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港府近年強調,要把創新科技引入劇場,並將東九文化中心定位為藝術與先進科技融合場地。然而要發展劇場科技,除了將科技融入創作之外,還包括場地設備的與時並進,以及政策上如何推動藝團發展這個方向。尤其是本地藝團差不多完全倚賴公帑支持,如何在資金或技術上協助藝團,實在與場地設施同樣重要。在這兩年的疫情期間,一些香港藝團便作出了值得借鏡的嘗試。
要發展劇場科技,須視乎藝團作新嘗試的決心、視野——和誘因。記得當年電影商在香港放映NT Live(「英國國家劇院現場」,英國國家劇院將舞台劇製作在英國及海外的電影院和劇場直播/重播),曾有人興致勃勃地討論本地劇場會否跟隨。但多年過去,除了個別藝團有部署外,多為零散的放映,現場演出電影未成氣候。由於香港現場演出觀眾不多,政府又主要資助製作演出,加上場地及藝團相關技術限制,未能讓藝團看到發展前景,自然沒有探索動力,沒有開始就更不可能有發展。
疫情反成推動力 藝團聚焦線上
想不到癱瘓全球的疫情,卻成為藝團開始嘗試現場線上直播、錄播或於戲院放映的誘因。這兩年香港表演場地多次關閉,迫使以現場演出為主的藝團變陣。然而在「捱打」及資源限制下,多數只能以被動的應變態度處之,能積極面對的例子不多。其中較能展現發掘長遠新方向的決心及視野的藝團,是香港小交響樂團。樂團這兩年來的努力可以佐證,藝團要多線發展不能一蹴而就,但也並非不可能。
回看由MOViE MOViE主辦的「Life is Art盛夏藝術祭」(LIA),2020年因戲院關閉被迫停辦,2021年復辦時即與香港小交響樂團合作,是藝術祭首次邀請藝團參與策劃。LIA大部分的音樂節目為香港小交響樂團策劃,包括5部因疫情而催生,由樂團演出的音樂會及現場演奏電影。這證明了商業影院與本地藝術機構長期合作的可能——該院線於2020年起開始放映香港小交響樂團製作的現場演出電影,而樂團也積極地為疫下的生態轉變而應對部署。
音樂結合錄像 非正式場地可演出
兩年前的疫情初期,很多藝團均嘗試製作一些節目在網上放映,香港小交響樂團也不例外,但並非純粹維持曝光率或填補現場演出的空間。樂團製作的網上節目,包括邀請作曲家伍卓賢重編其2017年由樂團委約創作的作品FLY,除了樂團樂師外,還邀請了海外音樂家及本地錄像藝術家合作,將不同的自拍片段合製成一齣水準甚高的音樂短片;同時也突破演出場地關閉的限制,在非正式演出場地如深水埗旅舍Wontonmeen,錄製音樂演出短片並網上放映。
2020年6月,場館首次重開予藝團入場排練,樂團趁此拍攝第一齣音樂會電影Back On Stage(BOS)。最初在網上及數碼電視平台播放;其後加上FLY網上版,與MOViE MOViE/百老匯院線合作,帶到商業電影院放映。由此開展了拍攝現場演出電影之路。
BOS是樂團首個電影製作嘗試,由於只有弦樂組演出,攝影機的數量也較少,亦無用上4K拍攝。不過在選曲及其後安排在電影院放映時的處理,都看到樂團用上不少心思,票房及迴響也相當不俗。
2020年中至2021年初,香港場館開開關關,而樂團在現場演出以外,並未停止籌劃拍攝現場演奏的電影,在LIA首映的Back On Stage III:DESTINY,以及All-Star Tiny Galaxy@Wontonmeen及Vive la Musique!均獲好評。電影用上4K畫質,並且運用多部攝影機拍攝,鏡頭角度更多元。而且除音樂會外,也加進了不少片段,如疫情期間的香港、訪港音樂家原居地的情况,以及音樂會外音樂家的交流,令內容更見豐富,音樂家個人更見立體,也讓觀眾對製作背後的心思有更多了解。而LIA結束後,這3套電影仍有上映。
一個以現場演奏為主的樂團,以往的音樂會錄影只為記錄之用,卻在短短一年多,由現場電影初哥到製作出有一定水平、內容及心思的電影,相當不容易。樂團行政總裁楊惠曾於講座及訪問中直言,這次的學習曲線「很斜 」——樂團人員要在短期內掌握全新的知識——但似乎並沒有動搖樂團新發展的決心,她總結經驗時也提到,將以現場音樂會及音樂會電影雙線發展。
現場演出電影攝製 雙線發展新出路
的確,香港地方細小,交通便利,像NT Live般同步直播的需求不大,音樂會電影亦不能代替現場觀賞音樂會的經驗,但它實在也為觀眾提供了不同的角度去欣賞音樂。藝團能夠雙線發展,對推廣音樂有一定效用,尤其能與商業院線長期合作的話,甚至可以走出香港,BOS系列首兩部電影去年便於高雄上演。香港小交響樂團表現出有前瞻的視野,運用自己的資源,加上突破困難、向前發展的意志,證明過程不容易但並非不可能。
政府應考慮在科技或資源上提供更多的協助和鼓勵,讓有興趣的藝團作不同的嘗試,而不是只在硬件上花心思。執筆時疫情又再反覆,生活或劇場回復常態似乎仍遙遙無期。以香港精神收結好像有點老套,但突破困難的意志,不也是過去香港賴以成功的基石嗎?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