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Central、Art Basel從本地到國際 年輕藝術家施展魔法藝力

文章日期:2022年05月27日

【明報專訊】近年Art Basel和Art Central一起舉辦的那個星期,媒體都會用「藝術大爆炸」去形容,今年貴賓預展當天較多媒體報道的可能是以MIRROR為題的作品,但值得留意是香港新畫廊與藝術家如何大放異彩,由大型雕塑作品到獨立藝術家作品皆有。在Art Central較能看到香港藝術家及其作品的活力,而Art Basel相對國際化,其展出的大型裝置亦值得留意。

在文化經濟學家、Arts Economics創辦人Clare McAndrew撰寫的《巴塞爾藝術展與瑞銀集團環球藝術市場報告》提及,2021年香港高淨值藏家相對其他地區,較願意向新畫廊及新藝術家購藏,今年Art Central有41間新畫廊參與,Art Basel則有約30間新畫廊。Art Central的展會總監Corey Andrew Barr表示重視本地藝術,本地畫廊佔參展畫廊約79%,而Art Basel一如以往地國際化。

罐頭中的風景 劏房中的衣服

Art Central有一個甚有意思的新項目是「香港製造」,讓香港獨立藝術家投稿藝術創作,共收到逾650件報名作品,最後策展顧問瞿暢選出40名藝術家共65件作品展出。對瞿暢而言,她挑選作品時會看藝術家的作品集和藝術風格等,但如果要以內容來概括,她說︰「我很喜歡一些很個人的作品……我覺得作品要帶着日常生活的溫度,是會比較打動我的。」她再精選幾件作品介紹,大部分都反映了個人情感與城市景觀,例如藝術家劉寶欣2件作品:Spectacle是在空罐頭中畫了香港城市風景,而Crowd space, the sub-divided flat系列則繪畫了劏房中堆積的衣服。如想支持未有畫廊代理,或者年輕的香港藝術家,此部分值得一逛。

看藝博會,各種大型藝術裝置總會吸引觀眾。Art Central便有「異體雕塑及裝置項目」,展出6名藝術家的作品,當中最矚目便是入口位置掛了藝術家杜煥的作品《神荼鬱壘不在塲》,神荼鬱壘是中國民間信仰的門神,而杜煥的作品主要是竹紮雕塑,用上竹和紙傳統的物料,創作出的奇幻生物卻有歐洲立體主義畫作的感覺,既像東方又像西方藝術,作品無法歸類,正如香港中西夾雜傳統下誕生的新文化,杜煥的策展人Laure Raibaut欣賞作品有解構主義意味,突破觀眾想像。

這年「異體雕塑及裝置項目」主題是「魔法念動」,其他作品亦有強烈的幻想成分,令觀眾初看時一頭霧水,仔細看卻像在作品中遊戲般甚有趣味,例如藝術家李思汝的The Magical Hoop,以洗衣店為主題,但挖一個洞讓觀眾穿梭至歐陸風的房間,瞿暢認為這寓意了從無力的等待找到行動的希望的過程。

Art Basel今年沒有請策展人負責策展大型藝術裝置,相對之下記者好奇瞿暢角色是什麼。瞿暢表示從策展角度,她重視作品是否回應現實,「當整個世界都依賴理性,好難想像新的世界與新的現實,新的與人關係和思考邏輯等,那magical thinking可以幫助你打開新的思考」。所謂魔法就如文學中的「奇思」,而在瞿暢介紹下,亦會覺得Art Central的裝置作品相對Art Basel的來得連貫,魔法主題同時亦提升了Art Central相對貼地而有活力的形象。

「忐忑」樂章 聽心跳聲

另一個要看大型裝置的原因,是這些可能高超過10米的裝置難以在畫廊或藝術空間展示,只能在藝博會或博物館才看得到,例如Art Basel中藝術家冰逸的《黑洞波相,地質波相,水生波相》及藝術家陳麗雲的作品Dreconstructing皆由高空懸掛,下垂至地,視覺上甚為震撼。而視覺之外,以聽覺效果為主的裝置作品,有媒體藝術家梁基爵2015年創作的《忐忑》,作品由40個播放器組成,他錄下自己的心跳聲播放,心跳聲是低頻的,播放帶來的震動能驅動動力裝置,使裝置像樂器般發出聲音,梁基爵認為「音樂不止聽得見(audible),亦可以轉化成能量」,透過編排心跳聲的音量與速度,變成「忐忑」的樂章。他所屬的藝廊漢雅軒另展出他的幾幅平面作品,亦是在視覺上呈現聲音與音樂。

彩燈下膠袋刺繡 金魚街印象

在Art Basel現場觀察,最多人駐足的裝置作品卻是較輕巧的「膠袋」——藝術家許開嬌的作品《膠袋刺繡:香港金魚街二》。許開嬌表示創作之初,她希望可以用膠袋為物料,輾轉想到人們在金魚街買金魚用的膠袋。她想到在膠袋刺繡,於是請蘇州繡娘刺繡,最初有不少繡娘拒絕,但在溝通下她們願意走出comfort zone在膠袋刺繡,許開嬌認為能夠做到「當代與傳統對話」,亦令記者聯想到杜煥在Art Central的作品。在展覽現場,許開嬌刻意用亞加力膠箱與彩燈展出作品,「這就是我對金魚街的印象,因為我覺得金魚街有很多霓虹燈,水箱的燈光在地面反射,加上高樓大廈的倒影,很五光十色,很香港」,本土情懷與佈置吸引觀眾走入作品細看拍照。

個別可留意的藝術家,在Art Central中,就是與李安姿當代空間合作的藝術家黃詩慧。記者約於晚上7時到訪其攤位,發現其作品已全數售出,畫廊敢以一個攤位呈現一個藝術家的作品,已突顯了畫廊對藝術家的信任。展出作品當中,最大型畫作是《消失的管理員》(已售出),會看到似是在大自然中的廢墟景色,湖泊中的粉紅椅子、滅火筒、白雨傘,岸上的手推車和垃圾膠袋等都是日常總被遺忘的物品,黃詩慧說作品以「記憶」為主題。她的創作手法獨特,先在畫布上塗抹泥土再作畫,是受敦煌莫高窟的古代中國壁畫和東歐中世紀時期壁畫啟發,加上她用礦物顏料繪畫,塗抹很多層顏色,而顏色又與泥土結合,層層變化對她而言,「和人在記憶的過程中好似,人的記憶會慢慢減退,而遺忘是重要的,因為你要遺忘才開始有想像」。畫中安靜的空間,是藝術家尋找面對變化極快的世界中,一個可以安頓自己的空間。

而Art Basel,有些非本地藝術家亦值得留意,例如Empty Gallery只展出一件作品,是美籍亞裔電影製作人洪子健的雙頻道風景電影,他將鴉片戰爭遺址的歷史片段,以及現代中南海和香港天際線影像在雙頻道對照,對香港觀眾而言,相信會有不少啟發,亦甚多人坐下觀看。另外本年Art Basel不太有互動藝術作品的蹤影,但泰國藝術家Rirkrit Tiravanija的作品《無題2022(明天才是問題)》,寫有「明天才是問題」的乒乓枱十分搶眼,畫廊neugerriemschneider的職員手持可借用的乒乓拍,但是否有人敢在眾多藝術品旁打乒乓球?此張力是對藝術與藝博會本質的詰問。

網上買賣 衛星展位增

在疫情下香港的旅遊限制未完全解除,Art Basel繼續有網上買賣的形式,衛星展位由上年的55間增至74間。在藝博會與商業畫廊之外,別忘了Art Basel還邀請文化機構任文化合作伙伴,它們亦有攤位,如沒有看中藝術品,或者藝術品太貴買不起,可以去一趟獨立及非牟利當代視覺藝術組織1a space的攤位,其中有個可入錢的透明箱,中間一幅細小畫作寫有Donation for an unknown advertisement,是藝術家程展緯的作品,程展緯近日在港鐵任清潔工,關注工人權益,他希望能夠集資1萬元在港鐵買一個廣告,每人最多可投放100元,這會是另類的藝術品購買體驗。●

Art Basel Hong Kong 2022

日期︰即日至5月29日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1樓

網址︰bit.ly/3tWk8VT

Art Central

日期︰即日至5月29日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3樓

網址︰bit.ly/3LBvsPP

文:胡筱雯

編輯:蔡曉彤

美術:張欲琪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 feature@mingpao.com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化力場]

相關字詞﹕藝術 藝博會 每日明報-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