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薩斯×香港:邊界城市藝術對照

文章日期:2022年04月22日

【明報專訊】在邊界上的城市,似乎注定有着複雜的故事。現屬法國的阿爾薩斯便經歷多次政權交替,當地的語言是法德文混雜的,其中生活的人如何理解自己的文化、身分與生活環境?阿爾薩斯與香港,在策展人梁安琦眼中是探尋邊界城市本質的對照,借兩地藝術家作品,探討人如何感知周遭的世界。

(註:因應政府防疫措施,本版介紹的活動時間以官方公布為準。)

位於法國東部的阿爾薩斯(Alsace),就在法德邊界,先後受過兩地統治,如今在法國統治下併入大東部地區;複雜的歷史讓阿爾薩斯的文化總介乎法德之間,阿爾薩斯自羅馬時期已是貿易樞紐,不少商人在此定居,現時也有人穿梭法德兩地生活工作。是次展覽策展人梁安琦曾在阿爾薩斯念書,當時便覺得當地人與多為移民後代、工作繁忙的香港人有點相似,就是人們雖好,但人與人之間卻總有一種距離感。

梁安琦去年帶着今次展覽「連結之城:邊界城市的本質」的計劃書,前往阿爾薩斯參加為期1個月的駐留。她接觸在阿爾薩斯生活的藝術家時,發現他們不太視自己為阿爾薩斯人(Alsatians),只是選擇在當地生活、稱自己為來自阿爾薩斯的藝術家。展覽共有8名藝術家參與,其中4人來自阿爾薩斯,另外4人是本地藝術家;展覽借兩地藝術家的作品探討邊界城市的本質,並置放在故事、語言、人與思想4個框架之下對話。

在「故事」框架下,是香港錄映太奇共同創辦人鮑藹倫及藝術家Robert Cahen的兩件作品。鮑藹倫的《過氣》拍下她於1997年在倫敦做的街訪,請路人在「Best Before」後填充,加上錄映太奇從油街藝術村暫時搬遷到長沙灣屠場的相關照片作結。Robert Cahen在2005年製作HWK or the Scars of the Invisibles,鏡頭帶觀眾前往阿爾薩斯老艾蒙(Vieil-Armand),正是一戰時的德法戰場。

以個人感悟創作

梁安琦說「故事」兩件作品都關乎城市土地,但藝術家不是因為當地人的身分,而要做當地的作品,「因為整個環境是成就他(藝術家)的一部分,與他環境相關的東西,自然會成為他關心的題目」。鮑藹倫藉影片抒發自己創立的藝術團體被逼遷,以及面對香港回歸的不安;Robert Cahen的影片作品予人寂寞的感覺,歷史學家認為阿爾薩斯人會自覺「不被愛」,因為法國人認為他們親近德國人,反之亦然,藝術家拍攝德法戰場是想表達阿爾薩斯人如何受雙重身分困擾。所以兩人皆是以個人感悟創作,作品反映他們如何受地方環境與歷史影響。

在「語言」框架下,有兩個藝術家Céline Trouillet和楊嘉輝的作品。Céline Trouillet的影像作品Song n° 8,請來一個阿爾薩斯婦女穿起傳統服裝,歌唱以阿爾薩斯語重新填詞的美國的士高金曲、本是同性戀文化對抗歧視的頌歌I Will Survive。楊嘉輝的作品《牢記《崔斯坦和弦》》,則邀請操流利粵語的民眾為「崔斯坦和弦」配上粵語句子。兩個作品梁安琦認為反映了「語言如何成為表達自己的方式」。阿爾薩斯的人現時主要用法文溝通,Céline Trouillet的作品更觸及區域語言在面對主流語言挑戰時如何生存。

以「人」作為框架的兩個作品則較抽象,藝術家鄭智禮拍攝銅鑼灣SOGO外的行人,以及Annabelle Amoros拍攝另一位於法國北部的邊界城市加萊(Calais)的人,看兩地人重複的生活。

「思想」框架包含忻慧妍以眼疾為題的日常影片與絮語,配合Comma借日本新幹線及頌鉢的高頻聲音探討禪的境界,作品抽象之餘變得愈來愈個人。對梁安琦來說,邊界城市的本質或許是人的流動度高,來來往往,令她發覺「文化是很個人的事」,城市的本質其實是無形的東西,也是由每個人對文化的解讀拼湊而成。她選擇作品,總強調藝術家如何感知環境,也給觀眾感知生活環境的方法。●

連結之城:邊界城市的本質

日期:即日至5月29日

時間:中午12:00至晚上7:00

地點:錄映太奇(土瓜灣馬頭角道63號牛棚藝術村13號單位)

查詢:bit.ly/3MflSmm

文:胡筱雯

圖:藝術家提供

編輯:鄒靈璞

美術:謝偉豪

相關字詞﹕邊界城市 藝術 阿爾薩斯 展覽 每日明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