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荔枝窩、紅棗田村、油柑頭……香港不少地方都以植物命名,「油街實現」種植了10種共100棵果樹,與香港的地名有關。樹苗成長,部分已開花結果數回。這個計劃希望參觀者因植物記住一個地方,在他們心中種下身分認同的樹苗,但將來是否能同樣開花結果?
港大建築學系副教授鄭炳鴻提到3個P:People、Plant、Place,他與油街實現團隊希望用一個計劃連結人樹地,「令一般人開始欣賞人和地是有關係的」,植物可以是尋根的媒介。例如要搭船或行山才去得到的荔枝窩,是一條客家圍村,原來立村時荔枝生長得非常茂盛,但村子在命名後,荔枝卻種得不好因而鮮有荔枝蹤影。團隊考究地名,最早見於明朝萬曆年間寫成的《粵大記》,荔枝窩是因植物而得名。
地名承載植物故事
這個計劃,與鄭炳鴻合作的還有「老農田有機農場」農夫葉子盛,他提到自己住在新界多年未曾見過棗樹,因棗樹在港較難生長,但團隊從饒玖才著作《香港的地名與地方歷史》讀到,元朗大棠路的紅棗田村,是因棗樹而得名。植物或許在香港不再找得到,但一個地方因它而得名,植物與地方的故事自然流傳下去。
團隊與他們選了10個地名,每個地名代表植物共有10棵,所以共種植了100棵果樹,暫時種在油街實現尚未開放的新翼前面空地,果樹分成兩排,比人稍高一點,形成一條「綠色隧道」。其他果樹還包括油甘子樹,對應荃灣油柑頭;石榴樹,對應東涌石榴埔;梅子樹,對應沙田梅子林等。
樹可走,人呢?
這個2020年開始的藝術計劃,讓之前合作已有10多年的鄭炳鴻與葉子盛在過程中有不少反思。這些果樹全都種在正方形的移動式植樹箱中,箱底下設有輪子。葉子盛說他最初知悉時非常「搲頭」,「我種植的東西,從來種完就不會搬走的」。鄭炳鴻解釋,團隊曾想過送果樹給學校和志願團體,他也一時感慨起來:「樹都可以走,人是否要留?」但他相信人可以和自己成長的地方有更強的關係,而不只是拂袖而去,「有這種反思,讓所有人都會對於他們的生命、生存和生活空間有更多體驗」。
代入沉香樹 經歷變遷
種果樹之外,團隊也會以文章、活動等方法帶出反思。疫情之下工作坊會在網上舉行,第一場工作坊「移花/接木」將在4月16日舉辦,鄭炳鴻與藝術團體「拾坊」合作,以油街實現的落葉製作成環保拓印蜜蠟食物布;之後的3個工作坊:「捕風/捉影」、「尋根/溯源」及「落葉/歸根」,詳情將在稍後公布。
除了各個村落,「香港」一名亦據稱是源於植物「土沉香」,鄭炳鴻說香港人多年來尋求身分認同,像受詛咒一樣。剛好油街實現另有一個項目「未竟之園」,藝術家楊沛鏗希望觀眾代入沉香樹角度經歷適應環境變遷的旅程,待場地重開後同時參觀「人樹地」和「未竟之園」兩個項目,互相呼應,得着更多。
風土影響植物生長
葉子盛從農夫的角度回應鄭炳鴻對香港人身分認同的憂慮,認為始終在不同區域種植同一品種的果樹,果實也會因氣候而有所不同,即使在油街實現的不同位置種植,果樹也有變化。他說自己是香港人,所以要在香港做農夫;兩人認為身分認同不是被賦予的,是需要創造出來的,其中一個方法是藉文化藝術保存及延續下去。
■人樹地
日期:即日至8月
地點:油街藝術空間(北角油街12號)
油街實現fb:http://bit.ly/37igR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