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導賞:發售NFT、辦虛擬表演 演藝元宇宙尋新舞台

文章日期:2022年05月01日

【明報專訊】試當真推出「Trial and Error NTR」,出售NFT,稱會以所得資金發展四大計劃,如「每日一片」、拍攝電影。但NFT計劃引起爭議,支持者質疑試當真為什麼選擇以NFT籌募資金,又擔心他們未能實現承諾。似乎人人都談論NFT、投資NFT,以NFT發表藝術作品,究竟NFT與藝術有什麼關係?演藝、文化圈可以如何利用NFT?投資者又面對什麼風險?

虛擬表演門檻低

解決場地、資金問題

首先,NFT是什麼?NFT全稱是Non-Fungible Token,中文是「非同質化代幣」,每個NFT都是獨一無二的,可以是一幅畫、一份文件、一首歌或一條片。NFT會在區塊鏈交易平台上發售,買家要使用虛擬貨幣如以太幣(ETH)購買,例如想買試當真的NFT,就要先建立加密貨幣銀包,再用港元兌換加密貨幣,然後在區塊鏈交易平台上購買。NFT現時已成為不少藝術家發布和出售作品的途徑,將藝術連結元宇宙。

早前ViuTV電視劇《IT狗》掀起熱話,該劇導演簡君晉正擬聯同其IT界朋友羅國明(Roy)推行NovaFactory演藝元宇宙企劃,希望創立一個可以看表演、做表演的元宇宙,他們計劃先創立虛擬畫廊,再做虛擬西洋菜南街,甚至虛擬舞台、文化館。

簡導和Roy的計劃萌芽於為《IT狗》做research時,認識有關NFT和元宇宙的知識,簡導從中得到靈感,「好多表演藝術者、演藝者,尤其在這幾年疫情,2多年,APA(演藝學院)畢業的大學生在這幾年完全真空,沒有工作,於是就諗,其實元宇宙可不可以提供一個空間呢?NFT可不可以提供空間呢?在Web 3.0的世界中,他們可不可以表演到?而又有人可以支持他們呢?」新進演藝人因為缺乏資金、名氣,難以以演藝本業為生,一個剛畢業的舞台劇編劇或導演,如果想創作新劇目,首先要解決場地資金、幕前幕後薪金等問題,或等候劇本被大劇團垂青,一直都未等到機會的話只能轉行。簡導相信在虛擬世界,表演的門檻會較低,不用煩惱場地、資金,「現在在街busking都唔得,會被發告票」。

在虛擬世界與偶像會面

NovaFactory計劃下月發售NFT,暫定隨機一半購買NFT的人可以擁有虛擬畫廊,擁有人可把自己的NFT收藏放在虛擬畫廊,或策劃虛擬展覽。團隊已製作畫廊雛形,「如果我是一個artist,可能我會放自己的作品,或者我出了一個新專輯,可能這裏放專輯的圖,然後你一邊走可以一邊播歌,聽到歌詞」。或者粉絲可舉辦有關偶像的展覽,展示偶像的作品,一邊走一邊重看他從前的影片;也可舉行見面會,偶像和已移民的粉絲可在虛擬畫廊中碰頭,戴着VR眼鏡在元宇宙中對話,對方的聲音猶如在身邊;或舉辦攝影展或動畫展,觀眾在虛擬畫廊購買作品,或以虛擬貨幣購買門票、打賞演藝人。簡導想像未來如果有虛擬舞台,可以讓演藝人在元宇宙上演舞台劇,不是重播影片,而是實時live,「一邊是演員,一邊是觀眾,表演者實時感受到avatar(觀眾的虛擬化身)拍手、說話,他們有這種感覺都差好遠。」

虛擬世界不會取代現實

Roy作為香港無線科技商會主席,其創立的公司TeamNote曾獲美國矽谷投資,說現時的數碼技術比一般人想像中成熟,相信元宇宙會愈來愈普及。簡導亦對演藝元宇宙的未來充滿期盼,他在日常生活經常使用VR眼鏡,和朋友在虛擬世界釣魚、玩poker、聊天,「那種交流當然不及現實,但你會感受到空間感,而且時間是真實的,有講有笑,好開心,尤其像現在不能經常外出,有時發夢也會發元宇宙的夢,跟講電話不同」。有時他需要讓思緒靜一靜,也會戴上VR眼鏡,到虛擬世界望着雪山思考一兩小時。「我們不覺得Web 3.0會取代現實,取代不了,等於有電視劇、網劇之後,人們都係會現場去看電影、演唱會,Web 3.0只是多個選擇。」簡導說。

虛擬科技結合藝術

盼睇展「如睇戲般尋常」

疫情下,文化藝術展覽亦想盡辦法接觸觀眾。伍常去年曾策劃「Digital Art Fair」,最近正策劃「Meta Nostalgia 香港那些年」,利用沉浸式藝術裝置和虛擬實景等科技,展示旗袍、麻雀、霓虹燈等香港昔日面貌。展覽中的藝術品均以NFT形式出售,部分藝術品更會買NFT送實體展品,例如旗袍。旗袍由香港傳統旗袍裁縫親手縫製,再由電影視覺特效藝術家黃宏達以旗袍為原型,創作出旗袍fashion show影片,片中旗袍婀娜多姿地行catwalk,但旗袍並無人穿著,猶如有隱形人穿旗袍。

伍常曾任職拍賣行及傳統畫廊,他認為:「不認識藝術的人無啦啦去大畫廊,會覺得不舒服,為什麼成千萬?但我看不懂,係咪我太低呢?還是他高得不可理喻呢?」動態影片、特效比靜態藝術品更吸引眼球,戴着VR眼鏡玩沉浸式體驗也更容易理解,「我好希望透過數碼藝術,人們經過都會上來睇,好似睇戲般尋常,睇art是應該好尋常,NFT展覽我希望有好多walk in客」。

他亦推介NFT的好處:現時實體藝術品的真偽靠一紙證書證明,若然遺失證書,只能由拍賣行判定真偽。以NFT發表作品的話,區塊鏈技術令每件作品都可以追溯原創者是誰,不會出現版權爭議。NFT也保障原創者的利益,「NFT可以我賣給你,你再賣給他,我(藝術家)作為原創者都可以分一杯羹,就算日後有天價,我都可以獲取分成」。

NFT市場價值急升

5%投資者賺八成利潤

NFT成為熱潮多時,大拍賣行早已加入這場遊戲,佳士得去年3月以超過6900萬美元拍出藝術家Beeple作品後,蘇富比在幾個月後也搞過一場NFT網上專場拍賣。佳士得亦「食住條水」,設NFT 101網頁向投資者解釋這個新興拍賣潮流,資料引用Nonfungible.com發表的報告稱,NFT市場價值在2020年急增299%,銷售額達2.5億美元。不過這個市場是否如表面那般「好景」?金融系教授Phillip Braun在Forbes撰文論及為何NFT比虛擬貨幣更難估值及交易時,就引用另一份 Chainalysis的2021年NFT市場報告,分開第一手買入賣出新「鑄」(mint,市場術語,指製作及將作品放上平台售賣)NFT,與二手買賣的交易,發現只有三成新NFT買賣賺錢,而二手買入NFT再賣出的交易中,則有65%賺錢,但實際上是由5%投資者賺去八成利潤。

報道商業新聞的媒體Business Insider去年3月亦綜合專家意見,討論NFT在藝術收藏上的風險,提醒雖然區塊鏈技術易為作品追尋溯源,但不代表沒有欺詐操作,例如有人可用根本不屬於自己的作品「鑄」成NFT出售,又或開多個戶口不斷交易大幅抬高價錢。

買賣NFT須知:

留意換幣差價 預繳式風險難追究

元宇宙似乎是大勢所趨,而要進入元宇宙,虛擬貨幣必不可少。在兌現虛擬貨幣、購買NFT,或在元宇宙中消費時,我們要留意什麼風險?香港中文大學經濟系客座副教授徐家健曾與獨立音樂人MC仁合作推出NFT,他說首先要留意虛擬貨幣的匯率和手續費。將港元兌換成虛擬貨幣時會收取手續費,亦會因為匯率而蝕差價,如果投資者沒有打算長期參與NFT市場,只買賣一次會比較蝕底。這亦是試當真惹爭議的其中一點,因為試當真從NFT收集資金後,並無打算進軍元宇宙,而是將資金投放現實世界,例如拍電影,「如果你叫fans用以太幣,但你又兌現成港紙的話,任何貨幣都會蝕差價,這就是從眾籌再倒落實體經濟的成本或者風險」。相反如果以虛擬貨幣集資,再花在虛擬世界,不用兌現,就不用蝕匯率,「好似你投資英國就籌英鎊,投資番落英國」。

區塊鏈世界無監管

如果創作者利用NFT集資,也有「走數」的風險。例如你買了NFT藝術品,你相信創作者說會提供會籍、參加活動優先權等,但最後創作者收了錢又沒有兌現承諾,NFT藝術品的市價又跌到低於你的買入價,就蝕大本。這種預繳式風險在現實世界也存在,「跟美容中心、健身中心買package差不多,他們也有可能收完會費就結業」。但現實中政府有法例監管美容中心、健身中心,保障消費者權益,區塊鏈世界沒有。政府對網上交易的監管包括詐騙、洗黑錢、恐怖活動,但舉證困難,程序上難以起訴成功,也只限於本地交易,「政府監管到的只限本地銀行體系,我透過匯豐渣打轉錢,但我所有嘢都在海外發生的話又點?所以監管相對難度更高,可能不同地方政府都要合作」。

買賣NFT是價值投資,有多少風險視乎你的心態,如果你當投資股票,不想蝕到渣都無,投資者購買NFT前要留意公司的背景是否可信、前景是否明朗;你也可以當欣賞藝術品,這件NFT是否值得你付比市價高的價錢;或者你只想支持偶像,當倒錢落鹹水海,那對你來說可說是零風險。

文˙ 朱琳琳

{ 圖 } 受訪者提供、網上圖片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王翠麗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