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下班了,你坐的巴士駛入隧道,風景在幾分鐘之間從九龍切換到新界;另一天,交通大亂,路面塞爆,巴士待在隧道口一動不動。在這些時候,你有沒有想過,如果能靠自己的雙腳穿梭兩邊就好了?「九龍綠色通道」版主Benny Yip看到機會來了,路政署上月就獅子山隧道改善工程諮詢區議會,提出在現時南行及北行管道之間建一條新管道,會令現有的北行管道在將來閒置,如果改為人與單車使用的通道,可不可行?
背景
項目:以聯署推動獅子山隧道改建行人及單車通道
目的:讓市民有更多出行選擇,以此建立更方便行人和單車穿梭城市的網絡
人物:關注交通規劃的團體「九龍綠色通道」、Transit Jam、香港單車同盟、街道變革
風火水電要改裝
根據運輸署資料,政府現時擁有19條行車隧道,而全長1.4公里的獅子山隧道連接九龍塘及大圍,南行管道在1967年通車,北行管道在1978年通車,是香港現存最「老」的隧道。路政署在今年6月向九龍城區議會提交獅隧改善工程的設計方案,並諮詢意見。文件所載,工程是打算這樣做的:先在現時同為雙線的南行與北行管道之間新建一條三線管道,新管道建成後先用作南行,讓原有南行管道可作擴建成3線的工程,完成後就將新管道轉為北行;如此一來,獅隧就可換成南北3線管道,原有的北行管道便「退役」。
「顯徑直落筆架山道好吸引」
這條即將退役的隧道,文件無交代政府想法。Benny說:「以我所知,網上討論區一直此起彼落地有人幻想18區能有單車徑貫通,當然咁樣吹就吹大咗,因為單是離島區已是個很大的題目,行人反而容易些。不過獅子山隧道現在有一條準備作為備用的管道,就見到一個幾好的機會。」他提及早在十幾年前,單車界亦曾經想像過具百年歷史的畢架山隧道可成為單車通道,該隧道原供柴油火車通過,但後來已鋪設煤氣管,閒人不得內進,封上鐵閘的隧道口變為行山秘景。
一條行車的隧道若轉為步行甚至單車通道,要考慮些什麼?作為建築設計師的Benny上月就獅隧工程去信路政署提出意見時,亦提到可能需要考慮的實際技術問題。他認為隧道內或需一些改裝工程,如針對緊急車輛通道、機械通風及冷氣系統、走火通道、重設煤氣管/水管等方面作改動,亦可討論兩頭出口接駁行人路及單車路等問題。
關注街道設計的組織「街道變革」亦有跟進這項議題,並帶大家想像行路過隧道是怎麼回事。在沙田的一邊,他們提出從顯徑站步行約12分鐘就可到隧道口,亦可增設電梯應付高度問題;至於九龍出口,「街道變革」在城市規劃委員會2016年的改劃申請文件中,發現獅隧九龍入口旁將建新樓盤,計劃包括興建一條行人天橋跨過龍翔道,因此從獅子山隧道公路出口步行至天橋,可落廣播道繼續路程,估計從顯徑站到廣播道全程約3公里,步行需30至40分鐘。
從工程師角度來看,行路過獅隧是否「諗得過」?土力工程處前處長、香港工程師學會前會長陳健碩笑言:「有空置隧道就應該盡量利用,如果由顯徑那邊好快可以落到筆架山道,又真係有吸引力喎。」他認為將現有行車隧道改為行人或單車隧道,最大考慮有兩點:「第一是風火水電要搞掂,風是通風,火就是防火,水是供水與排水,電就是供電;既然行得車,這些應該都可以做到。」關於隧道通風,他說在夜間維修時,隧道會封一邊管道,另一邊的車就會由單向行駛變為雙向行駛,「那時的空氣會很渾濁」,因為平時兩條管道分別供北行或南行,只走一個方向的車可帶動風流,起換氣作用。
香港工程師學會高級副會長、土木工程處前處長卜國明在擔任路政署助理署長時,就有份提出獅隧的修復工程。他解釋將隧道改為行人路的考慮:「除了車行有氣流帶動,隧道口亦有風吹入,如吹北風時,抽風系統就要將隧道內的廢氣在逆風的情况下帶出去。現時這個設計因為入面行的是車輛,需要的鮮風量不大,但如果讓人或單車行,鮮風量可能要大些。一般人步行速度是每小時3、4公里,基本上他們會在1.4公里長的隧道逗留半小時,所以通風系統需要提升。」不過他也顧慮到消防通道問題,「今天的獅子山隧道沒有跨管通道,當一邊隧道有事發生,該通道可讓市民走到另外一邊」。在路政署提交文件中,也有以切面圖說明擴建的南行隧道與將新建的北行隧道之間會設有跨管通道,卜國明就補充,還有啟德隧道及青沙管制區的大圍隧道未設跨管通道,而在消防處的《最低限度之消防裝置及設備守則》中,有就行車隧道要求設「橫向連接兩條隧道的行人通道」,卜說:「通道需有獨立抽風系統,而始終隧道是重大基建,不是起私人樓,所以消防處除了有基本要求外,亦可能會獨立審視每個項目需要額外加什麼消防設施。」他認為隧道要改裝成適合行人出入,「相信都有困難及所費不菲」。Benny亦知獅隧有水簾射水裝置,以彌補未符現今消防要求之不足。
駁去人口密集區增成本效益
陳健碩說為行人改裝隧道,「工程上一定不難,經濟成本上難不難,就好難講了」。他與卜國明在這「技術問題」以外,更關心道路接駁及使用量,「是否多人用就視乎兩邊有否駁通人口密集區,如去到九龍塘是駁入高尚住宅區,那些人不會用,他們出入都駕車。如駁到(人口密集區)就有機會可以用,就像現在的海濱長廊,夠吸引力又多人用,就值得做。若是駁去樂富就略遠一些,我驚無人行,可能畀埋煤氣公司仲着數」。卜國明亦言,「要看這些工程的需要,這個世界沒有免費午餐,花費公帑就要好小心」。陳健碩認為,只供行人出入未必符成本效益,而卜就指出作為單車徑亦難以接駁:「基本上整個九龍區缺乏單車路,就算在隧道口北面,你要留意獅隧是在一個幾高的位置,跟沙田區現有單車徑網絡也基本上沒有銜接。」卜自稱是單車發燒友,但主要視單車為休閒之用,「如果只講休閒、做健身,香港都有很多這樣的地方去踩,風景相當宜人,未必有好多人要由沙田踩出九龍」。他提到政府有計劃在海濱發展單車徑,「九龍、港島海濱都有,但夾硬在龍翔道位置(發展單車網絡)就不太適合」。
規劃單車網絡的契機
Benny一直推動建立九龍單車網絡,他認為這是「雞先與蛋先」的問題,「社會、政府也好,都要再檢視香港市區的步行及單車網絡,是否是時候做一個長遠的規劃?」他說在運輸署去年10月交到立法會的《交通運輸策略性研究》中,就有一項為「提倡綠色運輸和主動出行模式作為健康生活的方式」,並寫明「本港在綠色運輸及主動出行模式方面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政府認為應優先推動這類運輸/出行模式,以配合香港的碳中和政策」,「這政策(獅隧行人及單車)如果可開始發展的話,不論是獅隧也好,將來任何隧道做改善工程也好,也有一個框架發展步行及單車的網絡,單車這刻對政府來說是休閒用途,不如藉此將它提升到交通的層次」。
卜國明則擔心只有獅隧設單車路,沒有接駁配套,在已發展的區域不可能一下子全部重建,所以認為這想法在新發展區域較為可行,「每個城市發展都有其歷史過程,有些地方是已發展區,沒有單車徑的設計,要夾硬讓單車行,是有少少強人所難」。他也指出需考慮人行、單車與汽車可接受的斜度不同,「香港今天新建的路多數是8%,10%也有,10%即1比10,即打橫行10米才升高1米,好多時車就行得到,但單車徑要開放給一般市民用,像現時屯門到馬鞍山的單車徑,基本上大部分是平或微斜。要想想獅隧九龍出口,龍翔道向觀塘又好,沿窩打老道落去也好,都斜得好犀利」。陳健碩亦說:「用現成的隧道改用途是複雜些,重新設計行人隧道不能太斜,通常行人路不會超過5度,要預期能推輪椅、嬰兒車。」
過海隧道如果是玻璃行人隧道……
陳健碩想像隧道除了通行用途,還有沒有其他可能性?「可以多想其他東西,做商業都得,一條隧道那麼闊,兩頭兩尾擺商店都得㗎。」不過同樣要顧及如何吸引人流,「現在區區都有商場,為何要專程來到這裏?」論吸引力,會否在過海隧道行路更吸引?「以前都考慮過行人隧道方案,後來想了一大輪沒得到支持而已。我在位時都有想過,始終上不到馬,同一條隧道用來行車、行港鐵,肯定成本效益高很多,集體運輸日日有幾百萬人次出入。但如果你話做條玻璃隧道睇埋海底……」記者想想後回應:「好鬼正喎!」他笑說:「但維港唔係咁多嘢睇,底下全是電纜那些東西。」看電纜體驗城市發展脈絡不也「很正」?「海底電纜有咩好睇,舊了就生滿青苔、蠔殼,你都認不出是電纜啦。玻璃唔難起,但有沒有人肯投資?係都起在西貢那邊,西貢海底那麼美。」
然而Benny看中獅隧的價值,除了交通,還有它的歷史價值,「可展示沙田發展歷史、香港供水歷史等,已潛藏很大意義」。他計算行路過獅隧的「效益」,例如「減少意外擠塞時的損失,當公共道路交通有故障或意外時,市民未出門的話,可否臨時選擇其他方式出行」,還有「當香港在主動式/綠色交通模式的層面上,可以追上國家城市及國際城市水平,可以提升市民對城市的歸屬感」。他舉出隧道包含行人路,在世界各地、內地都有例子:各地開設行人及單車專用隧道的方式,不外乎新建或再用現有廢棄鐵路及公路管道結構。環觀全世界各例子,情况各有不同。
反思怎善用舊基建
兩名資深工程師認為最關鍵不是隧道怎樣改為人可以行,卻是恐怕沒那麼多人想行,卜國明更直言:「到底幾多市民有這交通上的需要,或作為娛樂休閒去用?都真係要做個調查才知,如果起出來不多人用,政府使好多錢去做,就會有人鬧是另一個大白象工程。」Benny就視這為香港的一個好機會,去審視如何善用變老的基建和反思我們的出行模式。有幾多人想行路過獅隧?一場聯署也許能得出初步答案,Benny及幾個團體聯手促請政府研究這個想法的可行性,儲得的700多個簽名現已交予路政署,現時聯署仍在進行,如果你今日回家又遇塞車,可以就此想像一下,決定要否投它一票:bit.ly/3OVs8kJ。
世界各地活化例子
Benny介紹,有為數不少位處市郊而幾乎不作修飾或機電設備的管道,亦有特別粉飾的例子,令空間更有質感和觀賞特色:
1. 加拿大安大略省布羅克維爾市Brockville Railway Tunnel
隧道長約半公里,重用舊鐵路結構,以燈光效果突顯逾150年歷史、全加拿大最古老鐵路隧道的結構及興建方式
2. 珠海板樟山慢行隧道
新建隧道的例子裏,以此隧道與獅隧最近似。隧道長約1.4公里,特別分隔出行人路及單車徑,而且加設燈光效果及大量展板,展示城市發展及面貌
3. 日本新潟縣清津峽光之隧道
全長750米,自1996年建成一直是行人觀光隧道,於2018年翻新,引入五行元素於主隧道、觀景洞穴及紀念品商店,與峽谷地形及生態環境呼應
4. 宜蘭縣蘇東隧道自行車道
重用舊鐵路隧道,長80米,中段加設一幅壁畫,配合燈光效果,呈現海底世界的氣氛
5.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Sideling Hill Tunnel及Rays Hill Tunnel
這是不作粉飾的主要例子,隧道前身為公路,分別長約2及1公里,在1940年建成,直至1968年因容量不足、另建公路而停用;後來改為行人及單車通道,但不作粉飾及修繕,使用者進入時甚至需要自備照明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