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青:成瀨巳喜男電影中的文學身影

文章日期:2021年07月23日

【明報專訊】近日大館「藝術家之選」重映成瀨巳喜男的經典之作《浮雲》,映後座談請來導演許鞍華分享其觀影體會,仔細剖析《浮雲》如何呈現成瀨巳喜男詳婉而審密的電影拍攝技藝,諸如演員調度與畫面結構的關係、影機運動與敘事節奏的調整,以及配樂與聲效的措置方式等。從導演(創作者)的角度分絲析縷,許鞍華的論述取徑與影評人不同,猶似夫子自道;而比對成瀨巳喜男和許鞍華的作品,亦不難看出兩者神會心契的妙處。惟因時間所限,座談未能涉足成瀨巳喜男與文學的關係,不無憾惜。

回顧成瀨巳喜男的電影作品,文學改編是其大宗,在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的日本可謂膾炙人口。成瀨曾先後改編川端康成的《舞姬》、《山之音》,三宅由岐子的《春愁記》,井伏鱒二的《售票員秀子》,北村小松的《沒有盡頭的街》等;至於《浮雲》也不例外,改編自林芙美子的同名長篇小說,講述一對二戰時在日佔越南相識的男女,戰後回到日本苦戀糾纏的悲情故事。

林芙美子作品 易引起共鳴

雖然成瀨與上述幾位作家均為同代人,但他對於林芙美子的作品似乎特別鍾愛:「林芙美子的作品總是將人性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而她的筆觸質樸,即使艱澀的主題也變得容易理解與引起共鳴。對我來說,她就像個親近的朋友般存在。川端康成的作品無論怎麼努力嘗試,總有無法化為電影的片段;林芙美子不同,她的作品電影感十足。」除了《浮雲》(1955),尚有《飯》(1951)、《稻妻》(1952)、《妻子》(1953)、《晚菊》(1954)、《放浪記》(1962),均取材自林芙美子的小說文本。

對於香港讀者來說,礙於本地譯介不算充分,或對林芙美子的作品稍覺陌生。事實上,林芙美子是上世紀日本女性文學代表作家,其創作歷程大致可分為兩期,以二戰為分水嶺,早期和晚期分別以《放浪記》和《浮雲》為代表。其中《放浪記》是日本「私小說」的名篇,全書以「日記體」敘事,深挖「自我」的深層結構,呈現出種種難以言說的隱私和情感。日本學者小田切秀雄認為,林芙美子不僅沿承了日本的「女流日記」傳統(如平安時代藤原道綱母的《蜻蛉日記》和菅原孝標女的《更級日記》),在內容和體式上亦有所轉化,是日本近現代文學史上不可多得的佳構。

至於《浮雲》則屬於長篇小說體,採用第三人稱敘事,視角自然與《放浪記》大異其趣,不過中國學者魏大海亦指出,雖然《浮雲》的主人公雪子與林芙美子的生平未見重合,但雪子多舛的命途遭際與複雜的情感經歷,儼然就是林芙美子的個人投射。值得注意的是,成瀨巳喜男《放浪記》和《浮雲》的電影改編,女主角正好由高峰秀子飾演,或可側見成瀨對於林芙美子作品的詮釋和解讀。無論成瀨是否特意為之,從《放浪記》與《浮雲》的互文性切入,再比對原著的敘事角度與電影改編的異同,相信也是有趣的分析途徑。

文:譚臣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