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筋骨關節痛症可發生在任何年齡,但長者身體機能退化、氣血不足,對環境、活動適應能力較差,以致更常受痛症困擾。中醫認為,痛症多源於外邪、勞損、失養;可透過中藥、針灸、推拿按摩緩減痛楚。
隨年齡增長,筋骨關節出現「退行性變」是自然、正常的過程,但假如退化程度較嚴重或速度較快,對日常起居生活構成影響者,便需要正視。簡單而言,長者出現筋骨痛症常見原因有下列3種:
外邪侵襲:風寒濕 痛勢不一
外邪是指與外在環境有關的致病因素,造成筋骨痛症病邪包括風、寒、濕3類。《黃帝內經‧痹論》指出「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凡不慎吹風、受寒、冒雨,或正值天氣轉變,若身體無法及時調節適應,便可產生相應不適。
‧與感受風邪有關的痛症,稱「風痹」或「行痹」,特點是疼痛游走,痛處範圍廣泛
‧與感受寒邪有關的痛症,稱「寒痹」或「痛痹」,特點是痛處固定不移,常表現為關節僵硬、活動不利
‧與感受濕邪有關的痛症,稱「濕痹」或「著痹」,特點是痛處有沉重、乏力感,而且痛勢時好時壞,病情反覆纏綿
勞損:多涉氣血不通
中醫認為「生病起於過用」,凡經常從事超出身體負荷的勞動,便會帶來勞損,例如長時間低頭伏案會導致頸肩勞損;經常重複彎腰、下蹲提重物可導致腰及下肢勞損。勞損病機多涉及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
意外跌仆或受傷,可引起傷處劇烈疼痛及腫脹,局部發紅而伴隨熱感,按中醫理解反映受傷後氣血壅滯。至於因重複勞作、姿勢不良而產生的痛症,往往需要時間醞釀,多呈痠痛、麻痹,徵狀每每於操勞後加重,休息後減輕,屬於慢性勞損,在長者身上多見,氣滯血瘀的失調是逐漸形成。
筋骨失養:肝腎不足筋骨弱
臟腑功能會隨年齡變化,自「女子五七」(35歲)、「男子五八」(40歲)開始,腎氣逐漸衰少。中醫認為「腎主骨」,筋骨關節會隨着步入中老年而逐漸衰退。肝腎不足會導致筋骨結構變得脆弱,其功能及抵禦受傷能力亦會下降,表現為容易疲倦乏力,而且較不耐勞。一旦受傷或勞損便需要較長時間復康,也容易產生後遺症。
中醫在診治筋骨痛症時,一方面重視「辨證」,即要了解造成痛症的原因及發病機理,再對證下藥針對病因標本兼治,並非只求「見痛止痛」單純紓緩痛楚。另一方面也重視「辨病」,即知悉痛症發生的病灶所在,探究到底涉及哪些具體解剖組織和功能等。隨時代進步,「傷筋」只是一個很籠統概念,如果沒有弄清楚病位,以及勞損、受傷機制,在作出治療、醫囑及復康鍛煉建議時容易出偏或誤判,影響療效。
文:邱宇鋒(註冊中醫)
編輯/林曉慧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 health.mingp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