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定向學堂:智障人士的「閃令令」旅遊書

文章日期:2021年08月22日

【明報專訊】不時聽到香港人「餓旅行」,嚷着要到台灣夜市、泰國按摩、日本賞櫻……疫情前有調查顯示,香港人2019年的人均出境次數為12.8 次。智障人士同樣有這熱愛旅遊的「基因」,可惜因行動困難、自理能力較弱、不穩定情緒或挑戰行為等限制,又要安排住宿照顧、專科藥物、沿途如廁、特別膳食、上落樓梯、交通工具,難免令家人、照顧者甚至院舍卻步,很少與他們一同旅遊。基督教懷智服務處在25年前起為其院舍舍友安排出境外遊活動,並讓家人陪同參與,有見坊間一直缺乏這方面的資訊,便集合護士、臨牀心理學家、言語治療師、社工等人的經驗,又邀智障人士和家長分享,於上月出版《無障遊世界》一書,讓公眾明白旅遊對他們的意義,鼓勵家人多帶智障人士出遊,也把知識活用在「宅度假」、本地遊上。

「無論是行動不便、坐輪椅、輕度或嚴重智障的,我們都曾跟他們去旅行,因為這是他們應享有的基本人權。」總幹事陳國明(Michael)說,故此這本書特意用彩色印刷,圖文並茂,設計得像本「閃令令」旅遊書,無非想說這是平常不過的人生樂趣。

有了旅行目標 更努力搵錢

阿芳是其中一名宿舍舍友,邊緣智能的她可自立生活和外出工作,平時在快餐店上班忙個不休,回到宿舍後要清潔、做舍務、參加小組,為的是儲起旅行基金:「工作緊張,去旅行等自己鬆弛吓!」20年來她已到過海南島、台北、首爾、新加坡等港人旅遊熱點,陪阿芳同遊5次的社工周寶麗(Polly)幫忙解釋:「佢會有個目標,努力搵錢,跟住就過去努力使錢,同我哋一樣!」阿芳點頭認同。她翻揭着旅行日誌,掛念飛機餐、酒店大牀、吃麻辣火鍋、醃泡菜……還有「杯麵大會」。社工會跟舍友到超市選購不同口味的杯麵、零食,晚上換好睡衣,一起大啖消夜,回顧當日行程和分享戰利品。食買玩背後,也有助團員建立正向情緒,訓練社交溝通。

自選行程地點 親自執行李、蒐資料

阿芳說話時童稚爛漫,完全看不出經已60歲,而上次去旅行已是3年前。「他們好直接的,旅行可以講一世。一般人的生活有好多衝擊,好快忘記旅行,但他們連食杯麵都記得好清楚。」Michael指智障人士身體衰退比正常人快,故家人應趁早帶他們見識世界。目的地非由宿舍單方面決定,而是由參加者開會投票,像阿芳最想去日本穿和服、吃壽司,但因要顧及其他團員的經濟能力,故最後多數會到東南亞。她最喜歡台灣,這天也特意穿上台灣買的衣服,而台灣亦是懷智最受歡迎的旅遊地點(第二及第三位是澳門及泰國),去台灣達18次之多(總數為51次),因為機程較近、沒有時差、使用繁體字、態度友善、物價便宜,通常成為舍友初次出遊的目的地。書中整合過往出團經驗,按旅遊難度把目的地分為三級,一星最易,包括台灣、首爾、郵輪,有較多社區共融和無障礙建設;二星有泰國、馬來西亞、澳門;三星則是海南島、上海、高鐵遊等。

雖然大部分為包團形式,但舍友會上網蒐集資料,按喜好及意願決定部分行程,在旅遊書標貼想去的餐廳。辦理入台證、收拾行李、過關、兌換外幣,提行李、選手信都親力親為,自由表達喜惡,阿芳覺得旅行讓她自信心大增。外界也因此有更多機會接觸他們,有社工在書中憶述某次在酒店吃早餐,旁邊有遊客拿出一疊鈔票,給他們買東西給團員,他們費了一番唇舌解釋智障人士沒有太多欲求,生活不缺。Polly明白外界的善意,但鼓勵平等相待:「去旅行時有的人會讓他們優先排隊,但其實輕度智障人士比較叻,不需特別照顧,跟平常人那樣一起等就可以。」

全家敷面膜 郵輪曬太陽

院舍日常探訪只是短暫見面,個別人士因身體狀况或家長年紀大,未必適合回家短住,旅行對家人來說就有莫大意義,造就他們朝夕相對的機會,有身體殘疾的舍友就曾排除困難,與70多歲、行動不便的母親一圓旅行夢。盈盈是嚴重智障人士,她的妹妹Fiona已與她去過5、6次旅行,即使盈盈身體退化,但只要宿舍評估情况合適,也照樣出行,地點不拘。「我好鍾意放眼世界,人應該去玩、坐飛機,畀多啲知識佢。」Fiona說。姐姐Teresa亦與盈盈一同成長,以前從未想過可以帶她離港:「離開社區都有一定困難,細個見父母唔係唔想同佢出去,都好想帶佢落街玩,同細路仔一樣食麥當勞。當時社區係咁,覺得呢個世界唔應該有呢類人,帶佢出去畀人歧視,聽冷言冷語,話阿媽生個『咁嘅嘢』。」幸好近年社會更加接納,他們認為多帶智障人士外遊,可讓人習慣、知道他們都齊整乾淨,可平等享用設施。Teresa記得在泰國夜市,同團智障人士好奇地摸東摸西,檔主也毫不介懷。Michael指經濟發展也有影響,旅行成為風氣,機構或家屬自然都想帶他們走走:「即使不是去外地,也坐飛機在香港繞幾個圈。」

調整心態 「我去到同佢經歷」

雖然多了出遊機會,但家屬也要調整期望,知道那是趟不簡單的旅行。Teresa記得第一次跟盈盈去台灣,一心去玩去食,但原來在異地照顧盈盈才是正經事,亦要幫忙照顧其他團友,一眼關七,夜晚不能離開盈盈、不可出外逛街。書中也有照顧者分享,旅行要搬運行李輪椅、找洗衣舖乾衣店、去洗手間時間多於參觀、扶抱、洗澡等。假使每日有4個景點、2個用膳地方,就要上落旅遊巴、搬輪椅12次。「第二次就調整心態,我去到同佢經歷,唔係自己享受旅程。」盈盈雖不能表達自己,但行程朝七晚十,依然「眼仔睩睩」,期待下一個目的地,雀躍欣喜溢於言表,「旅行畀機會佢哋發力,原來可以咁精靈」。挑手信時盈盈手指指,Fiona就識趣付錢。Teresa說:「阿媽成日話佢哋(智障人士)過唔到20歲,佢以前行得走得跑來跑去,𠵱家要坐輪椅。」5年多前,盈盈的5個姐弟妹見她身體每况愈下,特意陪她去泰國旅行,遠在澳洲的妹妹也特意回來。見着弟弟抬上抬落,教Teresa揑一額汗。夜晚6個人一同敷面膜,盈盈樂得對鏡大笑,成為了他們回味一輩子的經歷。2020年疫情前,她們還跟盈盈上了郵輪,3姐妹一同躺在沙灘椅上曬太陽,重拾以前一起去沙灘的時光。

質地改變 滋味不變

見到智障人士去韓國吃特長雪糕甜筒、1呎長捲捲薯片,去馬來西亞吃榴槤泡芙、煎魔鬼魚、肉骨茶、印度咖喱,不禁懷疑這些食物適合他們吃嗎?護士陳詠恩(Winnie)笑道美食是他們旅程的重要一環,他們平時膳食均衡,難得出遊幾天也不妨一試。只是有時要動動腦筋,像她曾陪同有結腸造口的舍友出遊,他非常喜歡飲可樂,Winnie遂想到用匙羹把氣泡攪走,回到香港後他仍念念不忘。盈盈吃的是糊餐,但去到泰國也會「追住食」,質地改變,也不減滋味。照顧者通常要帶備攪拌器和鉸剪處理食物,言語治療師便在書中介紹了一些用叉識別餐類、簡單用餐具改變質地的方法,令出行時更加輕便。

《無障遊世界》還載錄了很多旅程的即場應變事件,像臨急換的士趕飛機、張羅替換衣服、抬輪椅人士上山,這本「閃令令」在Winnie眼中是本天書,但其實它也是本給社區人士的「旅遊書」,教人認識智障人士的大世界。

出發前準備

智障人士的旅行不能快閃、搶平機票、說走就走,要預先計劃準備。即使能力較高,也要中心評估和職員協助,才嘗試報名參與旅行團,與社區人士一同旅遊。故此家人總是躊躇不定,擔心他們的健康狀况、交通安排、酒店設施。認識他們的需要,無論日後帶同親友自由行、隨院舍外遊,或在工作或異地遇見他們,也可多分體諒,甚至伸出援手,例如在飛機遞上一粒糖。

做好心理預算

旅遊需要穩定情緒及團體合作,出行前可以幫他們「打定底」,培養良好行為。阿芳的院舍有本「參與護照」,給社工評估他們在工作、財政管理、人際關係和舍務值日的表現,加強他們對宿舍生活的投入感,鍛煉身體、學習管理情緒、與人和諧相處和增強責任感,使旅程更加順心。另外,也會讓舍友一同商討行程,看目的地的圖片,多知悉行程細節、環境設施,Polly解釋:「整個過程都給他們主導,承擔責任和結果。」有需要的話可設計模擬場景,讓他們熟悉過境程序。他們也會自由選擇同房、協調起牀時間、梳洗先後、結伴吃早餐,參觀時可行「孖咇」,讓有責任感的朋友照顧較需支援的朋友,減低走失風險,建立友誼。像阿芳就在旅程中照顧另一不善表達的舍友、幫忙調解爭執,「我哋去過5次旅行,佢哋出到去好團結,互相守望、包容,都唔覺得智障人士被照顧,要相信佢哋有能力,反而成日喺宿舍,未必做到自立生活」。

坐飛機一齊食糖

「本地遊可以好簡單,點對點上旅遊巴,好普及。但好少人敢帶他們去旅行,特別是坐飛機,因為太多變數,輕則是言語、聲音,重則有破壞行為、傷害。」Michael解釋。不過,大家都覺得近年航空公司的政策趨向友善包容,在通道、機位、餐膳要求、用餐工具方面,只需預早通知,均可特別安排。

照顧者仍須時刻留意機艙帶來的不適,Winnie說:「他們要到好後期才表達出來,隨之而來的就是情緒,所以一有神色不對就要轉移視線。」她舉例上機前有的舍友表達不出緊張心情,只會不停上廁所。「耳仔痛我哋會食香口膠,但佢哋未必食到,又難啲自己吞口水,就可以準備啲糖,刺激口水分泌。唔使同佢哋講得好深入,到時提議一齊食糖就得。」部分智障人士第一次坐飛機、需要空間感或缺乏耐性,可以預先坐長途巴士當練習,上機前預先準備喜歡的小吃、玩具,為他們戴上耳筒、播卡通片,有助平復心情。

準備應急法寶

Winnie分享出行前要準備恆常藥物、平安藥、急救包、病歷、藥物紀錄等,也要了解舍友的身體狀况,例如平時容易嘔吐的,就在他的口袋放些膠袋。Fiona也說要跟院舍職員「收風」:「我們不是一起住,平時盈盈見到我只是笑,生活上的細節要跟他們了解。」盈盈的行李由院舍幫忙執拾,有次打開篋見到膠枱布,「我想是不是要在房間開大餐?」原來盈盈雖然有尿片,但仍要多鋪一層枱布在牀上,以防萬一。「也有人好奇平時用白色,旅行卻要用黑色膠袋!(為什麼?)因為夠大夠厚!」Winnie笑說。使用設施時保持乾淨,便不會加深歧視與誤解。

文˙ 梁雅婷

{ 圖 } 梁雅婷、受訪者提供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蔡曉彤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