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與上集「油旺」一小時生活圈主角留戀住在城市中心剛好相反,今次主角Candice的家在香港邊陲的粉嶺馬尾下嶺皮村,她說看到深井一集的主角那麼愛在家看日落,很有共鳴,不過她無意平反說「嶺皮村不是想像中偏遠」,反而另有一種角度。我們清晨與她一起出發跨區上班,在車上,她談日常生活,也談政府大灑千億的「北部都會區」大計,在她眼中會演變出怎樣的未來。
導賞員Candice
我的母親家族是嶺皮村的原居民,我從小就住村屋,朋友圈子也是北區人較多,跨區工作是多數,同區上班反而是異類,這次就跟我出門返工吧!
【一小時我去到……】
Candice在九龍灣上班,每天坐早晨的巴士特別班次,車程約一小時,就能直達公司。她出門一般需步行出村到沙頭角公路,路程在15分鐘內,除了出九龍的巴士,她在該處亦可乘小巴、巴士「駁腳」到上水、粉嶺。即使約人在上水見面,她都會提早一小時出門口,最遠試過在機場維修區上班,轉車再轉車需2.5小時。為方便出行,她考了車牌,假日會駕車到聯和墟、石湖墟逛逛,半小時就能到。
【我的生活圈】
樂於跨區上班 返工休息有界線
以為Candice會為老遠跨區上班而叫苦,她卻樂於每天生活可分開「返工mode」與「休息mode」。清晨7:30,她剛起牀15分鐘就出門,因疫情關係人流少了,可坐遲一班巴士,「之前吐露港會塞車,大老山隧道又會塞車,出到彩虹也會塞,所以時間要預鬆動些。最長試過坐兩小時車,因為大埔、粉嶺、上水出九龍的主要公路就是吐露港公路,有什麼交通意外,就幾區人都塞車」。
每天她走15分鐘出沙頭角公路坐車,沿路鳥聲相送,「住這邊好多時會聽到大自然的聲音,慣了也很喜歡」,她指指上方,「像看這些小鳥聯群結隊在電線杆玩」。
晨早巴士空盪盪,這是一條新路線,車身印上「恭送皇后出城」,「皇后山邨(去年底)落成後,開了好多條線,有去旺角、大角嘴,也有去中環,都方便。近年龍山隧道落成之後,我們這邊,即馬尾下、沙頭角的居民,出九龍就方便很多,如之前去旺角要出去粉嶺火車站坐火車,或在粉嶺華明邨坐巴士出去,現在行出村口就有巴士去到」。這巴士路途上她最喜歡穿出隧道一刻,「會覺得好快趣,由一個比較鄉郊的地方出到市區公路,對我來說,一小時的生活圈就是每天穿梭(城鄉)兩個地方之間」。
如何想像有人住在你上班的地方,即觀塘、九龍灣?「我會覺得生活都圍繞着商業區,沒了自己可休息的空間,夜晚仍有好多人,城市很熱鬧。」她問:「在裏面如何度過夜晚?我的模式是返工就在市區,夜晚或放假休息時,就要去整個社區都進入夜晚模式的地方。街燈亮起,你會見到天黑;不會有廣告牌五光十色的燈光,能望到天空,見到月亮星星。10時左右,我們那邊的人已差不多睡了。」
北都方便 「但是否北區人想見?」
初聽政府推出「北部都會區」的計劃,她說「感覺是正面的」,「一直以來的感覺是新界,特別是我們這些咁北的地方,都是比較偏僻、沒那麼發達,市中心是在九龍或港島地區,那裏才是香港的中心,有什麼重要的事要去做,如聽演唱會、行街,都要長途跋涉出去。如果掉番轉,北部成為一個中心,反而吸引九龍、港島的人入來,對我們來說是方便很多」。不過說下去,其實她心懷疑慮,「講係咁講,實質都要出去九龍返工,因為整體商業發展仍是會偏重在九龍、港島區,它們本身已是很全面的商貿區,而政府要開發北區只是起步階段,可能要發展得很成熟,才可將觀塘、中環模式搬到北區,但當北區變成觀塘、中環模式時,交通方便了,如沙頭角出粉嶺有鐵路接駁,這個地方是否仍是北區人想見到的北區?」
下車時不過是8:40,距離她上班時間還有半小時多。這天她帶記者跨過一道拱橋到九龍灣公園,有時午飯時間散步會來這邊歇歇,她覺得這公園和附近的零碳天地挺有趣,「好似城市中的綠洲,零零舍舍有個地方,有人會在那邊野餐,對比很大」,與她家跟市區截然分開很不一樣。
假日時,她會駕車與家人到粉嶺、上水閒晃,「我們試過一個星期日分別去三個不同的街市,因為我媽覺得聯和墟街市的豬肉便宜,餃子皮就上水街市的好吃些,還去了大埔街市買梁九記凍肉,然後在街市樓上食晏,再到石湖墟逛逛」。
若再次失去石湖墟……
全職以外,她是《北島》的義務編輯,這份社區報曾介紹上水的陶藝店、咖啡室,Candice說以往多水貨客,「之前多數留在聯和墟,好驚上水這個地方,北區街坊都會覺得上水不好,我們做區報就是發掘社區更多不同面貌,去欣賞自己的社區」。現在更常去上水,「起碼行到,多了小店,可以去飲杯咖啡食個包,也有賣香港本地製造產品的店」。
若將來回復常態,豈不再次失去石湖墟?「這也是一件要無奈接受的事,我們就珍惜這段美好的時間吧。有街坊會拍下街景,說難得不見拖行李箱的人,搭車原來有位坐。北部都會區其中一個重點是將香港與深圳緊密連接,可能將石湖墟面對的情况放大到全個北區都要面對。如果將上水模式擴展到粉嶺、到我們這些村落,大家都不會想見到。」
問Candice心中北區的發展模式是如何?她答「保持原樣」,「可能北區原本就是這樣的面貌,就保留它這一面吧」。政府所言的職住平衡不吸引嗎?她想想:「我覺得要取捨,一方面想交通方便,另一方面又想生活環境很美好,就看寧願要些什麼。」而你寧願維持原狀?「對。」
【規劃這個圈!】
北都發展,能否有「北區模式」?
資深城市規劃師杜立基上次從自己身為常去電影中心的「文佬」經驗,說到油旺重建的前世今生,今次則不忘「廣成冰室」門外的人龍。這間茶記所在的石湖墟被視為香港「邊皮」地方,他說在過往規劃中,如Candice所住的鄉村,「整個新界北除了新市鎮指定範圍以外,全部都視為剩餘(residual)地帶,剩餘是指邊緣,以新市鎮為中心,中心不斷向邊緣擴展,是這樣的形勢」。
這是一種「附屬」情况,「我們的新市鎮,如粉嶺、上水、元朗、天水圍,昔日格局上是附屬於維多利亞城,要返工、高層次設施都在維港兩岸,1980、90年代的先進做法是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公共運輸導向發展),所以可以有高密度的新市鎮,與主城區就用集體運輸接駁,但避免不了產生附屬關係。1997年後,我們興講城市競爭,用巴閉的東西競爭,整個文化區、博物館都起在主城區,除了經濟活動,社會文化設施都出現附屬狀况」。
撇甩「附屬」 讓墟市鄉郊成主體
但北部都會區的概念,不再是製造一個個新市鎮,而是帶整全目光去規劃全區,他認為Candice的感受其實「很有啟發性」,「如果北都最後九成是揀多幾個位變成好巴閉的都會城市功能,就與舊思維分別不大。一個都會區應該more than that」。他提出墟市、鄉郊本是主體,不應再被視為剩餘部分,在落實新元素時,「也要確立它們是北都結構一部分,不被論述邊緣化,大家值得思考它們在北都應擔當什麼積極角色」,「對居民來說,將他們生活原有喜歡的東西選出來,整整齊齊地保護,視為asset(資產),成為北都特色」。
北區區議會主席羅庭德強調北都種種議題是環環相扣。當區就業機會供不應求,據政府統計處2021年數字,北區有約31萬人,其中勞動人口佔近16萬,而當區的就業人數只有4.1萬。羅說:「產業上多數是零售、倉務、藍領,這些工種沒什麼晉升階梯。」這又與北區的品牌塑造有關,「多年來上水被水貨形象污名化,亦沒很多私人企業願意投資北區,品牌是要有企業行先,政府是推多一把」。至於交通規劃上,「政府在中長期都無乜譜,執行上沒有規劃,要發展區內就業,規劃的方式又不同,現行方向仍只是鐵路,內地城市有電動車、外國有單車高速公路貫穿區內交通,說那麼多新田科技城,如我住上水、粉嶺華明邨,如何到那邊返工?都是坐巴士或等佢條北環線,就不似着重在地返工的模式」。
交通規劃無譜 不似着重在地返工
羅庭德認為北區優勢在於近深圳,「以往這優勢的發揮變成水貨,但深圳關口附近亦有很多co-working space(共享工作空間),會議展覽行業發展得好快,為何回頭看我們還在做水貨?」而且自然景觀賦予發展在地旅遊的潛力,「基建配套如果計數,多少人從事在地旅遊業,人工多少,就每月就要多少生意,需有多少人次」,以及公共運輸需求不能只計居民人數而忽略旅客人流,一切牽涉多個部門、社會持份者溝通出規劃方向,「(現在北部都會區)由上而下去做這樣有活力、有機的一件事,好難做得好」。
杜立基重訪茶記見到人龍時,慶幸石湖墟的特色小店「死唔晒」,「它是向外背向水貨街的,於是倖存下來」,「水貨問題是一個銀仔兩面,以前因新市鎮經濟活動的層次很低,所以吸引這些活動,倒過來說,為何發展都會區好過新市鎮,就是本身有高層次的活動,少些依賴周邊其他地區,加強自己的經濟、文化、特色,水貨這些較低階的經濟活動就相對不是那麼吸引」。他看政府藍圖,南到北跨城交通是不少了,何以東至西的區內交通着墨不多?這個都會區能否擁有它的身分,實踐新的規劃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