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這個以快樂設計(delightful design)為題的展覽開展了兩星期,身兼設計師和策展人的利志榮最常被問到:展品與快樂有何關係?近40件展品中,最對題是印有笑臉的單車手套,讓切線車手向其他道路使用者揮手示意時,也能釋出善意。利志榮說自己並不以哈哈笑代表快樂的直觀方式策展:「我跟朋友們解釋了好多遍,整個展覽不僅是表面、單一、情感的快樂,也探索與生命意義間的關係。」
第一展區 由搓手開始
第一個展區圍繞感官,最為賞心悅目,數串泛着金秋色調的塑膠葉片,迎接從白簾透進來的陽光,影子又同時印到白簾上。還有男女在西多士糖漿上暢泳的卡通海報、按鍵便會手舞足蹈的冬甩、忌廉筒和布丁。Dew Drop是神秘的綠盒子和地墊,讓觀眾不期然跪坐下來,伸出雙手,接住帶泥土氣味的搓手液,將防疫消毒變成虔敬儀式,象徵從大自然獲得療癒。利志榮解釋每個展區都有這樣的互動裝置,而Dew Drop是BeCandle特意為參展而設計的。「這間房的感受最直接,可帶來愉悅感覺,相對輕鬆。」他以心理學家Martin Seligman提出的「PERMA」幸福元素(正向情緒、投入感、人際關係、人生意義和成就感)為策展框架,把藥水膠布、網站、雜誌、食材、店舖,甚至海洋垃圾清理都囊括其中,朋友好奇他如何蒐集這麼多例子,他解說:「只是大家沒留意這些事物的最終目的是令人快樂。今次展覽的分類很不同,對我來說是另一個拼合設計意義的方法。」
「小確幸」設計 細節見用心
在「意識形態」展區中,有來自環保百貨店Slowood的去皮綠豆和大豆,旁邊放了電子秤和紙袋等器具。利志榮說最初沒太留意這家店:「我知它是裸買的,原本覺得是個好看美觀的品牌、環保公司。」了解過後,才知道Slowood講求的是購買意識(conscious buying),在購物前已清楚自己需要什麼,在家中準備合適容器再外出,而非平時走到超市那般即興購買(impulse buying)。這樣既省去過多的包裝,也減少添置不必要的物品,「這個是與對方傾談後得知的角度,我們就向公眾帶出這點」。參加導賞團的公眾可在此體驗裸買流程,不妨預先準備容器,把豆帶回家。
主辦方是香港設計中心「設計光譜」,故過半展品來自香港,但還是不得不提那些見微知著的日本設計,他們的「小確幸」風格鮮明。「消失的月曆」用線縫上數字,留低線頭,用家可逐日拉出繡線,看着日子褪色,剩下針線孔,真確地看見時間流逝。「真正間尺」驟眼看不明所以,原來間尺平時刻度都存在0.1至0.2毫米的誤差,這把間尺不用直線標示毫米距離,改用長條為刻度,方便設計師及工程師等專業人士。「好像(產品設計師)深澤直人般,沒有刻意學習任何概念,小確幸是個思維,透過細緻觀察生活細節,然後改變它,令人使用時覺得方便了,就改善了生活。」展櫃中有疊白紙,不小心便會錯過左上角的展品:設計師只將平時的長尾夾改成直角三角形,揭頁時便流暢不少。利志榮本來對小確幸不太受落,印象是村上春樹,或站在街角樹蔭下就覺開心的心態,「好微小,好像人生的意義不夠大」。但逐漸覺得這態度會令人更珍惜身邊的美好事物,正面地感受世界,滋養正向情感,「可能都是一件好事,小確幸都可取」。
觸感聽覺互動系統 閉上眼「看」展覽
策劃展覽之初,利志榮最想從關懷社會的項目着手,「講社會,不能太輕太正面;但因為始終是設計展,又不能太難看,想大家感受到那力量」。他透露有個項目雖意義深刻,但畫面太慘,團隊最後唯有捨棄。現在觀眾可以看到荷蘭海洋清潔團隊Ocean Cleanup的影片和簡介,看他們怎樣用U型圍網,在茫茫大海收集大量塑膠垃圾,畫面難言快樂,甚至是「不安真相」(uncomfortable truth),「好多時是社會需要做,但不想見到或正視,不安可令到大家反思和正視這個問題」。
香港Beyond Vision International為視障人士設計了觸感聽覺互動系統,讓觀眾嘗試閉眼「觀賞」凱斯‧哈林、馬蒂斯和蒙特里安等人筆下色彩紛呈的作品。利志榮翻揭機構與香港藝術館製作的觸感導賞書,解釋他們怎樣運用紙張設計和剪裁,讓視障人士認識中國書畫的題材和透視法。像高劍父的一幅畫像花又像枝條,利志榮看到加上浮凸線條及幾何圖案的導賞書版本後,才知道是烏賊!「我們都看不明白(這幅畫),給視障人士看的書,對我們來說其實更易看懂。」當中對成見及個體差異的反思,與提倡多元包容、共融社會的美國項目Love Has No Labels相通,他們把巨型X光機搬到街頭,透過X射線的照射,消弭了不同種族、宗教、性取向、年齡和缺陷的差異,人們在屏幕上只是相互擁抱的兩副骨頭。
原以為在這裏會有很多撥開疫情陰霾的設計,但當中只見到傳遞防疫知識的網站PANDAID,由日本NOSIGNER發起、逾300個不同專業的義工參與,共有6種語言。利志榮解釋展品不僅想回應疫症,「無論什麼時候,設計都是恰當的方式,是令生活正面樂觀的能量。想大家面對人生的不同困難時,用另一角度思考」。
探索藝術與設計 抽象意念引思考
部分展品不大符合設計定義,例如植物豬肉產品,或是廢棄印刷電路板(PCB)循環再造的電話模型,較像在介紹新發明或技術。張煒詩的白瓷作品《連繫》,用線穿起相對的瓷片,探索關係和平衡,到底算是藝術品抑或設計品?功能向來是這二者的重要分野,利志榮平時也以此判別:「大部分設計都具實際功能及與生活相關,處理日常需要,多為物件或程序。但近年開始模糊,(去想設計)是要達至我們使用的功能或情感的功能?」在他看來,藝術的抽象意念也有其功能,旨在提示大家思考,而設計則不僅有提示角色,可以被運用出來。這次展覽以主題為先,沒刻意區分,但讓二者對話:Linkage下面正是笑臉單車手套,代表由理論到實際生活,看如何緩解道路使用者間的緊張或衝突。
快樂分享會 與哲學對談
以往大抵沒人深究設計是否令人快樂,因它的任務是製造令生活方便的物件,改善生活質素,快樂便隨之而來。「現在社會已經(有)好多物資,我們需要什麼呢?我估計是心靈需要,設計也要改變。」展覽中有不少「治癒系」作品,如幫助靜觀練習的應用程式,觀眾可即場坐下來觀察自己,或體現「半杯水道理」的玻璃杯,它們均不直接帶來快樂,而是改變人的觀點或看法。他指近年設計界由着重風格、概念,轉為講求同理心、協同設計:「以前可能商業項目比社會項目重要,現在後者的比例相對高,變了主流。」他邀好青年荼毒室在1月參與「快樂分享會」,對方也說這種設計與哲學間的對話並不常有。
整個鼓勵觀眾感受、思考,結尾不例外。當大家都被繽紛的藝術裝置「山野漫瀾」吸引過去時,別忘了同場的坪洲雜誌《ISLANDERS島民》,記載了居民由下而上自發的設計故事,創辦人更希望把島民的生活方式分享到市區,特意帶來3隻坪洲香蕉,讓人取走,並放下一樣認為別人會需要的東西。暫時所見,已換到一袋生命麵包和一罐茶葉,怎麼都是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