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話題:悼那些終將失去的美好事物——告別香港的Speakers' corner和它背後的那個時代

文章日期:2021年09月12日

【明報專訊】(編按:香港電台直播時事論壇節目《城市論壇》原定於9月中復播,但早前計劃有變,暫時復播無期。)

2021年的香港,很多美好的事物都在眨眼之間便消失得無影無蹤。繼《蘋果日報》結束,香港電台的《鏗鏘集》製作組被「拆骨粉碎」,部分節目在YouTube頻道下架消失,自1980年起便製作並播放至今的《城市論壇》亦逃不過新時代的命運,趕不及告別又無聲無息之間消失。從前途談判熱議到逃犯條例修例爭論,甚至過去兩年有關防疫措施的討論,《城市論壇》見證香港的高山低谷,亦是自1980年代以來得來不易的公共事務討論空間。問起較後生一點的朋友,《城市論壇》結束了,有什麼感覺?第一個反應是「哦——」,然後是一副沒有什麼出奇的模樣,再之後他說記得其中一個「維園阿伯」的名字,那位伯伯叫「大陸朱」。

在我心目中最先想到卻是《城市論壇》開啟了香港殖民地年代討論公共事務的先聲,亦是孕育出香港那曾經得來不易的言論空間重要土壤。知道《城市論壇》結束41年來的製作,腦海中不斷繞着一句「這個時代下,所有美好的事物都終將失去」。然後開始想為《城市論壇》結束寫些東西。既然所有的美好事物都必將失去,不如就寫一下美好事物出現時是怎樣的背景,今日我們失去的又是什麼事物。

言論自由非被殖民者的權利

跟很多殖民地一樣,普通的社會大眾在殖民地享有公開表達意見的自由其實並非想像中理所當然,而在上世紀殖民地年代的香港,普通人有興趣參與公開的討論更是不可思議。這除了因為殖民地本身就非自由的社會組織系統外,亦因為殖民地充滿歧視的法則。在殖民地的管治裏,殖民者與被殖民者在法律上往往屬於不同的法律主體(legal subjects)。儘管英國普通法傳統崇尚言論自由,殖民地的普通法卻徹底地是另一回事;言論自由並非殖民地上的土著和原住民所能享有的權力,只有歐裔白人等殖民地管治階級可以絕無僅有地享受這種專利。亦因如此,殖民地往往有不同的法例限制公開的言論,香港亦不例外。在1938年訂立了《煽動條例》,任何有可能「引起憎恨或藐視女王陛下本人……或依法成立而受女王陛下保護的領域的政府 」都會被禁止和起訴;而有關的條例在1971年被納入了《刑事罪行條例》。

即使英國殖民地政府在戰後大部分時間都無意壓抑殖民地的言論自由,香港在戰後很長時間卻維持着難民社會的特質——政治冷感。澳洲籍記者Richard Hughes在1968年出版的《香港:借來的地方,借來的時間》(Hong Kong: borrowed place, borrowed time),那幾句就就扼要地解釋了那種不可思議的背景:香港作為英國的殖民地,位處於共產中國的邊陲,儘管殖民地上行使的是資本主義和普通法,享有相對自由的社會空間,大部分生活在香港的人都有着過客的心態。尤其是戰後初期大部分的人口都是因為逃避內戰而來到香港。而內地1960年代的文革風潮及華人本身抗拒政治的文化,就算1970年代起漸漸成長於香港的戰後一代,他們卻寧願把注意力集中在改善生活,不會刻意留意社會事務,更莫談公共討論。因此,自由開放的討論在殖民地社會出現並非偶然。

大眾參與公共事務 推動代議政制發展

自1980年代起,香港的殖民地社會出現極大變化。這種變化一方面是因為於香港經濟發展在1970年代起一日千里,普遍社會大眾的生活水平大大提升,市民大眾開始有意識地索取政治資訊;另一方面,港英政府亦在1979年起開始與北京就香港前途問題進行磋商,同時有意逐步推行代議政制的發展。市民大眾對於公共事務的參與不但是推動代議政制發展的關鍵因素,有效地吸納和疏導民意,並促使社會凝聚共識更是前途談判過程中的重要策略。在這背景下,殖民地政府開始關注社會意見,並且產生了重要誘因鼓勵市民大眾表達意見。

在香港電台1980年4月製作第一輯《城市論壇》之前,殖民地政府逐漸更認真地重視社會意見。跟過往「行政吸納政治」的管治模式不同,殖民地政府在制定政策時不再單單徵詢行政立法兩局的非官守議員及商會代表,反而逐步依賴民政司署的民調計劃(Movement of Opinion Direction)、市政論壇(Town Talk,類似在社區中心舉行政策講解和聽取意見)等方法收集民意資訊。有關的資訊開始出現在每周政府的高層會議,並逐步被吸納到日常的公共政策和行政,民意調查的結果甚至成為了不諳本地語言、與社會現實抽離的殖民地官員用作理解社會危機,尋找回應社會問題的方法。1

而香港電台的《城市論壇》節目在1980年4月13日播放,亦是為殖民地政府有意推動意見表達的措施。節目設定在公眾場所維多利亞公園中進行,並邀請不同立場政見的人到場就特定題目作討論。節目也安排老師帶同學生到場參與發問環節,並且全程直播,讓參與者可以暢所欲言。曾出任香港電台台長並一手策劃節目的張敏儀憶述,節目的緣起是有感當時社會缺乏公共事務討論的渠道,香港電台遂參照英國倫敦海德公園「演說廣場」(Speakers' Corner),製作鼓勵公眾參與公共討論的電視節目,有關的建議最終得到當時的港英政府高層官員,包括霍德和夏鼎基支持。節目播出後遂成為了香港電台其中一個長壽及重要的節目,並開啟了從過渡期到主權移交後幾代人參與公共事務討論的渠道 。

及後,港英政府進一步鼓勵社會積極參與公共事務討論,並為過渡期的代議政制發展作準備。1984年11月,殖民地政府發表《代議政制白皮書》。其中,除了香港立法局將逐步引入選舉及代議政制,殖民地政府特別提及將進一步發展香港社會的公民教育。而「經濟及公共事務科」(經公)就是在1984年納入香港的初中教育,課程主要教導學生理解香港的經濟結構、社會特徵及政府架構;並在及後幾年進一步修改課程,演變為以香港政府事務為基礎的「政府及公共事務科」。儘管1985年8月香港教育署向各所學校頒布了《學校公民教育指引》,被認為是「殖民地保守的公民教育」,有關措施卻確立了「公民」的身分將逐漸在中、小學的教育發展,殖民地成長的一代不再是只有「殖民地臣民」的身分。

公共討論的氣氛和空間

《城市論壇》的節目在1980年代的背景出現,營造了往後得來不易的公共事務討論氣氛和空間。尤其是當香港作為屬於殖民地的政體,政治上沒有輪換政府的機制,政制上亦處於代議政制的改革初期,就算殖民地上的華人社會傾向政治上冷感,民意卻不會接受永遠的壓抑和排斥。而且1980年代起香港社會愈趨有意識地索取不同的政治資訊,特別是社會亦逐步意識到香港的前途問題、經濟發展將無可避免地扣連到政府政策。有效地疏導社會上的看法,並且促進社會間凝聚共識,便成為了殖民地政府要處理的重要課題。而作為公營廣播的香港電台,《城市論壇》便在這個時期擔任了重要的角色。

在1980年代因應《城市論壇》及一系列的措施營造出來言論自由的氣氛,既是殖民地政府管治的一部分,亦是香港社會從政治冷感的殖民地社會逐漸過渡到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的過程。而這過程除了有賴社會環境的轉變,市民大眾逐漸對公共事務的討論有興趣,亦是因為殖民地的政府、官僚具改革意識逐步推動。每個周日,不同立場的嘉賓、學者在公開地方就單一題目展開討論,除了學生在戰戰兢兢地學習提出問題和參與討論,整個香港在80年代起又何嘗不是蹣跚學步,學習如何討論自己社會的事情和未來。

告別的時代

香港電台另一個我非常喜歡的節目《文化樹下》,有過一段張敏儀細說《城市論壇》的由來,她回憶起節目第一代主持吳明林曾經說道「有一些電視節目播放時,人們不覺得有何可貴,但當它消失了,而如果《城市論壇》消失了,你便知道有些事情真的已經在改變」。經歷41年歷史的《城市論壇》結束,我們都很清楚,我們告別的不單是周日中午的一個節目;哀悼的亦不僅僅是節目跟香港一起走過的41年光景;感到無奈除了是張敏儀所道「那得來不易的自由」已經在不知不覺殆盡,所有支撐着昔日美好事物的時代背景亦已經過去。曾經一切都以為是理所當然的事物,隨着時代的改變,一切都變得弱不禁風。上個周日迎來《城市論壇》停止製作的消息,執筆之際又接二連三收到支聯會常委被捕的消息。美好事物消失叫人無奈,失去美好的人卻更令人痛心。

1. 詳情可參閱2019年新加波南洋理工大學Dr. Florence Mok 在學術期刊China Information的文章Public opinion polls and covert colonialism in British Hong Kong.

文˙萬學賢

編輯•王翠麗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