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建築師廖本懷說過,自己想用「雕刻」方法保留華富邨的山勢輪廓與地貌,故為其設計了高底鑲嵌的雙塔式大廈。該邨近域多利道的土地,是整條邨的最高點。這裏本來有座山坡,一側有休憩處;另一側有巴士總站,提供居民所說的「主要生活機能」:市民清晨在此乘車到區外上班;晨運客和跑友就以公園為一日起點。華富邨重建工程於去年中展開,此範圍被劃為5幅遷置用地之一,也是當中最近民居、街坊最常踏足的地方。此際,山坡已成平地,似在向居民正式宣告,華富邨要揭開新一頁。
乜窿窿:華翠街與華康街之間的休憩用地
清拆時間:2021年
地盤面積:約6000平方米
背景:本為山坡。華富(二)邨於1970年起分階段完工,有見屋邨人口增加,此位置在1978年加設巴士總站,路線多為跨區。2008年在區議員爭取下,另一側闢出華翠街休憩處,有長者健身設施和緩跑徑等。此處擬建兩幢新公屋,接收4150個華富邨居民。
舊·時·回·憶
山坡散步 發現英軍藥瓶
砍樹挖土的重建工程,意外讓不少斷壁殘垣見天,例如隱沒山林的百年薄扶林道彎道和舊牛奶公司設施。地盤一帶據說曾是雞籠灣炮台。2020年仙遊的華富街坊蔡彼得是香港保衛戰的炮兵,他在炮台擊落日軍偵察機的事迹,早在華富家喻戶曉。巴士車長姚先生於1995年起駕駛來往或途經華富北的路線,總會趁交更或休息的空檔,到山坡走走。以前未有貝沙灣,站在山坡頂仍見綠林環繞,亦看到隔岸的南丫島。
2018年山竹吹襲後,他和同事上山查看居民所種的橙樹,卻發現另一斷樹下散落皇室藍和啡色的玻璃瓶。他憑着瓶底線索請教朋友,才知那是二戰英軍藥瓶,相信之前一直長埋泥土。這事勾起了他研究雞籠灣炮台的興趣,「好多人講,但都不知在哪」。他比對以前的地圖,又多次上山,發現石牆和兩級石梯,覺得正是炮台遺址。研究華富歷史的專頁「邨新富華」版主陳艾倫也查過舊地圖和到現場勘察,估計那裏曾有軍事建築物,而巴士總站的車長室及華景樓,則可能是從前炮牀的所在地。姚先生在那收集到約20個英軍玻璃瓶,「整個山頭都是,有個地方泥機一直挖下去都有,裏面埋了好多」。他見山坡被夷平前一直有軍事迷上去撿拾,希望盡量保留,「難得大家可以用雙手、親身接觸到二戰。不然通常要在博物館或要像二戰迷Craig Mitchell那樣在山中搜索」。
天橋似炮台
華富北是他入行後第一個工作的總站,也是最引人入勝、教他不絕發掘的車站。他已走遍整個山頭,「範圍不是太大,但裏面蘊藏好多東西。有沒有想過,你家旁邊的山坡埋有英軍瓶子?」車站與華富邨平台之間有座行人天橋,平台那端有兩道中空的旋轉樓梯,頂部用圓形欄杆圍起,教他聯想正是向從前的兩座炮台致意。這天橋平時人流疏落,居民更習慣在底下橫過馬路到巴士站,但山坡工程開始後,「有班老街坊,日日在那『看海的日子』,在看着山坡沉思」。他估計天橋也會在數月後拆卸。
華富邨由下而上沿山發展,此山坡對面的華翠樓及華景樓於土地平整後在1970年加建,2000年代再開鑿連接域多利道的華翠街和華康街,他猜想大部分二戰遺址已在這些工程中破毀。令他費解的是,工程為何獨留下這山坡,之後還「夾硬」開個小公園(即華翠街休憩處,下稱「公園」),他印象最深的,是公園那條200米不到的緩跑徑。
公·園·來·由
市政局「爛尾」用地 串連華富「公園圈」
住在華富27年的街坊陳小姐解畫,指公園是整條邨最「年輕」的地方,它和巴士站均是鄰近居民為數不多的公共設施。它由前華富二(後為華富北)區議員柴文瀚申請興建,故老街坊常稱作「阿柴公園」,有該區少有的標準緩跑徑。雖然造福了居民,但陳小姐形容公園屬「蚊型」,因當時華富僅剩這幅閒置用地可供規劃:「山坡的一邊曾削走,擴建華富北巴士站,再削另一邊,變成公園。當局好似為滿足建公園的訴求,就多削一邊出來。」於2004年上任的柴文瀚憶述,山坡原意是充當民居與域多利道間的隔音牆。
長者「行大運」走一圈
市政局本來依據居住人口數字,擬在該地建多層體育設施,但1999年遭「殺局」後,計劃擱止,柴文瀚擔心該處會插針蓋樓,故聯絡康文署申請上限為1500萬的市區小工程計劃,希望省卻立法會審核的時間。他解釋當時體育設施使用率約為五成,故沒參照市政局計劃,轉而提議建公園。「華富不是徙置區公屋,當時想是永久公屋,不會重建。就用公園將整個華富包圍,由華貴、瀑布灣、球場,到這個最頂的公園。而全區居民只要從家中走5分鐘就到公園。」這構思頗受歡迎,長者會「行大運」走一圈,巡迴所有公園,就以這公園為終點或起點;跑域多利道的街坊會以此做熱身起點;邨外的跑友亦會經此地歇腳。
前華富南區議員黎熙琳也說:「華富最美麗的地方,是整條邨接近被公園包圍。」華富與其他依山而建的公共屋邨相似,樓宇高低錯落,以多個平台接駁,許多街坊在此伸展走動,似不乏活動空間。接任柴文瀚的前區議員嚴駿豪卻說平台與公園始終有分別:「我收到超過八成的噪音投訴都是在平台。」公園位置有山坡和馬路阻隔,可減少對居民的滋擾。惟後期有居民夜晚在此跳舞,聲浪稍大。
未‧來‧憧‧憬
引入共融設計 長者玩得安心
陳小姐覺得以前的公園太小,且多長者設施:「是散步為主,但好多街坊幫子女照顧孫子,沒適合兒童玩的。」她期望闢建土地後,可有更大的公園,讓長者和兒童一同享用。許多街坊都說想要給長者運動的公共空間,方便輪椅上落、遠離車輛。前區議員在數年前已開始發放問卷調查,就重建收集意見,其中包括居民心目中的休憩配套。嚴駿豪說:「感覺大部分居民都知要重建,有足夠心理準備。」他指最受長者歡迎的是上肢伸展器和扭腰踏步機,建議日後的公園能加添大型設施之餘,也引入長幼共融的設計。「選擇權應交給居民,但互委會要解散,區議會前路未知,不知房署有何諮詢架構,可為居民賦權?」
街坊知道華景街地盤將建兩幢公屋,但聽到的規劃說法不一,有指是兩座L字形樓宇,中央會有公共空間;有說是以平台連接域多利道另一頭,同時可供休憩。陳小姐擔心這小小地盤只夠放下樓宇,並沒為居民預留休憩用地。在房屋署的概念設計圖中,也不見相關規劃。幾名前區議員指房屋署雖未有實際圖則,但曾確認將來華富居民的休憩用地總面積,不少於邨內現有的面積。惟5幅地面積不一,最大的是雞籠灣(北),有約3.2公頃;最小的是華樂徑,只有約0.3公頃,嚴駿豪相信是否設有綠化空間,也受到地段大小規限。
居民見地盤移除山坡,擔憂重建會改變華富的山勢,換上更多並排而立的住宅。陳小姐說:「山坡令每座的街坊都享有海景,但最重要是通風問題,從衛生角度看也較好。」柴文瀚就用「平頭裝」比擬:「好多新區像天水圍北都有此情况,劃一密集,如果從海面、南丫島看過來,就會是一整排,不是高低有序。」據他所知,現在的重建原則是以樓宇高度配合山勢,近海的會較矮,維持整體坡度,再用走廊與升降機連接。黎熙琳和姚先生則較記掛這裏的二戰歷史,希望他日設立文物徑或在原址展示相關舊物。
舊樓離不開收購、清拆、重建三部曲,工程漫長,有時水盡鵝飛,長草餵蚊;有時噪音轟隆、地殼震動,在圍板外呆望,難免一邊好奇一邊緬懷。我們收集街坊居民的回憶片段,一起天馬行空展望將來。最後來一個選秀大賽,由各方組成評審團,選出最美的地盤想像。
文˙ 梁雅婷
{ 插畫 } Ikey Read & Dr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