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帖:帶下病 睇色辨體質

文章日期:2021年07月26日

【明報專訊】帶下本不是病。正常情况下,女性陰道有小量透明無臭味的分泌物,以潤滑保護陰道的黏膜。帶下病一般指帶下量明顯增多,色、質、臭氣異常,伴全身或局部徵狀,如陰部搔癢,是婦科常見病,中醫稱為帶下病。帶下病亦以帶下顏色命名,以赤帶、黃白帶、赤白帶、白帶、黃帶較為常見。中醫認為帶下可反映體質的偏頗,是身體發出的警號。

分泌物異常 伴陰部搔癢

結合現代醫學來說,常見陰道炎、子宮頸炎、盆腔炎等急性婦女炎症疾病,而透過顯微鏡檢查,可診斷出滴蟲陰道炎和霉菌性陰道炎。前者特點是帶下呈灰黃色泡沫,稀薄而有臭味,且外陰搔癢,陰道壁有紅點;至於霉菌性陰道炎,帶下呈乳白色豆腐渣形態,外陰奇癢難忍,於陰道壁附一層白膜且不易擦去。

臨牀上,根據患者體質及帶下質、量、色,帶下病可分為脾虛兼濕型、肝鬱濕火型、腎虛型。治療方法如下:

1. 脾虛濕困

治則:健脾祛濕止癢

材料:黨參20克、茯苓20克、 甘草15克、澤瀉15克、薏仁30克、白蘚皮15克、茜根15克、海螵蛸20克、椿根皮12克、蓮鬚20克

2. 肝鬱濕火

治則:清肝瀉火,祛濕止癢

材料:龍膽草6克、當歸10克、柴胡12克、澤瀉20克、黃芩12克、地黃20克、甘草10克、車前子15克、木通12克、茜根15克、白蘚皮15克、黃柏10克、薏仁30克、海螵蛸 30克

3. 腎虛帶下陰道乾澀

治則:補腎陰

材料:丹皮10克、澤瀉20克、地黃20克、山茱萸15克、黃柏12克、茯苓30、山藥30克、石斛15克、茜根15克、海螵蛸20克、甘草10克

湯品推介

山藥參豆祛濕湯

材料:山藥30克、黨參30克、扁豆30克、芡實30克、蓮子30克、薏仁30克、瘦肉適量

功效:補氣、健脾、祛濕

製法:洗淨材料,加入約1000毫升清水,以大火煲滾再轉文火煎1.5小時,調味食用

外洗方

材料:蛇牀子、百部、土槿皮、銀花、川椒、枯矾,各20克

製法:加入約2000毫升清水,以大火煲滾再轉文火煎1.5小時,外洗患處

文:陳竟華(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中醫臨牀中心及中藥房註冊中醫)

相關字詞﹕盆腔炎 子宮頸炎 陰道炎 婦科 陰道分泌 帶下 帶下病 中醫 中醫食療 養生帖 每日明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