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盤選秀:衙前圍道「星屋」隕落後 建一個維繫鄰里的地標商場

文章日期:2021年10月10日

【明報專訊】要九龍城人選地標,「星屋」一定榜上有名,亦即國際百貨及超級市場。小小九龍城,從前沒有港鐵,但齊備士多、辦館、百貨、超市、廣場、街市,令居民生活妥貼,不假外求。惟市場競爭激烈,有說星屋就是被時代淘汰,在迎合潮流和照顧居民所需間進退兩難。街坊、星屋東主後人、城市研究者一同回溯星屋之死,並思索在九龍城廣場拆卸後,最切合居民需要的消費場所。

衙前圍道124-126號

清拆時間:2012年

地盤面積:逾3000平方呎

背景:鄺命光於1940年代興建這幢建築,因有星形標記,俗稱「星屋」,成了九龍城特色。他鍾愛綠色,故露台外牆綴以醒目的墨綠色。鄺命光堪稱九龍城大地主,被譽為「正牌九龍皇帝」,興建了九龍城地標國際戲院,於1948年開設國際百貨公司,之後拓展國際超級市場。

乜窿窿:九龍城「星屋」

有員工在圍板外的保安室長期看守,地盤空置近十年之久,左右和對街舖位都變了樣,店員多數說搬來時已是地盤。國際集團以往的家族地皮多發展為單幢樓,街坊相信這裏也將大同小異。旁邊的惠康於2012年進駐。

舊·時·回·憶

李先生:高檔新潮 買罐汽水都高級啲

1966年在東頭邨出世的李先生,從前出入九龍城都靠小巴,經過衙前圍道時叫「國際有落」,就停在國際百貨及超級市場(下稱:國際)前面,地下是超市,樓上是百貨。現在的超市很親民,那時國際卻很高檔新淨,「新穎、新潮,買罐汽水覺得會貴啲同好高級」。因近廣播道「五台山」,據指不時有明星驅車到訪或拍攝,「跟周圍格格不入,當年來計,等於九龍城突然開間先施或大大」。年紀尚小的他不敢進內閒逛,頂多在樓下買過零食。父母也未曾帶他購物,因為旁邊的獅子石道已有一列街邊檔口,亦有出口成衣店,老店七記當年就曾與國際毗鄰,九龍城小孩過年添衣或買校服都找這些實惠小店搞定。「以前九龍城最多係咩?最多辦館。」加上城寨外圍有不少家品檔,主婦如他母親也甚少光顧國際。倒是國際的外觀最為李生欣賞,因九龍城唐樓都是四四方方,唯獨它有圓弧形騎樓和星形標誌,後來更成為最後一幢拆卸的「星屋」。他在東頭邨住了廿年後搬到沙田,婚後又在90年代末搬回租金相宜又較熟悉的九龍城。長大後再見到國際,「唔係殘舊,但融入番個社區,有番咁上下歷史」。但他甚少光顧,習慣到樓下家品店、九龍城街市,甚或步行到樂富商場吉之島,「嗰時有間戲院,順便睇埋戲,喺個度買嘢食」。

Mike:到國際找英國貨 貨品中英標貼

來自英國的Mike Leeder曾是國際常客,他住在一街之隔,每天經過,與老闆鄺君能父子成為好友。90年代來港時,他仍不諳廣東話,辦館和街市都不是他的選擇,國際的貨品標貼有中英雙語,因老闆曾在英國居住,引入了多種英國貨,別的超市少見。「像高級版的日本百貨店。每次進去,都感覺會買到東西。衣服、食物、家具都有。」以前街坊常抱怨九龍城沒有地鐵、生活不便,但他覺得這社區只靠步行已夠生活所需。鄺君能天天坐鎮,二人熟稔後,帶他參觀樓上的空置單位,他很想租下來,但後來不成事,猜想鄺另有重建打算。店員工作多年,用着「噠噠噠……叮」那種舊式收銀機,待他親切,也是街坊,在九龍城碰見他們,都會打招呼閒聊。現在的消費過程大部分只是掃掃信用卡,對他而言較非人化(impersonal),至今仍想念國際的人情味:「有時香港不像她可以的那般友善。」

後·人·解·畫

守舊與革新的進退兩難

Mike說與老闆兒子成了朋友,那個人就是Roberto。他自小在英國讀書,每年夏天回來國際打暑假工,24歲正式回流,與父親合力打理國際約8年。他拼湊記憶,幫街坊解答星星疑團,勾勒國際的興衰。

1940年代:賣凍肉先河

祖父鄺命光早年於古巴經商,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到香港,購入大量九龍城農地,之後以換地方式向政府取得住宅用地。Roberto指這幢「星屋」約於1940年代建成,也不止一幢,但數量不可考,國際是最後拆的一幢。他說其實不只有星形,也有飛機標記,旁邊寫着「航空救國」,也知道祖父在戰時曾救濟弱苦,所以他猜想星形是「重光」之意,「真正意思連我爸都不知道,後人也不清楚,很可惜」。他形容祖父有在外地辦士多的經驗,思維創新,打通隔壁地下舖位,也是第一代做凍肉的超市,60年代購入凍肉切割機,「祖父想做凍肉,但內地多劣質貨,就自己去西貢找農場,養豬來賣」。價錢當然貴一截,但不乏捧場客。全幢樓宇共4層,樓上兩層供家人居住。

1970年代:第二代接手

鄺命光於1970年逝世,享年76歲,生意由長子鄺君能接手,引入很多西方貨品,主力做百貨,員工穿制服,客群為九龍塘居民、廣播道明星,以及機場的旅客和職員,有香水部、男裝部、家品部等,「當年等同崇光,有齊所有來佬貨」。也把專櫃租出,引入Levi's及Lee等大牌子,附近的辦館、士多都不是對手,客路不同。Roberto說父親不住附近,卻天天上班,故街坊對他印象尤深。曾是國際鄰居的七記老闆何信琼憶述,見過有些去燒烤的年輕人,穿上寬身衣物,在國際門外放個桶,就進去偷一堆食物,一出來就倒進桶中,「個時防盜無咁好,真係唔係乜嘢(特別事)」。Roberto記得父親曾逮到高買的年輕人,要他們坐着罰抄整天,到晚上才讓他們離開,但沒報警和通知其家人。

1990年代:漸變守舊

90年代開始賣更多家品,以招呼街坊為主。「他們的時尚品味(fashion sense)開始out,因為想留住客人,客人開始老了,貨就愈來愈老套。」加上連鎖超市加入競爭,以貨品折扣和上架費壟斷市場。即使從英國入貨,也不夠新潮。有次他們入音樂盒,Roberto見黎明受歡迎,建議選黎明歌曲,父親及伙計則堅持選My Way等老歌,「佢哋覺得永恆。但推銷員都話黎明賣得勁啲」。90年代生意下滑,員工認為與九龍城廣場開業有關,但Roberto覺得客路不一樣,歸根究柢是老套:「人哋一開波賣後生仔嘢,你本身已經無,個影響係乜姐。」

2000年初:嘗試革新

父親聽從Roberto建議,為百貨大裝修,以玻璃櫥窗展示精品,「我決定唔賣食品、家品,淨係做精品」。還換上白底藍字的「Ids's」招牌,與時並進。但伙計見裝修前尚剩下些舊貨,「做做吓就塞啲香口膠、舊嘢,我睇唔到做緊乜」。伙計平均50多歲,較難接受新事物。說到店內的舊式收銀機,他提及曾想引入商品條碼,卻遭伙計留難,父親也寬容將就,Roberto猜想伙計抗拒學習及從頭輸入商品資料,「只是想像樣一點,已不是新潮。當時我想,條碼都沒有,這舖頭怎做下去?」於是他便離開了國際往外闖。國際後來生意欠佳,約2004年結業。而樓上單位早丟空多時,祖父蓋樓的年代淡水資源短缺,該樓屬「鹹水樓」,「一潮濕牆一定滲水,好容易發霉」。

未·來·憧·憬

告別九龍城廣場 地標結合消費場所

在李先生眼中,「星屋」像藍屋一樣,因歷史悠久,已變成代表九龍城的地標,「每個社區如果有個建築物,像藍屋般保留原本或相關面貌會好些,讓每區有歸屬感」。但百貨公司已沒競爭能力,「有九龍城廣場、辦館、士多,其實已經足夠」。Mike則認為國際輸在選擇太少,若要找某類貨品,九龍城廣場可以給你20個選擇,自然把國際淘汰。如果建成一幢滿足各種生活需要的混合建築,會更合時宜,尤其是九龍城廣場即將結業,區內將失去唯一的戲院,居民連一站式娛樂「行街、睇戲、食飯」也失去。但Mike不忘強調,希望與店員有多些互動,像與他聊天和記得他的消費習慣。

Roberto的看法則完全不同,大抵因為他是後人,對樓上的單位尤有情意結。國際給他最難忘的回憶,是他回到從前家人住過的單位,「望到晒以前歷史」。因其中一個單位尚保留原貌,他曾進內參觀,國際正面所見的兩個長方形露台原來是兩個房間,沿走廊到盡頭上兩級是廚房,而側面的圓弧形露台屬廚房的一部分,估計用來通風。如果換他作主,就會保留這種舊式住屋:「原汁原味,不間房,保留以前的燈飾、牆紙、石油氣爐。」

建築空間限制  辦館士多留得住

城市研究者何尚衡(Alfred)對香港購物商場和百貨公司等消費場所素有研究,在追溯國際百貨之死前,他建議先從顧客消費流程、空間特徵、員工有否制服、提供的服務、顧客關係等層面觀察百貨、商場、超市與辦館、士多的區別。例如士多通常是獨資或家族生意,除了老闆與顧客關係,也有鄰里關係,「跟超市的收銀員則比較難建立這種關係」。另外,大型消費場所的貨路可能相去不遠,士多與辦館就有較少見的貨品。他說國際有部門分類的特徵,聽上去應屬於百貨公司。不過若套用以上分析,就見到國際員工和鄺氏的經營手法更似人性化的士多和辦館,不像現在講求效率、客人自助的超市。

九龍城近舊機場,區內有不少賣高級洋酒等進口洋貨的辦館,Alfred指這分佈也與該區多唐樓和商住兩用樓宇有關。因舖位面積不大,較難容納大型百貨或商場,故保留了更多中小型消費場所。第二個原因是業主通常不是發展商,租期一般較長,租戶有充足時間與顧客建立長遠關係,「起碼待30年以上,才能成為街坊的集體回憶」,也沒有單一業主控制店舖比例:「不像商場要講租戶組合(tenant mix),飲食佔幾多,衣服佔幾多,要定期調動舖位,租三五年就轉租約。」

顧及同區消費場所

消費場所會受人口結構影響,百貨公司因品牌及商譽考慮,會依據該區居民年齡層、人均收入和消費習慣等選擇開設地點或決定會否搬遷,像一田會開在中產區;反而百貨店和辦館等會調整商品貨路和價格,以切合社區和鄰里需要。鄺君能當年以年長街坊所需為先的思路,與後者更為相像。Alfred指商場非萬惡,也有其社區功能,例如對長者來說會較安全和舒適,也可為街外人提供便利的廁所和停車場、容納大型的設施例如戲院。他也見有人會不捨得九龍城廣場:「 商場唔一定唔好,都會對社區有好處。啲人話將軍澳好沉悶,係因為大部分係大型消費場所。要整體咁睇,社區要有大、中、小型規模的消費場所,至有多元選擇。」興建時應考慮該區本身已有的消費場所,例如九龍城已有街市,就可提供其他選擇。

舊樓離不開收購、清拆、重建三部曲,工程漫漫,有時水靜鵝飛,長草餵蚊;有時噪音轟隆、地殼震動,在圍板外呆望,難免一邊好奇一邊緬懷。我們收集街坊居民的回憶片段,一邊天馬行空展望將來。最後來一個選秀大賽,由各方組成評審團,選出最美的地盤想像。

文˙ 梁雅婷

{ 圖 } Benny Lai、受訪者提供、網上圖片、梁雅婷

{ 插圖 } Matthew Kam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蔡曉彤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