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展打破二元對立 有/無用 世事沒絕對

文章日期:2021年12月03日

【明報專訊】高舉理性和功能至上的現代社會,習慣以「有用/無用」這二元對立的框架去衡量事情好壞,包括藝術和設計。今年 deTour設計展,就開宗明義以「有(冇)用」為主題,帶大家在有用和無用的光譜之間游走,思考何謂有用,何謂無用。

常說藝術是引發問題,而設計是解決問題,假如把兩者相比的話,設計總是站在「有用」或「有形」的一方。然而,在設計過程中,總有不少「無用」和「無形」的時候,譬如最終無被採用的概念和prototype,雖然未能在現實中被使用,但設計過程中的思考和嘗試本身,已是無形之用。

用和想 循環不息

對於策展人、TRILINGUA DESIGN叁語設計的兩名主理人徐壽懿(Chris Tsui)及陳濬人(Adonian Chan)而言,有用和無用,同樣重要,而兩者並不能輕易地定義和切割。Adonian把兩者的關係形容為一個圓:「圓上的一點是有形之用——『用』,另一點是無形之用——『想』。解決人們生活上的問題,是設計其中一個最重要的作用,舉例,假如從沒有設計出紙、筆、電話,我們就不能以這形式做這次訪問,亦正因為有這些有用之物去令生活容易一點,人們才有時間去思考(想)更多抽象的事情。因此,『用』和『想』兩者其實是一個循環不息的圓,而非對立的兩面。」

跨界合作 引發思考

今年展覽,一如既往,分為3個部分:特邀合作、主題展覽和公開招募特選作品。當中主題展覽串連起設計師和不同界別的專業人士,跨界合作,開拓設計的可能,當中涉足的領域意想不到,包括哲學、聲音、運動和心理。Adonian說:「人很容易被約定俗成的認知和習慣當成框架,困住自己思想,同時間,世界轉變得太多,單靠設計師去思考解決方法並不足夠,因此想透過跨界合作刺激更多思考。」

作品之中有不少令人一頭霧水的東西,譬如由好青年荼毒室的李康廷(四哥)及設計師胡卓斌合作設計的「唔知咩咖啡店」,銀白色的格局叫人輕易聯想到市面上的「文青」咖啡店,當中有一道門,似是咖啡室入口,但其實門的旁邊已可直達咖啡枱,門只是不必要的存在。買咖啡之前,要填紙仔,但非填個人資料,而是選擇「口味」:心靈還是物質?知覺還是思想?唯獨沒有nutty或fruity選擇。Adonian 笑言:「很多人會去咖啡店靜靜哋『諗吓嘢』,在這咖啡店就真係需要逼大家去諗嘢。」

最終交到客人手上的,甚至不是咖啡,而是Kombucha(康普茶)。「咖啡店」的設計和操作均打破人們對於咖啡店的既定想像,令人去想,到底人們飲咖啡的行為與設計有什麼關係?咖啡店是否只得一個樣?

另一件作品T–11則取便利店的概念,設計出一所「字形便利店」,由鑽研字體的香港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張星恒、文字設計師譚智恒與平面設計師麥綮桁合作而成,「店」內陳列了不同「商品」,都是日常生活常見的罐頭、書刊、路牌等,然而每件物品以不同字形呈現,有些只有細微分野,有些卻是有天淵之別,配合場內的提問,引出字形如何影響人們對日常生活中萬事萬物的理解。設計團隊希望透過展覽收集大眾對不同字形的意見,作為日後研究以至研發字形之用。Adonian和Chris強調,設計展不應止於展覽期間,更理想是作品的生命得以延續。

Chris說:「在一個設計展覽當中,讓觀眾產生confusion,或引起疑問是重要的,假如所有作品一眼便明,難以有進一步的思考和學習……現時有一些設計師的方向不再集中於解決即時的問題,而是提出建議或提問。如四哥和胡卓斌在早前的設計對談中所言,設計就像一扇窗,讓人望見另一種世界觀,繼而充實大家原有的世界觀,交融出新的想法。一件事物有/無用也會隨時間而轉變,有些設計在此時此刻未必有用,但說不定將來某一刻會變得有用。」

● deTour 2021 設計節

日期︰即日至12 月 12 日

時間︰上午11:00至晚上8:00

地點︰香港中環鴨巴甸街35號 PMQ元創方

文:何桂嬋

編輯:歐陽德智

美術:謝偉豪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