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馬唯中表示這批捐贈當中的早期作 趙無極畫進駐M+ 早期作品富童趣

文章日期:2022年03月11日

【明報專訊】趙無極早期的版畫,你有看過嗎?M+宣布獲趙無極的女兒趙善美捐贈12件作品,除油畫外還有版畫和水彩畫;而這12件作品創作年份差不多涵蓋了趙無極整個藝術生涯,由1945年到2005年皆有。外地部分大型博物館亦有收藏趙無極作品,但M+水墨策展人馬唯中表示這批捐贈當中的早期作品對研究趙無極創作非常重要。由於馬唯中將離任,這次收藏是她在M+的「畢業禮」。

趙無極女兒捐12畫作

趙無極的名字,近年常在藝術拍賣新聞中聽到,他的作品多次以過億元成交,引起熱話的,主要是宏大的抽象藝術作品。這位已故法籍華裔藝術家在國際畫壇上舉足輕重,因為他能融合中西藝術傳統創作,江澤民曾為他畫展題詞︰「氤氳化醇,融合創新」。

馬唯中說︰「我們很早就已經在設想怎樣能收藏趙無極的作品,他的作品不是一般人能夠負荷得來,連博物館都很難。」這次能獲得趙善美捐贈作品,是因為香港是趙無極與她母親陳美琴相遇的地方,趙善美認為作品由香港的公共藝術機構收藏有特別意義。馬唯中希望這次捐贈是「指標性」的,M+要購買很多大師的作品太難做到,希望有更多人願意捐贈。

馬唯中解釋整個收藏方針,上個世紀幾位重要中國畫家包括趙無極都是收藏的重點,「M+構想是以亞洲為中心的視覺文化博物館,亞洲這idea不止因為他是亞洲人或者是他住在亞洲,而是比較廣義的來看,像許多這些海外華人的畫家或各類的藝術家,其實他們對亞洲藝術也有很大的影響」。趙無極的作品反映了離散亞洲藝術家在全球視覺文化的貢獻,戰後不少人像呂壽琨般移居香港,也算是離散經驗。這些經驗體現在藝術家作品上,是他們會思考如何尋找中國文化的薰陶和底蘊在國際上的位置,讓中國畫現代化,馬唯中說這些思考是M+收藏考慮之一。

捐贈中包括趙無極兩件油畫作品:1945年的《街頭藝人》和1951年的《昔也納廣場》。1935年趙無極入讀當時的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即現時的中國美術學院,1941年畢業, 1948年移居巴黎。創作《街頭藝人》時,趙無極還在內地,但作品已很前衛並帶野獸派感覺,而且有童稚的趣味,馬唯中說是反璞歸真的創作手法。《昔也納廣場》是趙無極到歐洲各地遊歷,畫下意大利Siena的見聞,作品明顯是由具象過渡至抽象風格,受歐洲大師如保羅克利(Paul Klee)等影響,例如畫中的建築物簡化為線條和形狀等。

也許很多人覺得普通的版畫沒那麼珍貴,但馬唯中指趙無極到巴黎後便一直到版畫工作室去,直到晚年仍創作版畫,M+獲捐贈共9張版畫作品,由1950年的蝕刻版畫《田園牧歌》,到2000年的石版畫《無題》皆有。馬唯中說版畫是趙無極藝術生涯重要創作媒介,可見他較細膩的思維,與他的水墨畫相比是較間接的創作方式,從獲捐贈的各版畫線條中能看到趙無極不同階段如何探索水墨美學。她說收藏這些版畫呼應M+思考水墨的框架,「不一定是ink on paper」,而是背後的美學和哲學;M+將來有機會做趙無極的專題展覽,或是與香港及亞洲水墨畫家作品放在一起展示。

馬唯中畢業禮 離任在即

馬唯中是台灣前總統馬英九的長女,動向一直備受關注。她透露將會離開香港,前往美國紐約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負責現當代亞洲藝術的策展工作,此次M+收藏趙無極作品是她在M+的「畢業禮」。馬唯中在M+工作了8年多,認為M+團隊的「向心力」驚人,不管外面「風風雨雨」也能克服,從零開始籌備博物館並迎來M+的開幕,也慶幸在疫情期間曾對外開放兩個月。她表示華人地區甚至亞洲地區,只有香港能做出M+這樣的博物館,有國際視野,像台灣機構比較少關注華人以外的東南亞藝術家,「M+可以把香港藝術史、台灣藝術史、中國大陸藝術史這三個非常相近又有不同發展方式的這些藝術發展,以這樣的角度去包容,這是在台灣不會有的,在大陸也不會有……香港社會是很有包容度的社會」。」

文:胡筱雯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編輯:歐陽德智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文化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