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膽登棚頂 考察古建築裝飾 馬素梅瞓身瓦脊「認人」

文章日期:2021年05月04日

【明報專訊】一談起古廟裝飾,有機會拍攝瓦脊,馬素梅就渾身精力旺盛。已屆60的她,去年單人匹馬登上魯班先師廟天台,在離地兩層高的竹棚上,瞓身拍攝瓦脊的姜子牙陶偶。為整理研究資料,她不到凌晨兩三時不願睡覺,最近還成功央求女兒教她用Photoshop「退地」執相。

這名學者研究古建築裝飾的熱情,燃燒了20餘年,可惜民間對瓦脊藝術仍是一知半解,她無奈道:「我不介意別人抄我的書,但求導遊不要再說錯資料。」

心痛導遊胡說八道 維修人偶男變女

人們入廟為拜神祈福,屋頂、瓦脊、牆角的裝飾從來不是善信的焦點所在,卻是馬素梅珍視的寶物。「塔門天后古廟個神枱我好鬼鍾意,啲角色表情刻劃得奸奸哋,好正啊。」她興致勃勃地說,「元朗大夫第也很精彩,有時間我一定再寫」,然後語調一變,她想起有次在大夫第的棚上,聽見下方有導遊對團友說「呢度冇嘢好睇,逛5分鐘好走」,聽得她心痛。「我心諗呢度咁多嘢睇,好靚好精彩喎。」馬素梅皺眉說道。

法定古蹟大夫第,是全港30多座建有石灣瓦脊的建築之一。所謂石灣瓦脊,是在廣州石灣窰製作,當地陶藝師把粵曲劇目化為陶瓷創作,現時在上環文武廟、九龍城侯王廟等廟宇屋頂,也能找到這些栩栩如生的陶偶,各自搔首弄姿,上演姜子牙伐紂王、岳飛剿匪、六國大封相等戲碼。除了為裝飾,當中還隱含了建廟人家的祈願,如傳說姜子牙有封神能力,寓意辟邪;薛仁貴為唐朝東征西討,是忠義象徵;薛剛反唐的情節在越南較常見,馬素梅相信當中或隱含對政權的不滿。

屹立廟頂動輒百年的古物,本來應被珍視,卻成為不少導遊「吹水」亂講故事的題材,「看見人偶眾多,他們就胡說是『72羅漢』、水滸傳,或12生肖,好離譜」。令馬素梅看不過眼的,還有廟宇修葺時的失誤,「人偶由男變女,顏色亂髹是常事。斷了的頭,也配了古怪的新頭」。她出書時只好「執相」,把角色的舊頭配回正確的身體上。

吹水和無知,源於大眾不理解,推廣不足。「人們現在不認識無所謂,總之我努力留下依據,來日始終有人知,有依據就不會亂維修。」她捧着沉甸甸的書本,拋下一句:「即使人死了,我的書還在。」

翻古書學粵劇  記錄珍貴人偶面貌

馬素梅半生都在教育學院(現教育大學)任職,培育美術教師,1998年她到北京和台灣旅行,看見當地古蹟的屋脊裝飾古雅別致,如發現了寶物般,眼界大開,於是回港後以本地瓦脊作專題教學研究,才發現本地相關研究幾乎一片空白。自此,她經常舉頭遠目,尋找天幕下的瓦脊人物。

這些文官、武將經過歲月洗禮,已是面目模糊,褪色殘破,甚至沒了頭,斷了手,馬素梅需努力尋根究柢「認人」。而要仔細考察,就必須攀上屋頂,馬素梅還記得第一次登上銅鑼灣天后廟,她有多害怕:「屋頂沒有平穩的棚,大家只能踩着沙包前行,其他人步履如飛,我就提着攝影腳架震震震震震,一幅相也拍不到。」她慢慢練大膽子,同年爬棚登上太平山街的廣福義祠,竹棚間距離闊達一米,她用勁張腿攀登,最終順利登頂,把精美的雷震子陶偶以相片記錄下來。

拍了照,她再花工夫分析陶偶特徵,循戲曲、小說、廟史多方向解構人偶是何許角色。從擅演粵劇的學院同事身上,馬素梅漸懂分辨人物,「女人腳尖,男人穿靴,皇帝有朝天翅,年輕人戴太子盔」。要是陶偶旁幸運有幾個字說明的,她便到二手書店翻找相關的古代小說,抽絲剝繭,比對人物角色和陶偶造型。「有次連《花箋記》的才子佳人故事都給我找到!書裏男主角好『擒青』,鍾意女主角就遷至女方隔壁預備應考,以花箋作詩,互相和應,愛情故事就是這樣開始。」這故事竟在越南胡志明市廣肇會館的瓦脊上演。謎底解開那刻,她腦內「叮」一聲,開心得難以言傳。

研究古建築裝飾,擴闊了她的學問。古典小說和戲曲都是她從前甚少接觸的文化,看見廟內的迴文詩、古典小說中的故事編排,叫她驚歎古文化之美,「即使裝飾的寓意相近,表達手法也千變萬化,傳統中可見創意」。她在過程中亦發掘到香港工藝歷史的遺落片段,「魯班先師廟的香案,刻着『灣仔何全記』的名字;在鴨脷洲水月宮,也找到當地所做的木刻,原來香港也有久遠的木刻工藝」。她充滿動力地說,這些都是她接下來的研究目標。

越洋到偏僻廟宇 研究輯錄成書

在香港那麼專注地研究古蹟瓦脊的學者沒有幾人,後來青山寺、大夫第、文武廟都請她出馬撰寫研究報告,但她的研究目光不止於本地:「我還發燒到上網看見越南、馬來西亞有中國廟,就膽粗粗發電郵,接觸當地保育團體。」越洋的緣分就此連上,檳城古蹟信託基金會派員載她四處遊覽,又有祖輩是瓦脊學者的越南華僑邀她到當地考察,到偏僻的廟宇拍照,訪問陶藝工人。「這麼珍貴的資料,普通書局哪會找到?」

2015年退休後,她陸續把歷年的所見所聞輯錄成書,6年內出了4本書,最新一本,是去年出版的《屋脊上的戲台:海外的石灣瓦脊》。訪問當日,熱情地說要送書予明報的她,拖着手拉車,帶同沉甸甸的書登上西環魯班先師廟。書本捧在手裏,每本也重如磚頭。「曾有組織提議我用一本書寫100間廟,每間廟寫3頁。我說要專業,他說要大眾化,唔啱key,我現在用10頁也濃縮不了一間廟。」結果這名嚴謹的學者,選擇自己出版,自己作主,印量只有500本也不要緊,售賣點寥寥可數也沒關係,因為只有這種詳實而龐大的記錄方式,方能讓她傾盡對古建築裝飾的熱情,把箇中美麗寫得一點不漏。

文:宋霖鈴

編輯:林曉慧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古廟 人物 魯班先師廟 屋脊藝術 馬素梅 每日明報-FE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