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自中央在《十四五規劃》中給香港「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這個新定位,不少官員及論者紛紛演繹此定位的意義,並認為香港應大力支持文藝發展;而政府亦順勢提出增設文化體育及旅遊局,財政預算案亦談及全新的「香港演藝博覽會」等項目。本報訪問立法會議員霍啟剛,了解他如何演繹香港定位,他認為香港對外要吸引國際人才,對內要重組政府架構及資源。
霍啟剛是本屆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的立法會議員,肩負監察政府、收集業界及民間意見的責任,對政策有影響力;同時很多立法會議員包括霍啟剛在內,身兼全國政協委員,因此特別要留意他們如何看待中央給出的新定位。
訪問之初,霍啟剛指香港需檢討20多年都沒變的文化政策,「直接點說,中央都畀咗條『單』我們,就是說你有新定位,香港未來定位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亦都是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我認為這兩件事是幾相似的」。知識產權及授權制度是內地及韓國熱門議題,但本次訪問重點討論前者,希望新一屆政府上任、增設文化體育及旅遊局(下稱文化局)前探討︰「第一,香港未來文化界如何規劃、鋪排,才做到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第二,如何利用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幫助本地藝團,走一條新道路。」訪問中霍啟剛亦十數次提到「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推廣本地藝團節目到外地
訪問由藝文發展的國際層面討論到本地層面。上任後,霍啟剛曾在多個媒體訪問中提及參考韓國文化立國的經驗,是次舉韓國文化產業振興院為例,他認為相比起來,香港「有少少守株待兔」,被動等待外國團體交流或獲藝術節及機構賞識。他說︰「我們沒有一個機構或資源主動幫你推銷節目,旅發局不做,民政局下更加沒有部門去做,香港經濟貿易辦事處(經貿辦)一些有心的主任,就會幫我們推廣文化,但是大部分很可惜是沒有的,亦沒有資源去做。」
韓國文化產業振興院在多地設辦事處,官網上列明其中一項工作是支援文化機構的海外營銷,提供進軍國際市場、構建全球合作網絡的機會。而香港的經貿辦主要推廣商業上的投資及貿易。霍啟剛希望未來文化局設立對外部門,並有類似文化參贊一樣負責安排文化交流的外交人員,「職位叫文化推廣主任也好,給他一年預算,每年必須找多少藝團去外國,去內地,去做多少場表演,或者如何推廣,也做電影推廣。很多事可做,起碼是中外文化藝術交流的好開始」。
要做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到底香港有什麼優勢是內地其他城市必先來香港交流,再往世界各地發展?霍啟剛認為是國際化人才。他十分留意本地的表演藝術團體,並以香港芭蕾舞團藝術總監衛承天為例。衛承天是國際著名編舞家,霍啟剛覺得他來到香港芭蕾舞團已經能夠吸引更多人留意香港的芭蕾舞,現時舞團有超過50個來自世界各地如美國、東歐、日本、內地等的表演者。他相信香港文化中西合璧,外國人來生活較方便。
吸引國際人才與本地人才合作
以霍啟剛的理解,國際人才與本地人才合作,得出來的作品便是中外文化藝術交流的成果。在香港芭蕾舞團的《羅密歐+茱麗葉》,將西方劇本改裝成香港故事,羅密歐與茱麗葉兩個角色出身自香港的名門望族,霍啟剛欣賞表演融入昔日中國大陸及香港的元素,相信因為團隊找到劇場導演甄拔濤合作,表演可見本地藝術家的創意。而據他所知,表演獲邀往紐約演出。
霍啟剛說︰「同一道理,內地很多劇目是可以直接走出去,上海團體亦會去外國表演;內地節目都可以來香港,同本地合作,將他們傳統的東西,加入外國或本地因素並更好地走出世界,更好地說故事。所以其實這個我覺得絕對是香港的優勢、人才的優勢,我覺得中央就是看到香港有這些人才。」還有社會資源及經驗,他提到不少國際組織都有香港人擔任執委等要務,「因為英文能力等,我們在國際場合可以與外國人交流得更好,這些人脈關係都是要多年打拼得來,所以現在我們有這個優勢」。
要做到內地的節目透過香港走出世界,香港和內地的交流需更加緊密,而且不局限於專業藝團,霍啟剛認為市民文化交流亦重要,不同省市亦有不同文化,「現實上,北京不是匯聚了所有中國文化的地方,四川有四川的曲目,崑劇又和京劇不同,就算天津和北京文化底蘊也不同,所以如何利用香港,他們很多都願意來香港交流,中央亦很支持各省市人民與香港交流,香港是否可以做一個melting pot(大熔爐)呢?」但現時不少企業高層離港,他是否擔心藝文界國際人才流失?霍啟剛相信「香港有個優勢,就是市場大,不是只講香港,是整個大灣區,整個中國,所以這方面我不是太擔心。」
走資助模式?自負盈虧模式?
要吸引人才及文化交流,當然要振興本地文化產業。對內,霍啟剛認為要視產業為增值鏈,文化藝術要在經濟份額上有增加。政府主導的文化局是重中之重。「其實這個不止是文化界,我們都看見政府走出來說,喂,不是三權分立的,我們是行政主導的社會,行政主導的政府,我們是否應該檢視過往的心態,即大市場小政府的角色……以往都是大家去主動,政府只是分配資源的一個角色。」他之前亦多次批評政府沿用康文署視文化為娛樂,只是城市配套概念;而民政局與商經局資助模式南轅北轍,商經局想藝團自負盈虧,民政局認定藝團無法賺錢,只靠政府資助。
設立文化局時便要決定對藝團是資助模式,還是鼓勵商業化的模式,是否每個藝團情况不同,霍啟剛說︰「所以這不如特首所講的簡單,我在這個局抽3項出來,在那個局再抽3項加上旅遊,拼埋一齊就成為新局。」霍啟剛提出資助要有階梯,而疫情是檢討的好時機。他舉出數字,每年文化界預算是50多億,但實際上分配不均,九個主要藝團(九大)有4億,藝發局資助300團體但只有1億多,並問︰「九大是否禁忌不可以有十大呢?」
九大分別是香港管弦樂團、香港中樂團、香港舞蹈團、香港話劇團、香港小交響樂團、香港芭蕾舞團、城市當代舞蹈團、中英劇團及進念‧二十面體。這些團體由2007年開始獲選為主要團體並受民政局資助至今,此政策受不少批評。因為霍啟剛亦是藝發局委員,指委員反映資助沒有「上落車機制」。藝發局的年度資助計劃,設有3年資助期,在現行機制對中小型藝團來說已是很好和很長時間的資助,這個計劃與九大資助之間沒有晉升階梯,藝團又沒有九大的知名度獲商業贊助。霍啟剛重申,要做到中央給香港的新定位,資助機制小修小補作用不大,要由大方向思考,如藝團怎樣做到產業化,自負盈虧,擺脫依賴資助的模式。
倡公私營合作 籲政府多與業界溝通
霍啟剛亦提到可引入商業及社會資源,做到公私營合作(private public partnership)。例如內地盛行私人博物館,香港亦有不少藏家,可改善公眾娛樂場所牌照機制鼓勵他們辦私人博物館。政府在批地予發展商興建住宅與商場時,可要求他們興建文娛設施,他特別提到劇團常用但本港少有的黑盒劇場,把文化帶入社區。他亦認為要增設大的藝術品牌節目,訪問在預算案前做,他已提到預算案撥款4200萬元籌辦的「香港演藝博覽會」,希望未來大型博覽會及節目有更多大灣區元素,例如可安排主場館在香港,分會場在大灣區其他城市;並認為政府支持現存的香港藝術節及國際電影節等節目甚為重要。
有新文化局,就有新KPI(關鍵績效指標),以往民政局的KPI在前日頒布的預算案中亦可見,主要是受資助的藝團及藝術家數目、活動數量、入場人數等。但文化局的KPI要變,他認為可以最底層是拓展觀眾群,培養市民文化質素,有更多人投身美學教育;中層是藝團在大灣區的機會;上層是透過文化節目吸引國際遊客,並爭取國際獎項,霍啟剛說︰「你要做中外文化藝術交流嘛,意思就是你要在國際上威水……我給你資源,是否可以爭取更多殊榮?」
各種新的大企劃,他說「文化局應該揸番住」。是否會整合一切資助計劃,包括藝發局?「這個就應該是的了,我不知道,是特首說的,民政局下的文化事務會轉入去。」資源集中在文化局身上,是否太過單一?他期許屆時可突破藝發局的局限,多管齊下協調資源支持更多藝團,呼籲政府多與業界溝通。最後問到自由與創意作為香港優勢,會否受《港區國安法》影響,他認為《基本法》保障了創作自由及出版自由,暫未有節目受影響,亦不評論羊村個案,希望業界不要刻意挑戰國安法,將來政府或文化局可與業界溝通如何避免「誤墮法網」。
文:胡筱雯
編輯:蔡曉彤
facebook @明報副刊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