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早陣子,由於九葉詩人鄭敏去世,我閱讀了她的詩,再往上追本溯源,重讀她在西南聯大的老師馮至的詩,以及《論歌德》中的文章。又由於要更深刻了解歌德,我找到法國哲學家皮埃爾阿多(Pierre Hadot)的力作《別忘記生活:歌德與精神修煉的傳統》(N'oublie pas de vivre. Goethe et la tradition des exercices spirituels)。這本書的一些想法,已見於八九十年代時阿多所寫的論文,包括1995年面世的論文集Philosophy as a Way of Life: Spiritual Exercises from Socrates to Foucault,阿多對歌德的作品探索不斷,2008年,《別忘記生活》一書出版,這是阿多晚年最後的著作之一,2015年中譯本推出,可惜未見有英譯本面世。
阿多曾與雅妮.卡爾利埃(Jeannie Carlier)、阿爾諾.大衛森(Arnold I. Davidson)對談,對話錄英譯本The Present Alone is Our Happiness在2009年出版,如要了解阿多的生平,此書不可錯過。
阿多生平與閱讀歌德
阿多1922年2月21日生於巴黎,很快父母就帶他返回蘭斯(Reims)居住,阿多的母親十分虔誠,而阿多自小接受天主教宗教教育,1944年接受神職授任禮,成為神父,但由於當時天主教會的保守傾向,阿多在1952年放棄了神職,成為學者,專研羅馬修辭學家馬里烏斯.維克托里紐斯(Marius Victorinus)。
1964年,阿多成為法國高等研究應用學院宗教科學院組的研究主任,主力於古希臘古羅馬時代的神學與神秘主義研究。阿多得傅柯(Michel Foucault)率先提議,1982年,入選法蘭西學院教授,其間的研究論題有:哲學作為生活的方式、古代人對自然的態度、普羅提諾(Plotinus)的神秘主義、馬可.奧理略(Marcus Aurelius)的斯多葛主義(Stoicism)。1991年起阿多任榮譽教授,阿多在2010年4月24日逝世。
阿多在對話錄中,提到在1968年開始對歌德感興趣,他不斷重讀《親和力》(Elective Affinities)、《威廉.邁斯特》(Wilhelm Meisters)、《浮士德》(Faust),又說「我在其中發現了伊壁鳩魯主義和斯多葛主義關於『當下瞬間的價值』的觀念。歌德的作品是取之不盡的」。到2008年,《別忘記生活》一書終於出版了,這本書是阿多數十年閱讀歌德的沉澱和總結,書不厚,但視野十分廣大,教人嘆為觀止。
歌德與精神修煉的傳統
《別忘記生活》的副題是「歌德與精神修煉的傳統」,在對話錄中,阿多將精神修煉定義為「自願的、個人的實踐,旨在帶來個人的轉變、自我的轉變」。阿多指出精神修煉有悠久的傳統,在《別忘記生活》裏,阿多進一步指出:「關於智能或者想像或者意願的行動,其特徵就是它們的目的性:正是依靠這些目的性,個體才得以努力改變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從而改變自身。修煉並非是獲得信息,而是自我養成。」
歌德的精神修煉,重點在專注於當下時刻,密切體驗存在的每一瞬間,不為過去與將來所惑。
《別忘記生活》只有四章,阿多往往從觀念傳統的大角度,仔細梳理論題概念,而歌德就是這些古代哲學觀念傳統的吸納者、繼承人,發揚光大,繼而影響後人。《別忘記生活》第一章「現在乃吾獨愛之女神」,就從《浮士德》第二部的海倫娜(Helena,即海倫)悲劇,開宗明義說歌德對當下時刻的思考和相關寫作。第二章「俯視的目光與宇宙遨遊」,就是關於古代哲學家以至歌德,俯視的目光的哲學意義。第三章詳細閱讀歌德1817年寫成的組詩《原辭》(Primal Words. Orphic,又譯《太古之言。俄耳甫斯的》),最後一章「對生命和世界說是」,就主要分析歌德與尼采思想的共通。
關注當下時刻
《別忘記生活》由《浮士德》第二部第三幕的海倫娜悲劇出發,這是《浮士德》重要的一幕,歌德縱橫古今,浮士德與海倫娜結婚,「浮士德遇見海倫娜在她的希臘本土,海倫娜遇見浮士德在浮士德的時代,這意味着希臘的古典精神與現代的浪漫精神的結合」(馮至《論歌德》)。
以下是海倫娜和浮士德的對答,三度押韻諧協,代表古典之美進入現代世界,以下是馮至譯筆:
海倫娜:告訴我,我怎能也說得這麼好聽?
浮士德:這很容易,那必須是出自心聲。
誰的胸懷裏若是充滿了渴望,
他就環視周圍問——
海倫娜:誰和我同享?
浮士德:於是那精神不前瞻也不後顧,
只有當前——
海倫娜:是我們的幸福。
阿多對於這一段別留心神,他了解「與海倫娜的相遇是與美的相遇,與自然的相遇,也是與古代智慧和古代生活藝術的相遇」。
歌德傾向與古代相遇結合,是有感而發。晚年歌德面對德國浪漫派興盛之時,懷舊大行其道,浪漫派感懷過去,感懷未來,感懷遠方的人,感懷另一個世界、另一種生活,逃逸當下。歌德反其道而行,注目當前,從當下時刻尋覓理想,建基於當下價值的意識,生活重拾尊嚴和高貴。
阿多將視野通向古代,伊壁鳩魯主義和斯多葛主義固然有分歧,但不約而同都指出幸福僅存於現在,關注當下時刻,或是為了愉悅,或是為了義務。阿多認為歌德在關於當下這一點,既像伊壁鳩魯主義者,又像斯多葛主義者。歌德的六行詩《生活常規》(The Rule of Life)就有簡單直接的表達,以下是綠原譯筆:
如果想過美好的人生,
一定別為過去操心,
更別為無端傷腦筋;
一定要永遠享受當今,
特別不要樹立怨敵,
並把未來交付上帝。
享受當今是伊壁鳩魯主義的,但詩中又有斯多葛主義或基督教的思想:接受命運的意志,把未來交付上帝。這不是單一的例子,歌德關注當下時刻,也見於名作《馬里恩巴德哀歌》(Marienbad Elegy),詩中有對瞬間的關注,存在於此,活在當下。以下也是綠原譯筆:
時時刻刻
我們感到生活過得美好;
昨日種種我們都不記得,
明日一切我們也不知道;
如果我對黃昏有所顧忌,
日落時總會有點什麼令我欣喜。
要像我一樣,看吧,明理而歡悅,
注意一瞬間!不可延挨!
快去迎接它,友好而活躍,
在行動中為了樂,為了愛;
到哪兒都永遠保持天真,
這樣你便是一切,你便不可戰勝。
在愛克曼(Johann Eckermann)輯錄的《歌德談話錄》(Conversations with Goethe),也有同樣的看法,歌德曾說:「我只勸你堅持不懈,牢牢地抓住現實生活。每一種情况,乃至每一頃刻,都有無限的價值,都是整個永恆世界的代表。」(1823年11月3日;朱光潛譯)
關注當下時刻,不為過去的失敗,以至對未來的害怕所佔據,是《別忘記生活》一書的重點,阿多強調,「專注於當下時刻時,意識不但不會收縮,反而會提升到一個更高的視點,人們由此可以透過當下看到過去與未來,而且這種意識會向存在的無限和永恆開放」。這正是整本書的中心要旨。
俯視的目光與希望的力量
《別忘記生活》的第二章和第三章,在此只能夠簡單概述,第二章「俯視的目光與宇宙遨遊」,指出古代哲學家以俯視為想像的練習,人從更高的視點看萬物,思想在宇宙中飛行。這一傳統經過中世紀,再來到歌德。歌德的作品中,山峰象徵與過去決裂,帶來新的展望,甚至宇宙體驗,《致御者克洛諾斯》(To Coachman Chronos;克洛諾斯為時間之神)第三節就有山峰意象,為生命帶來啓示(這首詩第三節令人想到Caspar David Friedrich的名畫Wanderer above the Sea of Fog),以下是綠原譯筆:
環顧人生,眼界
遼闊,高超而壯麗,
從這山到那山
飄蕩着永恆的精靈,
預感到永恆的生命。
歌德俯視的目光,有悠長的傳統,而歌德又帶來個人的創見。俯視的目光也是精神修煉,面對世界、宇宙、生命而綻放。
《別忘記生活》第三章細讀歌德的組詩《原辭》,全組詩五首,以俄耳甫斯教(Orphism)及五個神靈為題,五節分別探索宿命、偶然、愛、必然、希望,《原辭》牽涉太多神話及文化背景,在此只好從略,而重點是詩末希望的力量引領上升,阿多指出,「希望內在於生命和行動。懷有希望,就是活着,就是積極行動」。阿多以《浮士德》第二部中,浮士德臨終之言,為第三章作結(用錢春綺譯本),從中看到浮士德的希望,爭取幸福的行動,這個最高的瞬間與永恆結合為一體:
我願看到這樣的人群,
在自由的土地上跟自由的人民結鄰!
那時,讓我對那一瞬間開口:
停一停吧,你真美麗!
我的塵世生涯的痕迹就能夠
永世永劫不會消逝——
我抱着這種高度幸福的預感,
現在享受這個最高的瞬間。
贊同生命和找回自我
《別忘記生活》最後一章「對生命和世界說是」,就主要分析歌德與尼采思想的共通點。歌德贊同生活,點出了存在於此的快樂,而更大的快樂是從存在及生命本身體驗得到的,這就是存在的感覺。歌德的想法並不單一,他贊同生命的變化和創造,存在也要接受改變和死亡。歌德的詩作《個體與全體》(One and All,又譯《一與一切》),就先有對消逝的願望,阿多的理解是個體超越了個體性,迷失於全體,同時在更高的狀態中重新找回自我,因此,自我完全放棄就是享樂,以下是《個體與全體》第一節和第三節,用錢春綺譯本:
為了置身於無限之中,
個體情願消逝無蹤,
一切厭煩就此解脫;
熱烈的願望,粗暴的意圖,
繁重的要求,嚴格的義務,
完全放棄就是享樂。
[……]
為了改造被創造者,
免使陷於凝固狀態,
展開永葆生氣的活動。
前所未有者,如今將出世,
面向皎日和絢爛的大地;
任何靜止都在所不容。
歌德贊同生活的想法,影響了尼采,他們贊同生存,也連帶重視美學與藝術。在歌德而言,藝術的使命是要將人提升。至於尼采,藝術是對存在的接受、祝福和讚美。甚至,詩人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e)也有歌頌存在的詩章。
書題「別忘記生活」是來自歌德的名言,「別忘記生活」(Memento vivere)正是歌德針對「勿忘死亡」(Memento mori)提出來的。「別忘記生活」就是熱愛生活,並透過行動創造,保持積極的狀態。別忘記生活意味着生活中有任務和義務,也意味着享受生活,最終意味着《個體與全體》第三節中提到的「永葆生氣的活動」,保持生活中活動的快樂。
置身其中的勇氣
《別忘記生活》從歌德作品帶出精神修煉的傳統,上承伊壁鳩魯主義和斯多葛主義,其中包括了關注當下時刻、贊同生活、重新找回自我,重視俯視目光所帶來的思想飛行,以至希望的力量引領上升,其中的論調十分積極,但也令我想到生活真的可以經過精神修煉,達到如此理想的境界嗎?
阿多對談錄The Present Alone is Our Happiness的結尾,也提到生活的負面,阿多說:「但對於數十億受苦受難的人來說,存在於世界上,真的不能說是美好的。叔本華說,這些事物是美麗的,但置身其中是完全不同的事。哲學的生活在於有意識地承擔置身其中這個事實的勇氣。」阿多又說:「說到底,世界或許是美好的,也往往是殘酷的,但世界尤其是神秘莫測的。讚歎也會變成驚訝、驚愕,甚至是恐懼。」整個對談錄以這句話作結:「一個人必須有勇氣,面對無法言說的存在之謎。」
精神修煉的用意,正是個人自我轉化,為了生活中的困苦做準備,能夠有勇氣去承受命運、疾病、貧窮和流亡的打擊。精神修煉是關注當下時刻,贊同生活,但也是面對將來偶然的命運、存在的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