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情上面:惶恐之城 默念承受風險的朋友

文章日期:2021年08月15日

【明報專訊】我城被焦慮籠罩,恐懼有如一波又一波的心靈震盪,沒有明顯風險的一般市民,亦能感受到焦灼之情。事態滑坡,一次又一次超乎想像;公義扭曲,遠超理性與良知的負荷。一個又一個公民社會的組織宣布解散,會員數以萬計的工會,小至幾十人的民間關注組,傳統的,新興的,如骨牌倒下。爭議和惋惜之外,我想大家了解一下承受風險的香港人,他們已經不是起初所說的一小撮,而是曾為香港用心用力而又人數眾多的活躍公民。

我們在媒體看見的公眾人物之外,還有很多陌生的名字,做後勤、寫文章、搞出版、做前線社工、畫政治漫畫、跑新聞、做見證、在街上沉不住氣的路人……就單單是過去兩三年被補、被拘留、被判罪的當事人及其家屬,人數之多,已經是2019年前無法想像的。也有不少人承受失去工作的風險。直面這一大群人的艱難情緒,也讓生活在「風險區」外圍的市民多一份同理心,互通你我,能讓民間社會有多一分力量走下去。

各有人生抉擇

面對險惡時局,各人自有承擔風險的評估,對自己負責,在風眼中的人決定去留,組織解散與否,當事人或有家累、或有難以言說的痛處,各人有各人的人生抉擇。我愈往這個焦慮的漩渦裏探究,愈有一份諒解與感激,為他們過去的付出衷心的說句多謝,承受牢獄之苦與家人鐵牆相隔,為他們生活被打碎而送上關懷與祝福,香港苦太深,何苦詛咒,請給在香港努力活下去的人祝福。

我的社交圈子裏,高風險的不多,但感受到實際風險的朋友不少,那焦慮具體到一個程度,一陣毛骨悚然的寒氣,窒息不能呼吸的麻痹,都是突如其來的。看到相關的拘捕、收到善意的警告、親人長輩那些離題萬丈的「為你擔心」,一點點的刺激,可觸發陣陣的焦慮。處理不好,很可能累積而成情緒困局。清晨國安拍門,那睡夢驚醒的慌亂,就算不大可能發生,或沒有具體的威脅,單單是心裏的預想,已經令人背脊發麻。

有風險的人移民他鄉,可避免這種如坐針氈的惶恐生活,成功離開機場,我們局外人都為他們鬆一口氣,又何苦指摘別人走佬鬆人?然而,很多人不是說走就能走的,親人在獄中,就別無選擇地留下來相伴支援;有家人要照顧的,也走不來;亦有不少是可以走但決定留下來為香港留存一口活氣的。上述的這些朋友,想深一層,都是如水的平凡生活中很不平凡的故事。

上星期與兩位有風險的朋友談了一個下晝,儘管被捕的風險只是幾個巴仙吧,他們都做好心理預備,清晨若真有人拍門,第一件事就是不要後悔,不要責怪自己為什麼不聽勸告及早離場,不要後悔為什麼當日參與一場示威、發一個聲明、寫一篇文章、幫助一個受災的朋友……不悔當初,因為當初那是一個善良的意願,是為了良知的責任。我們局外人看到同路人被捕,在痛心的情緒之外,要再三確認當事人貢獻社會的初心,那個令他們今天受災受苦的組織、集會、言論、公民行動……要再三的被記念、被肯定。

勿因眼前風暴否定過去付出

回想2019年以前,「行公義,好憐憫」這六個字,說得正確,說得輕鬆,大多數人都會點頭稱是。那些年,風平浪靜,牽連廣泛的政治獄,在港人腦海中只不過是天方夜譚。今天災劫如利劍,劍如雨下。我們猛然發現,「行公義,好憐憫」,是如此沉重又艱難。正正因為今天「行義」的代價如此沉重,當風險前來敲門,而你又願意應門,更要肯定和欣賞行義的初心,不要因為眼前的風暴而忘記過去為公民社會的努力和付出。

周冠威的說法很受用,不是先有勇氣才落場拍攝,而是在拍攝的過程慢慢生出勇氣來。當然他的信仰是最大的力量。香港曾經是示威之城、遊行之都,口號有創意,義氣干雲。2021年,公義、人權、尊嚴,真可說是由天上掉下,我們不再喊口號,而是硬着頭皮,腳踏實地,在苦難的土壤裏,有血有肉的學習什麼是人的尊嚴,又如何在惡劣的逆境中活出公義。

當身邊揸筆寫字的朋友被拘留還押,當從事教育工作多年的朋友承擔巨大的風險,威脅如此貼近,令我一再思考歲月靜好的生活,在亂世之中是如何脆弱,但脆弱背後有一份人性柔韌的力量,苦難之中有細水長流的承諾與堅持。

經常結伴行山的山友,大都是我太太的中學同學。近日認識了在教協服務多年的校長,他竟然認出了我是行山隊的「駙馬」,我轉告太太,她才發現校長正是教過她的中學老師,還記得他當年冷靜淡定的性情。我看見今天的校長,在政治風浪之中也是淡淡定定,生活如常。昨天行山,山友談起教協,又談起這位老師來,我才從山友口中,知道當年他教中學,為了服務教協,轉到小學任教,為的是騰出多一點時間處理教協事務。算算手指,那已經是1980年代的事。聽他的學生娓娓道來,對照今昔,教協快將曲終人散,惋惜之餘,更生出一份暖意,對他多年的奉獻,由衷佩服。

這個星期,新聞有如過山車,香港風雲幻變,身邊愈來愈多朋友承擔巨大的風險,令我更珍惜當下,對日常生活的細節有多一份敏感。行山看見西貢的山與海,本是藍天白雲,瞬間風起雨下,但若細心觀察,無論晴雨,身邊總有好風景。大家走到山林的一個缺口,可遠看天海一色,也可以近看路旁的一大片長滿小黃菊的草地。我修習靜觀幾年,愈來愈能享受此時此刻簡單的平靜,看見花,看見海,想起校長為香港教育界這多年的努力,政治風暴背後,是一個又一個美善的故事。

生而為人的意義

這星期,我自己也面對很大的挑戰。風浪之中,有前輩同行,她說,在急速腐敗的社會,保存自己不被腐敗,已經是重要的勝利。我已經幾十年沒上教堂,也沒有參與制度化的宗教活動,但信心一日一日堅定,信仰一日一日清明:內心很微小的善念,在生活中微小的善行,承擔代價有大有小,生而為人的意義,就在那十字路口的一小步,願不願意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所信仰的大愛同行。

前輩也轉述另一個朋友的看法:教協老字號解散,引起大迴響,時代改變了,公民社會的結構倒下來,公民無法按照過去的方式運作,但民間的網絡如水,人與人的關係千絲萬縷,大政治不談,生活中的價值、抉擇、善念與善行,仍然可以深耕於敗土,在我們的掌心,守護一點人性的光芒。

文˙馬傑偉

編輯•王翠麗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