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字抄經:新儒家談文化,從仁心說起……

文章日期:2021年09月26日

【明報專訊】110年前,帝制剛被推翻,中國踏入民國時期,西方思想大量湧入,知識分子高喊要啟蒙救國,新中國要德先生(Democracy)和賽先生(Science),要全盤西化,摒棄儒家封建思想。但同時一批新儒家學者與之分庭抗禮,直到1950年代,以唐君毅為首的新儒家學者發表《敬告世界人士宣言》,肯定中國文化的價值,他們重新詮釋儒家哲學,堅持中國文化在新時代中仍然適用,中西哲學可以在儒家思想中融會貫通。去年我們跟劉保禧博士學過孔子和《論語》,新一期「見字抄經」請教中文大學通識教育部講師黃穎瑜,看看孔子之後的二千多年,唐君毅如何繼承儒家衣缽,談人文精神、心性之學,以儒家思想應對現世變改。

文化是什麼?

電影文化、飯圈文化……「文化」二字簡單明瞭,但要仔細定義又不知所云。黃穎瑜說,唐君毅認為一切文化活動都是「人文精神」之表現,儒家相信人生來就能分辨善惡,此乃「仁心」,當人將「仁心」實現於社會,變成家庭活動、經濟活動,就是文化。仁心在內,文化在外;仁心是根,文化是果。唐君毅認為,文化愈多樣化愈好,如果一個社會只容許一把聲音,一個思想,文化活動不能互相欣賞、批評,人民不能溝通交流,人文精神枯萎,人文世界也會死亡。

「仁心」乃文化根基

承繼先秦顯學和宋明理學,當代新儒家也重「心性之學」,強調「仁心」,即是良心良知。以孟子《論四端》中孺子將入於井的故事作例,當人看到小孩有危險,就有惻隱之心,不忍孩子受傷而馬上救他,這就是仁心之端。唐君毅認為,人天生就具備仁心,有判斷善惡並作相應行動的能力,而行動並非出於動物性本能、利益,而是基於「不忍之心」。而且仁心可以擴展,唐君毅稱之為「感通」,人有仁心,因而有同理心,會關心親人,以至朋友、陌生人,甚至動物、死物,這是人類獨有的能力,所以人禽有別。

仁心需要實踐,如果人無法表現自己的仁心,仁心就會萎縮。黃穎瑜舉例,試想像,一個人獨自在深山野嶺生活,沒有機會去思考什麼是理想的世界,沒有機會關心其他人,他的仁心會萎縮,忘記道德、理想為何物。

唐君毅認為,人做每一件事,無論自覺與否,都是為了實現仁心、理想,相信這件事有價值而做。黃穎瑜舉例解釋,簡單如一個工匠做椅子,因為椅子帶來便利,可以坐可以賣錢;複雜如為什麼有民主制度,「因為有人覺得這個社會有民主制度,社會會更公平,或者更公義、自由,他們認為公義、自由、公平是重要的理想價值,於是他們追求將這些理想價值得以實現」。木匠手工藝、賣椅子的經濟活動、政治制度,這些人類活動因理想、道德價值判斷而起,建構社會的不同文化。所以仁心和文化兩者是內外關係,仁心是文化的基礎。

反思文化是否合理

人類的文化未必全部都是好的,因為人作價值判斷時可能會做錯決定。以相信是史上最令人後悔的投票結果——希特勒為例,「當時人們為什麼會這樣選擇,因為他們覺得希特勒、納粹比較好,但turn out to be錯,他們的道德理性判斷錯誤」。所以儒家也講求仁心需要修養,要用長時間學習判斷善惡、道德。

在百花齊放的世界,黃穎瑜說文化有is和ought to,有好有壞,有些文化需要反思。「我們不能夠說這個文化就是這樣,所以一定合理,而是應該思考這個文化的存在,能否實現理想,實現某種價值。」唐君毅提醒人們,文化是仁心的表現,是建基於我們的價值意識,我們不能夠take it as it is,接受不符合道德價值的文化,而是反思文化的合理性。例如一些傳統習俗,如盲婚啞嫁、三寸金蓮。

不同文化各有評價標準

但有人批評唐君毅這種主張是「泛道德主義」,把所有事情跟道德拉上關係,用道德作為標準,會令道德凌駕其他文化。黃穎瑜解釋,「例如藝術好與否,應該以美或不美評價,但泛道德主義批評就會說,儒家的講法,是否這種藝術令人道德啲,就有價值,如果勾起人的欲望,這麼就不是好藝術」。當代新儒家回應,唐君毅只是強調仁心是文化的基礎,並不認為所有文化活動都要以善惡作評價,唐君毅把道德理性分為狹義和廣義,狹義至一定要做到儒家所提倡的父慈子孝、聖君賢相,社會一定要和諧,容不下有粗口表達的藝術作品,這就變成泛道德主義。唐君毅認為文化以廣義的道德理性為準,道德沒有具體規條,只是抽象原則,即是「仁心」,「成就、持載、護惜具體萬物世界的心」。每個人生來就有價值判斷能力,能夠分辨對錯,但每個人的價值判斷都可以不同,「可能某一個儒家人,見到某種藝術覺得好難頂,另一個覺得ok」。唐君毅認為不同文化都要有各自的評價標準,例如藝術重美感,科學重真,因此唐君毅強調,文化要有多樣性。

多元文化滋養仁心

如果我們再想一理想的世界,其中一切人,均只有一個思想、一個意志,一個情感,過着同一種文化生活,再無一切之差別;則人之思想之交流莫有了,情意之互相關切莫有了,文化活動之互相觀摩、欣賞、互相砥礪、批評,與互相影響、充實、互相提攜引導之事、都莫有了。這只將是人文世界之死亡,而不見有人文世界之存在生長。

(《唐君毅全集卷5:71-72》)

唐君毅說,當世界只有一個主旋律,只有一種文化,人們不需要互相交流、關心,沒有思想上的碰撞,沒有價值判斷,等於人文世界的死亡。相反,如果文化能夠多元,我們能夠互相學習,仁心不但能夠實踐,還能得到滋養,「例如我讀哲學,可能我不認識藝術,這個社會上有藝術其實滋養了我,因為當我去了解藝術的時候,我的世界擴大,我能夠了解其他人,知道他做的事情也很有價值,能夠實現他自己」。黃穎瑜說。

文化多樣性容許人們跟其他人交流,體驗其他文化,擴闊仁心,成全我們的人格。例如我們看完一套關於阿富汗的電影、新聞,關心阿富汗的人,「令我們原本不關心的事,變得關心,本來跟我無關的嘢,變成跟我有關,這就是仁心的擴展。你要有種文化作為背景,你才可以擴闊到」。所以唐君毅提倡增加文化多樣性,透過提供好的文化土壤,投放資源培育人才,鼓勵不同人發揮所長。

人文精神回應科學唯上

唐君毅以「人文精神」概括這種文化哲學,他說「人文精神」即是以仁心自我反省、自覺,並實現理想性,發展文化。

「當時有一些科學主義的思潮,認為科學才是一切評價的標準,科學才是真理,」黃穎瑜說唐君毅當時提出「人文精神」,是為了強調文化的重要性,回應當時國內重科學輕人文的思潮。科學主義相信科學能夠解釋世上萬物,包括文化、人類思想和道德價值。例如從科學的角度,腦神經學家可以觀察人類腦部活動,分析人類作價值判斷時的腦部活動、生理解釋,心理學家可以從人類兒時教育、價值觀訓練,分析一個人如何構建信念。

科學以客觀角度看待事物和人,「我是誰」這個存在主義問題,在科學家眼中,是身分證編號、大腦X光片、性格心理報告……「就算找心理學家、神經學家,知道晒我的information,是否已經完全理解我呢?好似仲有啲嘢miss out咗」。黃穎瑜說,科學miss out了「我」作為「我」,以「我」的角度去看自己。唐君毅講求人文精神,正因為他認為人不止要從客觀的角度了解,還有主觀的角度,科學並不能夠取代人文學科,也不能取代人文思想實踐,「因為科學即使承認人有道德心都好,它不可以取代一件事,就是道德心的行為是由我去做」。唐君毅以人文精神,肯定人有道德心,而每個人的思想、意志都是獨特的,而這種人類的獨特性、尊嚴不能被取代。

【行楷】

配合短句溫文爾雅的感覺,書法家徐沛之選擇王羲之風格的行楷字體,取其文人氣息,行筆靜態優雅、輕輕帶過。

【小技巧】

隨心寫,行筆穩定,注重筆畫之間的連貫,輕重對比較少,避免節奏感太強、太動態。

文˙ 朱琳琳

{ 圖 } 受訪者提供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王翠麗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