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即時新聞
財經置業
財經網
置業網
卓越財經大獎
教育親子
教育網
香港學校網
明校網
明報升學網
學生版電子版
OL
健康
消閒
翠明假期
網上書店
DELUXE
DELUXE CARS
明報月刊
生活 Power Up
文化館
大灣區
JUMP 求職增值
明報活動
ESG大獎
卓越財經大獎
智醒品牌卓越大獎
香港盃外交知識競賽
訂閱服務
明報電子報
明報電子報(學生版)
明報印刷版
明報月刊
亞洲週刊
萬華媒體刊物
Return to Content
SHOWBIZ
NEWS 娛樂
LATEST 即時娛樂
BEAUTY & STYLE
BEAUTY
FASHION
FITNESS
CULTURE & LEISURE
CULTURE
TRAVEL
DINING
FAMILY
PARENT-CHILD
HOT PICK
SHOWBIZ
BEAUTY & STYLE
CULTURE & LEISURE
FAMILY
HOT PICK
ALBUM
Living Smart Award
Sign In
×
Sign In
Sign in with Google
Sign in with Google
OR
明報登入
按這裡成為免費明報會員
娛樂
副刊
HOTPICK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PAST ARTICLES
50歲後腳形變寬長 慎選好鞋步步安穩
足部訓練:伸展縮足 減緩足弓老化
新耆事:繽紛話當年
50歲後腳形變寬長 慎選好鞋步步安穩
文章日期:2021年04月26日
Share
腳形改變——長者容易有足患,不合腳的鞋子可能令問題惡化。足部形狀隨年紀有所改變,鞋子尺碼要調整。(lucigerma@iStockphoto)
大腳趾外翻——圖右的大腳趾骨和第一蹠骨外翻角度超過15°,第一、二蹠骨角度逾9°,屬大腳趾外翻。(明報製圖)
防跌鞋——中大研發適合華人長者的防跌鞋,採用彈性透氣物料,配有魔術貼,鞋底較一般成人鞋款摩擦力高。(李祖怡攝)
調節鬆緊——綁帶或魔術貼鞋款可調節鬆緊,避免腳掌在鞋籠「晃來晃去」,因摩擦導致皮膚損傷。(Rawpixel@iStockphoto)
陳家倫(受訪者提供)
凌家健(受訪者提供)
張穎愷(受訪者提供)
prev
next
【明報專訊】一直穿著同一尺碼鞋子,現在覺得頂腳,難道是中年再度發育嗎?原來足部形狀會隨年紀而改變,不合腳的鞋子可能會令足患惡化,容易導致長者跌倒及骨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登入
。
相關字詞﹕
每日明報-健康
RELATED
足部訓練:伸展縮足 減緩足弓老化
Share
MORE
新耆事:繽紛話當年
LATEST 即時娛樂
[21:41] 五月天首踏啟德開騷跟樂迷玩到盡興 冠佑被讚靚仔尷尬講多謝
[20:01] 劉德華不計前嫌寬恕背叛者 沒偶包接受新戲白髮形象
[19:53] 五月天啟德開唱 歌迷排長龍買周邊 部分商品火速售罄
[19:20] 麥潔文稱身體有事或最後一次香港開騷 江華偕女做嘉賓收足歌酬
[18:48] 姜濤自爆與公司仍有3年約 呂爵安望MIRROR永續
[17:32] 車銀優今投考軍樂隊 最快7月入伍
EDITOR'S CHOICE
劉松仁馬國明楊茜堯《名媛望族》Re-U
7-Eleven買飲品鮮奶乳酪 滿$100七五折
KFC新早餐:$29雞肉火腿蛋鬆甜包餐
大家樂優惠:11am-12nn油雞叉燒鹹蛋飯$39
PHOTO ALBUM
HOT PICK
英國夏洛特小公主10歲 成長萌照逐格睇
HOT PICK
英國路易小王子7歲了
SHOWBIZ
MIRROR禿鷹小隊開騷Rock爆舞台 各展專長
prev
next
EDITOR'S CHOICE
劉松仁馬國明楊茜堯《名媛望族》Re-U
7-Eleven買飲品鮮奶乳酪 滿$100七五折
KFC新早餐:$29雞肉火腿蛋鬆甜包餐
大家樂優惠:11am-12nn油雞叉燒鹹蛋飯$39
MOST POPULAR
SHOWBIZ
2025-05-08
呂濤米Lo Seoul|李駿傑自爆忍足7年 揭開呂爵安真面目
SHOWBIZ
2025-05-08
新手爸爸蕭正楠首為兒子剪髮 黃翠如︰好彩你未識得照鏡
SHOWBIZ
2025-05-07
胡杏兒回應老公夜店攬女 稱好大誤會 夫妻感情絕無問題
HOT PICK
2025-05-04
啟德零售館「蠟筆小新互動體驗展」 沉浸式體驗漫畫動畫電影場面|好去處
HOT PICK
2025-05-06
鍾菜館母親節「同桌同餐吞嚥友善」九道菜 鮑魚龍蝦吞嚥友善|母親節美食情報
HOT PICK
2025-05-05
馬鞍山MOSTown新港城「熊貓遊」|好去處
CULTURE & LEISURE
2025-05-05
揪出長者跌倒「隱形殺手」
CULTURE & LEISURE
2025-05-04
{工權達人}蕭倩文、劉千石 對抗工業安全「僥倖文化」 接力為職安奔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