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由年頭叱咤樂壇頒獎禮開始,有人說香港樂壇已死,也有人以此為題寫歌反駁;到3月尾疫情稍緩,不少本地歌手開演唱會,諸如林二汶、Rubberband、Serrini,和近日大熱的Mirror等,一票難求,香港音樂似乎有起色。主流之外,還有獨立樂隊、純音樂創作人等,默默耕耘創作好音樂。在此借即將舉行的「富蘭克林海島小輪望遠鏡音樂會」,為讀者介紹兩個表演單位。
富蘭克林海島小輪望遠鏡音樂會,名字聽起來略長,它其實是由兩隊樂隊名字合組而成,分別為海島小輪(Sea Island & Ferry)及Franklin Telescope。兩樂隊均於2016年成立,在獨立音樂圈打滾了5年多,音樂風格迥異,是次共同籌辦音樂會,會有什麼火花呢?音樂會地點暫時未公布,只道是市區某大廈天台,在黃昏景色聽悠揚樂曲,本來已經不多的門票也快將售罄,屆時將有現場錄影,未能入場的觀眾可以留意之後公布的詳情。
新派室樂 隨心情即興演奏
海島小輪由4人組成,包括彈鋼琴的方欣浩、拉小提琴的李健強、拉大提琴的湯正行和吹單簧管的黃靖恩。海島小輪的音樂類型,他們稱為「新派室樂」。室樂(chamber music)或室內樂是古典音樂作品類型之一,主要由只有數人的小組合奏,因為以前多數在室內比較小型的空間裏演奏這類樂曲,所以稱為室樂。那新派室樂是什麼意思呢?
鋼琴手方欣浩分享,是在室樂「加入流行和即興元素」,特色在於「旋律性強」,所以多聽流行曲的聽眾也較易「入口」。另外有些樂曲,成員只會記得大概框架,每次表演時會因應空間而轉變。由於他們的表演與一般室樂不同,且多數在室外演奏,所以他們對周圍環境的聲音很敏感,隨當時情緒、心情更改演奏方法。
屬於港人的純音樂
海島小輪的成員換過兩次,曾經有演奏洞簫和色士風的成員。至今出過兩張專輯,一路走來以創作純音樂為主,方欣浩說是要創作「屬於香港人的純音樂」。第一張碟Crossings其中一首歌《浮生變調》,本來寫歐洲難民潮,然而數星期前海島小輪在見山書店演出時,由歐洲難民講到香港難民,話語間是沉重的,音樂下來,鋼琴和大提琴的溫柔包圍在場的人,琴音引領眾人聯想到漂泊的感覺,和對家的思念。
另一張碟Telescope,錄製時正值2019年夏天,社會運動沸沸揚揚,他們本欲以自然作為主題,所以歌曲中有《木棉》、《霧》等歌,有一首名為《不回歸線》,延伸至講移民潮沒法回到家鄉的遺憾。在這艱難的時勢,方欣浩慶幸他們玩的是純音樂,沒有歌詞就沒有語言的限制,可有更多表達。
像「豪邁一點的法國菜」
Franklin Telescope玩的音樂類型是R&B、Soul和Jazz,一般觀眾會感覺聽來比較chill,但因為團長兼主音Kenneth自小喜歡搖滾樂,所以他們的音樂又有團員所言「比較進取、aggressive」的感覺。他們去年推出歌曲《雲絲頓》,歌詞營造一種迷霧之中掙扎求存的氣氛,音樂由空靈、節奏延宕的前奏起始,之後愈發強勁的貝斯和鼓聲,配搭主唱叫喊的嗓音,音樂像向觀眾走近一樣,團員就用菜式形容,是「豪邁一點的法國菜」。
玩獨立音樂因為夠「真」
問到現時在香港玩獨立音樂難嗎?低音結他手Kuro說任何時候在香港玩獨立音樂都艱難,鼓手Wilson說玩獨立音樂是因為獨立音樂很「真」,自嘲任性,但只有在獨立音樂圈才能做自己想做的音樂。
音樂會當日,他們將會演奏不少新歌,其中一首The Climber,訴說主音Kenneth對玩音樂迎難而上的看法,攀山的人為何攀山?是因為其熱情就在攀山。談到香港音樂漸有起色,在唱片公司任職的樂隊結他手Wes表示,主流音樂的觀眾愈來愈多,他們也期待能夠慢慢「做大個餅」,帶挈更多人聽獨立音樂。始終在碎片化時代,會有觀眾想聽多一點不同類型的歌,也容易在網上聽到獨立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