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疫情在外國引起「一小時生活圈」的想像,追求居住、返工、購物統統在左近,不必「頻撲」,我們將想法搬到香港,反思生活環境如何讓人活得更好。今次由50年灣仔街坊Patrick帶路,他曾為中風母親的照顧者,推着輪椅出行才知看似平坦好行的路,原來「輪椅不宜」,但喜歡社區人情連繫、關注回收的他,依然堅持母子一起探索不同角落,在訪問最後更說出新奇想像,由學者來談實際規劃上是否可行!
■我的生活圈
Patrick家所在的愛群道,不是一條直路,而是一個圈,量度一下,路面近4.5米闊,輪椅經過亦綽綽有餘。
由這個圈輻射開去,是許多通往大路與鬧市的小路,Patrick帶我們繞到皇后大道東,從路口上斜便是鄧肇堅醫院。他介紹蠱惑的街口,「這條馬路好蝦人過」,沒有燈位,車有機會從三個方向而來,有什麼訣竅?「行得快。」他回憶母親2016年中風後行動不便、需插鼻飼管餵食,最後的日子就在安老院度過兩年多,當時會從銅鑼灣乘10號巴士,到醫院看言語治療師。「上(斜)唔驚,落就好驚,驚到飛起。」大人常叮囑小孩「睇路」,他則因照顧媽媽睇路睇得細微,即使是微微向馬路下斜的尋常行人路,都要留神緊握輪椅以防滑走。
1.推輪椅必避之處 灣仔道「窄位」
沿皇后大道東一直走,10至15分鐘的腳程就到藍屋,這是他周末常走的散步路線,我笑說隨他走路有打通任督二脈的感覺,一般到藍屋都從灣仔地鐵站出發,沒想到從愛群道穿出皇后大道東可步行至藍屋。「我自己唔係太鍾意地鐵,覺得令人唔識認路。」他偶爾會到藍屋的回收站幫忙,又順道到綠色用品店看看有什麼新貨上架,回程就到灣仔街市買蔬菜回家。他指指合和中心旁的長樓梯,「我鍾意上去行寶雲道,由細個行到大,那時老竇帶我們行,我媽咪不行樓梯,就入合和搭電梯到17樓,她會慢慢行,我行得快些,之後約定飲茶」。往後他總想起那段時光,母子各有各的步伐,兒子兜個圈從後又追上,媽媽個子小,「我會輕輕地拍她一下」。
「她一直沒有投訴好辛苦、好痛,只在入安老院兩三星期時說過一句,生命唔係咁囉。」有兩年多的時間,他每天近中午及黃昏前都會推媽媽到處散步。他帶我們走過中匯大樓對出大樹,隔個周六他會自行在此開站回收,經過集成中心,來到灣仔道在籃球場上方的一段,這路明顯「輪椅不宜」,兩人並排而走也擠迫,量度到只有約1.4米闊。
2.愛群道闊也不一定好推
安老院在中央圖書館附近的國泰大廈,從愛群道的家出發約20分鐘路程,Patrick說病人身體弱,照顧者既看路闊窄,也從扶輪椅的手感判斷是否顛簸不平,愛群道雖闊,某段路亦莫名推得不順暢,兩腳走路不覺,推過才知道;而且風大的路不走、遇上嘔吐物要退避,「吹北風的天氣就盡量避位;夏天好熱就不去維園」,中央圖書館不錯,可以看展覽,又接觸到小孩子,「試過有次小朋友給她飛吻,我已覺得那天賺到了」。他推媽媽上過大球場,太斜、路也悶;去大坑,一個個小方格的格局,不斷上落路壆,年輕人覺得好chill的地方,「對她來說沒什麼好看,你覺得chill的,她冇得chill,仲慘」。
3.照顧亡母深刻:若有座安老工廈,減輕折騰就好
「那時我想過的,像我媽咪的狀况,幻想一座工廠大廈齊備可作緊急醫療、做物理治療的地方,又有運動設施,咪唔使推佢落街周圍去囉。工廠大廈好fit,又高又寬敞,可以有好多想像,當作一個社區空間,可以做些展覽,又可讓長者與照顧者一起創作藝術」,如果有小朋友、寵物玩樂的設施也好,或許能有一間供照顧者歇一歇的餐廳,以及簡單舉行殯葬儀式的地方,畢竟他曾經歷的過程太折騰了。「小朋友也可以來參觀,生老病死,一定要認識㗎。」
從前他跟媽媽的生活圈,走遍附近各處,他想過帶她過海與親戚相聚,但換尿片不方便,要趁換片之間的時間出行。現在的Patrick,有時會拿回收物品到「綠在天后」,計1小時路程的話,也會走到中環,「個半鐘或兩個鐘行到香港仔都得,上樓梯到警隊博物館,穿過香港仔郊野公園就到,唔係好遠㗎咋」。有時他會踱回圖書館這邊,「之後都行過幾次,看能否過自己那關、還有多痛,始終走過這麼一段路……」
記者讚他推輪椅上大球場勇氣可嘉,他說:「我不喜歡因循,能改變就試着改變。」照顧阿媽如是,搞回收如是,其實記者認識Patrick,是因為不止一次在灣仔社區活動遇見他,想像如果夢想中的安老大廈成真,愛與街坊聊天的他應該很適合在裏面負責管理,「好玩啊,每個人的故事都很過癮,可以與人聯繫、溝通,大家的日子都好過些。人生行到尾,都係希望日子好過啲啫」。
文、攝˙ 曾曉玲
插圖˙ 莊璇
…………………………………
■規劃這個圈!
推住輪椅點安心出行?
一條窄路,對Patrick般推着輪椅的照顧者、傷健人士、推嬰兒車的父母、長者,是出行的挑戰。小至樓下的街有多闊,背後都是由不同政策、指引,塑造出香港今天的模樣。我們的城巿規劃,如何透過這些框架,照顧大家的日常生活?
Patrick走過的街不平整、暗斜、窄。最窄是灣仔道近籃球場段,僅容一人穿行。據區議會調查,灣仔街道狹窄、過路口無下斜路邊石,危及輪椅使用者安全。而灣仔、旺角等較早發展的舊區都有類似問題,因當時的規劃未有「無障礙」意識,故規劃署的《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下稱《標準》)建議舊區重建時擴闊行人道,亦建議行人道最少闊2米,以照顧輪椅使用者,不應高低不平。不過《標準》只是指引之一,實際設計會參考運輸署、路政署規格。
過馬路趕不及轉燈是另一難題。其實運輸署在21個過路口設智能裝置,長者或傷健人士用八達通拍卡,可延長綠燈。若推而廣之,我們的城巿會更以人為本。
一地多用「安老院×託兒所」可行?
若你老了,想去哪裏玩?
Patrick只能帶媽媽逛中央圖書館。私營安老院不受《標準》規範,不少位於商住大廈;至於社署資助的安老服務,《標準》建議社區照顧中心宜就近休憩用地或遊樂場,安老院則無類似要求。
Patrick幻想一座工廈有安老院、託兒所,還有醫療、藝術、運動設施。其實台、日、英、美早有「安老院×託兒所」,共用休憩空間,鼓勵「代間學習」(intergenerational learning),長者找回生活價值,活動身體,小孩也學到關愛、衰老等人生課題。建築署的《長者友善設計指引》也建議戶外休憩空間應鼓勵跨代交流,助長者與社區保持連繫,有助他們身心健康。
巿區工廈交通便捷,方便照顧者接送。不過,工廈若要容納安老設施、託兒所,改建時要考慮通風、採光、消防安全,而工廠區有貨車出入、噪音污染,或需一併改劃周邊土地用途。
政府提出社區設施一地多用,可積極考慮「安老院×託兒所」。《2030+》希望營造家庭、長者友善的環境,以鼓勵育兒及居家安老。問題是建議如何成為政策,落實為以人為本的街道、設施,讓我們的城巿照顧好每一個人?
參考網址:《2017灣仔區無障礙調查計劃報告書》:bit.ly/3EHbP5Z
西雅圖「代間學習中心」報道:bit.ly/3EPiXgR
文:伍美琴(香港中文大學城市研究課程主任)、黃熙麗(研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