低海域的捕撈力度,梁美儀讚揚港府早在2012年底禁止海域拖網捕魚是好事,今年公布的本地研究發現,香港海洋的底棲生物和生物多樣性明顯提升,亦發現瀨尿蝦和牛鰍魚尺寸大了許多。他最近聽漁民反映,近年有內地漁船來香港海域非法捕魚,並使用數百米長的「蛇籠」,甚至帶有電力漁具捕魚。

此外,他建議政府參考歐洲、澳洲常用的控制魚獲大小規定,要求某些魚要超過特定長度才可捕撈,否則要放回大海。不過,他坦言,在港實行有難度,不像冰島某一處水域特別多單一鱈魚,香港水域特點是一個水域有不同品種的魚,因此每一種魚都規定尺寸是有難度,「如果規管就要增加很多資源,例如安排人手截停船隻、上船抽查和量度魚的長度,因為有法不能不管,但政府是否準備投放這個資源呢?內地都有些省份已開始推行」。他認為香港的海洋保護水域始終有進一步擴闊的必要。

至於市面上琳琅滿目的入口魚,香港是否可規管只有環保海鮮才能發售?Stan建議港府可以推薦某一些環保海鮮標籤,甚或由政府自行認證水產和海產,「這件事其實是和有機菜一樣嘛,現在香港都有有機認證委員會(香港有機資源中心),如果政府推薦某一些環保海鮮標籤,甚至自行推出認證制度,可令市民食得放心」。他舉例,阿拉斯加和澳洲政府的相關機構亦有為特定海產作認證,「阿拉斯加政府甚至會標榜一年只是捉45分鐘某品種的魚,全年其餘時間在監察和保護」。

【食魚篇】

文˙ 彭麗芳

{ 圖 } 彭麗芳、資料圖片、網上圖片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蔡曉彤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