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會回溯青春尋覓 嗩吶琵琶對倒 交織霓城

文章日期:2021年06月18日

【明報專訊】嗩吶和琵琶,聲音特色南轅北轍,如何串連各自的樂曲成就一個音樂會,是嗩吶演奏家胡晉僖和琵琶演奏家邵珮儀給劇場人譚孔文的難題。兩名演奏家從成長經歷出發,挑選具標題性的中樂樂曲,輪流演奏,用音樂印證自己在香港這個城市中的尋覓,還準備了新曲《霓城》,融合嗩吶和琵琶的演奏特色,送給同樣在城市中尋尋覓覓的聽眾。

嗩吶琵琶少有合奏

胡晉僖和邵珮儀,是一對情侶,很久以前已想一起開音樂會,但卻遇上一個難題︰嗩吶的音量大,常出現於紅白二事中,多數用以演奏俗樂,例如《得勝令》、《婚禮曲》;琵琶的音量小,好演奏文人雅樂,例如港人較熟悉的琵琶樂曲《十面埋伏》和《春江花月夜》。兩件樂器各具個性,差別甚大,因此較少一起演奏。直到兩人讀到香港已故作家劉以鬯的小說《對倒》,其著名的「意識流」寫作手法,讓他們靈機一動,想到兩件樂器可以如何結合,就開始構思《霓城》這個香港中樂團小組音樂會,並找來接近40名樂手跟他們一起演奏。

《霓城》是少有以戲劇串連的演奏會,邀請了劇場人譚孔文合作,擔任「劇場構作」,由夏妙然「口述演奏」。今次演奏會,邵珮儀挑選多首在成長路上非常重要的樂曲,與胡晉僖梅花間竹地演奏。邵珮儀說,「傳統的中國樂曲是很有標題性的,擁有固有的故事」,例如今次其中一首琵琶獨奏《霸王卸甲》,就是講述項羽在楚漢之戰大敗的悲壯故事,「但在這個音樂會,我們很想試試把這些內容放在一邊,然後把自己另一種感受套入音樂裏面」。《霸王卸甲》是邵珮儀曾在大學學士畢業和碩士課程期間演奏的歌曲。

樂曲寄託成長回憶

而夏妙然的角色,就是聲演「年老的邵珮儀」,用回望昔日經歷的角度,講述邵胡二人的成長故事,譚孔文則負責整理夏妙然說的獨白,他說︰「我的主要工作是梳理他們的情感、他們對音樂的看法,和他們又如何選曲。」邵珮儀選了《霸王卸甲》,胡晉僖則選了《一枝花》,這是他考入香港演藝學院時吹奏的樂曲,另會以「東北大杆」演奏畢業樂曲《家鄉情》。一邊聽他們分享學習音樂的回憶,譚孔文不禁說覺得「很青春」,而自己要做的就是幫他們「用人文關懷的方向去看這個霓城」。

在《霓城》,城市也是重要的主題,兩人都僅約30歲,自覺沒有經歷《對倒》中昔日香港都市繁華的模樣,他們挑選了霓虹燈作為這個城市的象徵,因為霓虹燈內的氣體流動,讓人感受到生命力。表演也會用上色彩奪目的視覺效果,特別是燈光上,會設計成能即時襯托當刻演奏的音樂,加上服裝及舞台設計,帶來嶄新體驗。

為了挑戰融合嗩吶、琵琶共同演奏,他們請來作曲家趙俊毅創作新曲《霓城》,巧妙地在一首樂曲中,用上3人口中充滿城市感的急促節奏,嗩吶與琵琶各自奏出尋尋覓覓的感覺,而因應兩件樂器的特性,會聽到嗩吶和琵琶分別用直線和曲線的感覺去說故事,也象徵了香港的多元文化。趙俊毅是胡邵二人的朋友,所以作品像度身訂做一樣。

不必遷就 盡情發揮

雖然音樂會的編排似乎很個人,但邵珮儀相信︰「我們只是這個霓城的一部分,觀眾來到,他們會有自己的故事,有自己的感受,哪怕傳統曲目很有標題性,希望很熟悉中樂的觀眾也能放下原有的、對樂曲的認識,把自己的情緒和感受放在裏面。」胡晉僖也表示非常期待新曲,因為他們二人曾經對演奏此曲感到迷惘,胡晉僖試過遏抑自己樂器的澎湃聲音,但兩人跟指揮「對譜」後,發覺不必刻意遷就對方,應盡情演奏自己的部分,兩件看上去不能配合的樂器,反而會出現一種新的聲音。

■《霓城》音樂會

日期︰6月25、26日晚上8:00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票價︰$220至$280

網址︰bit.ly/3gnN0S5

文:胡筱雯

編輯:王素怡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