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城市:自由散步 海濱無圍欄 跳出管理框框

文章日期:2021年11月07日

【明報專訊】今年暑假,若在途經東區走廊時從車廂向下望,總見到工人在烈日下埋頭趕工。9月底暑氣未消,已有大批市民頂着太陽,來到這新開的東岸公園湊熱鬧,臉上笑開了花,日夜人流不絕。去年10月至今,11個「先駁通後優化」的海濱場地陸續開放,泰半只有疏落和簡單的設施,遮蔭處不多,但有大片空間任人跑跳遛狗,管理方式與以往截然不同,讓人們呼吸到自由的空氣。

開放海濱 討論始於2000年代

香港工程師學會高級副會長卜國明為前土木工程處處長,曾參與維港內的大型基建項目。他解釋自香港開埠以來,港島及九龍的平坦地皮大多從填海獲得,因所費不貲,除了渡輪碼頭屬公共交通設施外,一般用作運輸或商業用途,或興建住宅樓宇,非為公眾休憩之用。雖然尖東海旁於1980年代成為新商業區,但維港兩岸的工程仍以運輸基建為主,當中亦難免涉及填海,如1984年通車的東區走廊。此情形在90年代《保護海港條例》公布後有所改變,條例訂明維港為香港人的特別公有資產及天然財產,必須受到保護和保存,將填海定義為「任何為將海牀或前濱形成為土地而進行或擬進行的工程」。2004年中環填海第三期工程、灣仔北填海工程官司的法院裁決,間接令其他海濱項目重新定位,以證明有關工程具備凌駕性的公眾需要。

「1比99文化」改變

市民負責自己安全

保護維港的方針堅如磐石,海岸線因而大體確立,政府改為優化海濱地帶,例如在2005年推出《海港規劃原則》及於2010年成立海濱事務委員會(下稱委員會),「開始全面倡導,政府官員都想市民可享用海濱,不止是遠觀」。不少以前的運輸基建設施如灣仔及西環的貨物裝卸區,也劃入海濱長廊範圍。新近開放的海濱地段沒欄杆,歡迎寵物,24小時開放,比以往按照《遊樂場地規例》管理的場所自由靈活。有說這風氣由西九文化區海濱長廊帶起,但卜國明則列舉上述事例,闡明市民與政府的態度為漸次改變。他稱以前是「1比99文化」,99人喜歡但1人反對也沒戲唱,如怕多人聚集吵到居民、怕危險要加護欄,現在則提倡親水文化,相信市民自律:「不會事事要政府負責,當然政府都有些防護措施,但市民也有責任照顧自己與家人。共同令社會更好。」

堤岸設計 一直演進

東岸公園是第一個正式開放維港防坡堤的公共空間,該堤岸長約100米,市民可以開闊視野欣賞日落和海港。卜國明以海堤形式為例,說明海濱設計一直隨時代演進。除了避風塘外,維港以往的海堤一般屬垂直砌塊,方便船停泊,隨後有部分因觀感考慮改成混凝土斜面,後來再加上石塊,以消減海浪冲力,並更融入海岸環境。2010年,當局引進由多件預製沉箱組件整合的消浪海堤,減少船航行時產生的反射海浪。近年則借鏡外地使用的環保海堤,以馬料水及屯門為試點:「不只有實際功能,也可以有親水活動,亦讓生物生長,達至生態平衡。」

裝置設施 聽民意具創意

除了政策、配套及大眾觀念的轉變,新近落成的藝術裝置和休憩設施都做到親民和具創意。「東區公園好大,又可踏單車、帶寵物,它的受歡迎程度,我會形容為失控,比年宵市場更多人。」黃鋈暉(Arnold)是凝態建築設計的創辦人之一,曾贏得3個海濱相關的設計比賽,包括東岸公園主題區的「香港之光」、北角海濱公園的「北角交響樂」和海輝路海濱公園的「社交圈」,12月初另有兩個海濱項目竣工,其設計反映市民對公園的認知不再一樣。當中大部分比賽由委員會籌劃,很多在外國常見的設計,都由委員會帶頭嘗試,「厲害在他們覺得這些(公園使用)文化可以培養出來,沒有欄便沒有欄,人們不跳下去就可以了」。他和拍檔黃達禮(Tat)都讚許委員會舉辦比賽,顯示其有誠意聆聽用家意見,並接納創新思維。他們不下一次「無視」比賽要求,大膽提出其他方向,例如字型藝術裝置的原意只用作陳列,他們的提案卻任人攀爬穿行。又透露委員會本來想在年底將防波堤的排風口裝飾成聖誕樹,最後他們交出截然不同的設計,竟被採納,「通常這種態度在香港未必會成功。我們做項目通常怕政府給限制,他們給予的自由度令我們發揮創意」。

實地考察 徵詢居民想法

為參加「路過北角」活化計劃的創意社區空間提案,Arnold和Tat曾實地考察,想不到這個離鬧市咫尺的地方,會有多樣的自然聲音,又徵詢居民想法,發現長者和年輕人平時互不理睬,Arnold說:「年輕人說去街頭表演的話不會來北角,因為這裏多老人。」於是他們設計了像交錯喇叭的裝置,可讓兩端的陌生人對話,有的喇叭探向海面,遊人在另一頭便聽到海浪聲。這個計劃由香港藝術中心牽頭,場地屬康文署管理,動工前他們已跟上10個政府部門見面,了解各部門的不同顧慮,例如行人道是否暢通、裝置伸向海面會否撞到泊岸的船、會否造成群眾聚集,再逐個要求應對,雖然繁複,但尚算順利:「沒有最周全,只有更周全。有的安全問題我們都會看漏眼」。縱然大部分裝置已經拆走,康文署見市民反應積極,將這作品的展示期延長至11月底。

現時海濱發展方向為「先駁通後優化」,只用簡約設計和「期間限定」設施,慢慢改動調整。二人指這做法在外國較少見,但Tat想可以西九對照,因中段的建築物尚未落成,戲曲中心至藝術公園的海濱至今仍未駁通:「會否先駁通,不用等建築呢?建築物可能花5至10年才建好,海濱(完成)時間短好多,變相這段時間就浪費了。」「期間限定」最先在卑路乍灣海濱長廊試驗,設施高低錯落、可以搬動、定期更換,為遊人提供新鮮感,一改平時公園位置固定和樣式劃一的做法。東區公園的裝置亦然,「香港之光」的15個英文字可獨立分拆,Arnold說:「將來要搬走,也可以每個字放在不同海岸,例如把C放到中環。」目前他們的海濱作品都是互動裝置,讓人自由摸索,「社交圈」是鼓勵人們在疫情中出外透氣的公園家俬,可以調整座椅組合,譬如兩人一組或「最終極的隔離模式」,但結果小朋友最愛玩推火車及瓹窿遊戲。令二人揑一把汗的是,不少小朋友爬到「香港之光」頂部大步跑,「本來的空心設計就是不想全部人爬上頂部。之後我們加了警告牌,雖然作為設計者希望盡量不加,但做藝術裝置的難處就在這裏,我們都好怕有人受傷」。

建築師試驗場 吸引人戶外走

Arnold指他們的理念是「公共藝術不一定要觀賞,可以各自詮釋,建築也不一定只有功能。」兩人同為建築師,而且熱中參加海濱項目比賽:「建築與室內設計可服務的人少一點,海濱就服務好多人。我從小到大見到銅鑼海邊全是車路或地盤,現在可以放上自己的作品。」另一方面,香港不似外國般有眾多讓建築師實現設計的大型比賽,這些公開比賽提供了難得機會,可令年輕建築師增加信心,也從中汲取概念和創意,運用在其他建築上。而由建築師設計藝術裝置有一定優勢,Tat說:「本身在香港做建築,已面對好多條例規管,在限制下做到設計。」他們參賽的效果圖已考慮結構、物料及安全等細節,評審也覺得方案較可行,成品能夠忠於構想。

委員會稱海濱規劃參照了悉尼達令港、新加坡克拉碼頭,以及三藩市和溫哥華等海濱城市。Arnold說起曾到荷蘭工作:「那邊最流行是買啤酒和食物,於河邊席地而坐,都沒有欄,所以我們設計時都有受外國影響,『坐』是好重要的元素。香港不會沒事在街上坐下,但荷蘭到處都有人坐下喝咖啡。」Tat則說港人較喜歡室內和冷氣場所,希望這些海濱設計可吸引他們外出。卜國明認為《保護海港條例》難免為工程帶來掣肘,「但既然這樣保育了維港,就不要只讓市民從高處觀看」。據他經驗,只要設施切合居民喜好,大家便會有歸屬感,懂愛護珍惜。近日中環新海濱3號用地成為最貴地王,當中亦有海濱構想,往後新發展的私人用地如何與公家海濱銜接得暢達無阻,會成為另一課題。

【海濱篇】

文˙ 梁雅婷

{ 圖 } 梁雅婷、受訪者提供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蔡曉彤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