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人口急速老年化,令香港的安寧照顧需要日益增加。單靠專業服務並未能滿足所有需求,社區參與變得更為重要。有學者提出,安寧照顧是公共健康的議題,社會應透過「促進健康模式」(health promotion approach)推動各界攜手,創建可持續的社區安寧照顧。
動員社區非正式支援
「促進健康模式」的安寧照顧,是泛指社區與政府、醫療及社福團體等各界聯手去改善晚期病人健康的行動。為何說「促進健康」?其實,不少文獻均指出,死亡會為病人和家屬帶來多種心社靈上的負擔,例如孤立、標籤、哀傷、抑鬱、失去意義等。緩解這些問題的要訣並不在於增加專業服務量,而是動員社區網絡提供非正式支援。換言之,縱使死亡無法避免,但我們可以透過發展社區網絡去預防和及早介入死亡帶來的心社靈傷害,從而促進晚期病人和家屬的健康。
教育公眾 提升安寧照顧知識
英國布拉德福德大學教授Allan Kellehear提出「關愛城市」(compassionate city),正是「促進健康模式」的代表。在台灣,各社區、學校、地方政府或非牟利組織等結伴起來,深入社區為臨終病人提供多樣化的生活支援,便是社區互助的例子之一。
「促進健康模式」的第二個策略,是透過教育公眾生死和安寧照顧的知識,為晚期病人預備一個關懷的社區。另外,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公共健康策略,要讓安寧照顧全面融入醫療體系,除了公眾教育,一些基層醫療和社區服務的同工,需要接受安寧照顧的培訓。
政府在2019年展開了病人在居處離世立法建議的晚期照顧公眾諮詢,安寧照顧在本港逐漸受到關注。「賽馬會安寧頌」過去數年朝着「促進健康模式」而努力,提供公眾教育、組織社區安寧義工、培訓專業人員,並與醫院合力發展「循證為本」的社區安寧服務模式。公眾對晚期照顧更多認識,對談論生死的態度都較以往開放。
我們建議公眾積極參與安寧照顧教育活動和義工服務,日常主動關心體弱或患嚴重疾病的人。醫療和社會服務同工要盡早學習基本安寧照顧知識,讓晚期病人無論在哪裏都得到適切照顧。
文:陳君寧(香港大學賽馬會安寧頌計劃副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