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華富邨的住宅大廈及單位設計雖然並非完美,一直為居民的日常起居帶來某程度上的困擾,但在上世紀60、70年代,它的單位設計及公共設施已大大改善生活質素,並透過大廈間的社區空間促進鄰里關係,至今仍被不少居民視為理想家園。受政策及用地所限,新華富邨難以複製現時的園境設計,也似乎難以改良單位。如何同時滿足房屋需求、回應居民需要及節約成本,在半世紀前後都絕不容易。
雙塔式、舊長型大廈的社區空間
華富邨位於雞籠灣及瀑布灣的斜坡上,除善用平台創造休憩空間及通道,著名的雙塔式大廈是另一種應對方法。雙塔式由兩座中空的四方形大廈組成,呈「8」字狀在角落連接。電梯位於雙塔的交匯處,原因自然是透過共用設施減省成本,但也成為高低座居民偶爾打招呼的地方。高低座(分別樓高26及24層)的設計盡量令視野保持開揚,並且讓大廈更有彈性地坐落在不同水平的地盤上。例如華泰樓的高座底部連接低座4樓,節省平整斜坡的成本,亦讓居民可以從華富道的樓梯走上低座,再通往高座以至上邨其餘角落。
社區存在於走廊、存在於大堂,亦存在於樓宇之間,合適的空間設計讓居民建立友善關係。上邨6幢住宅皆屬雙塔式設計,休憩設施主要位於大廈四周及天台平台,比較零碎,下邨才可展示華富邨如何在大廈之間創造社區。下邨7幢住宅屬舊長型,顧名思義,大廈以直立的長矩形為基礎,組合出數種佈局。例如華安樓由2個長矩形以130度連接而成,與並排的華樂樓構成邨口的長廊;華珍樓則以90度拼合兩個長矩形,其中1幢更與華康樓相連,可共用升降機及通道。
這些組合經細心策劃以凝聚社區,在華清、華基、華明及華信之間的社區空間(圖一)是最佳例子。建築師溫和地改動地形,避免大型挖掘及建造過高的護土牆,在大廈間的梯狀斜坡(terraced slope)安排籃球場、羽毛球場、兒童遊樂場及花園(圖二),並設置公廁及建造樓梯。華明樓屬中央走廊設計,走廊西面的單位向海,東面內園景亦不太遜色。華清、華基則設單邊開放式走廊,居民可以站在走廊看人看風景,往還在走廊上的街坊街里,亦是倍添社區生氣的獨特景色。
「家」與「公家」取得平衡
港大建築學系副教授賈倍思曾在同濟大學出版的《時代建築》這樣寫香港公屋:「用豐富多彩的公共服務設施、社會活動、和優美的環境,來彌補住宅室內的擁擠、單調和因缺少私密性而形成的壓抑感」。華富邨被視為理想家園,並非全因其壯麗海景、獨特歷史、名人輩出或鄰近豪宅,而是空間設計得宜,讓居民不至於一出家門就像踏入陌生地,甚至樂於流連社區。例如開放式走廊及露台既為通風,亦將社區空間「引進」室內,尤其是抗疫期間可減輕獨居居民的孤獨感。
合適的園境設計有助社區發展,但其成敗自然取決於多種因素,例如港英政府於1970年代推動居民成立互助委員會,以及早期搬入的潮籍社群,都強化華富邨的社區凝聚力。我們亦應避免浪漫化屋邨生活。入伙初期的華富邨多搶劫案,加上瀑布灣多致命意外,不少家庭禁止兒童獨自離家,令公共空間空蕩蕩,社區設施無人問津。1973年的《南華早報》甚至以「華富邨的囚犯」(The prisoners of Wah Fu)形容年輕居民「被困」屋內的苦悶。
社區存在於公家地方。我們可以在走廊了解居民如何定義「家」與「公家」,例如以往不少居民打開木門卻在鐵閘掛上布簾,有利通風但保留部分私隱,在家與公家之間取得平衡。華富邨的大廈設計當然並非完美。雙塔的開放式走廊有助通風及防範竊匪,代價卻是私隱和寧靜。對建築攝影愛好者來說,這些廿多層高的天井極具視覺震憾,但並非所有居民都喜愛長期幽暗的天井及迴廊──電影《淪落人》及《幻愛》就以湖景邨及愛民邨的同類天井象徵主角身陷困境。陰涼的天井過往曾是小童的遊樂場,但有邨民表示,華富邨的雙塔常有人跳樓自殺,他們現在都避免踏入天井。
街坊多自然衝突多,居民對於鄰里關係、私隱、物業管理和公共衛生等的想法亦隨着時代轉變。屋邨管理扣分制自2003年出台後,規範居民公眾地方行為,家和公家的界線再不模糊。但這不代表街坊不再聚頭,在華富邨以至不少屋邨,我們不難發現居民將舊椅舊櫈集中在陰涼處,成為他們日常的聚腳點。至於華泰樓更設有「健身室」,街坊收集廢棄健身器材供街坊免費使用(圖三)。上邨的園境設計或許不及下邨,但居民善用雙塔底部這些未被定義的空間創造自己的社區──前提是房署要容許居民善用空間。
單位缺乏間隔 但靈活四正
來到家居,除了位於雙塔角落的9人單位外,華富邨所有單位的圖則大致相同:呈長方形(大單位則更接近四方形),設有露台及獨立廚廁,此外沒有任何間隔。這種簡約設計自然因為那年頭資源匱乏,但優點是居民可在這個方正空間隨個人需要作改動(大規模的則要房署同意)。
這種單位設計未必產生「壓抑感」,但無法談得上無完美。例如單位大門面對廚房,部分居民怕門與門「相冲」破壞風水。部分單位在走廊旁設置通風窗,但礙於保安、私隱及噪音,大部分居民都將它封死。隨着香港人生活方式轉變,以及對生活質素的不同追求,部分設計元素難以滿足現今需要。屋宇建設委員會(後來被房委會取代)在1968年為華富邨拍攝的電視廣告,其中一幕是居民享受花灑淋浴。對比徙置屋,獨立浴室象徵理想居所。但淋浴間與馬桶並非乾濕分離,至今仍為居民帶來不便。另外,單位未預留冷氣機平台,住戶安裝分體式冷氣機時,就需要改動露台的支柱安置室外機(圖四);若機身太大,就只好佔用露台空間。
那麼,華富邨的單位是否擁擠?那當然視乎住戶人數而定。據房委會各年的周年報告,華富邨的人口從1980至1981年度年高峰時的51,739人 ,回落至2021年的26,275人(最新人口普查數字),單位應比以往感覺闊落。部分家庭會在家人遷出後改動間隔(例如拆除房間的木板間隔),體現這類單位的靈活。這些改動都是居民年年歲歲生活在華富的痕迹。
對新華富邨的啟示
每個時代都有其建築風格。港英政府在戰後避免興建具殖民地色彩的建築,並在物料、預算及技工短缺下,傾向以效率見稱的現代主義建築。自千禧年起,特區政府逐步以「因地制宜」的方式興建屋邨,並自2008年起從「非構件式單位設計」過渡到「整體構件式單位設計」,意思是新屋邨的大廈設計隨地形而變,單位設計則大同小異,藉以解決「標準大廈設計」難以應付的地盤及節約預算。現時新華富邨的大廈及園境設計資料有限,但大廈據稱可高達40層,從頂層望向地面大概只會感到暈眩,加上計劃中的11幢住宅散落5幅狹小地皮,下邨那優秀的園境設計顯然已不切實際。
至於單位,據房屋署於上月向南區區議會遞交的資料,新華富邨將採用構件式設計。4款單位的廁所都不設浴缸,透過提升淋浴間台階做到乾濕分離;丙類和丁類單位的廚或廁都面向大門,坊間對這些設計早有批評。我們曾考察同屬構件式的海盈邨,並透過三維掃描及立體模型分析居民如何運用家居空間。到訪的這個大單位(圖五)類似新華富邨的丁類單位(面積35至36.1平方米;供4至5人居住),唯一的房間在廚房對面,成為這個4人家庭的主人房。2名兒子住在廁所旁自行間隔的兩間細房。因格式及空間所限(分別3.45及3.69平方米),只好將高架牀放在窗邊,並打通間隔牆共用冷氣。除了昏暗,問題當然是冷風難以平均吹送,一間房極凍,另一間仍暖,總有一個不舒適。
這個單位與現時華富邨的最大分別是不設露台。雖然3扇窗外都已安裝晾衫架,但受訪者仍需要將衣服晾在客廳的窗框上,原因是細房的窗已被牀阻擋,其餘兩個晾衫架的設計難以應付4人的衣物量。另一道難題是,廚房安裝廚櫃及洗衣機後容不下雪櫃,但廚房與正門之間那道牆安裝了配電箱,若不花錢改動,雪櫃就得遷就尺寸。放在客廳的雪櫃固然為每頓飯帶來不便(例如煮飯時若需要用雪櫃,油煙就會在打開廚房門時攻到客廳),機器運作的噪音亦無時無刻帶來滋擾。這些問題似乎不值一提,但美滿生活往往被這些「微不足道」的日常瑣事破壞。
房委會的最新資料(2022年3月底)指一般申請者平均輪候6.1年才獲編配公屋。我們自然明白房屋需要殷切,也理解任何設計改動都涉及人手、時間、預算及部門間的協調,但公屋設計理應持續進步,若新華富邨的設計能改善現存缺點,進而複製到其他屋邨,何妨一試?
華富邨單位設計缺點
.對大家庭來說,面積頗為細小
.馬桶及淋浴間非「乾濕分離」
.大門面對廚房,部分居民認為門對門「對冲」影響風水
.未預留位置安裝分體式冷氣機
.走廊旁窗戶衍生保安、私隱及噪音問題
雙塔式大廈缺點
.日光難以照射天井地面及低層走廊,因此長期幽暗
.迴廊設計帶來私隱及噪音問題
【華富邨研究系列】(四之二)
系.列.簡.介
華富邨在1967年入伙,曾是香港最大型的公營房屋計劃,其建築設計是70、80年代公屋的模範之一。這條歷史悠久並承載各類故事的屋邨快將開展長達約20年的清拆搬邨計劃。
「華富邨研究工作小組」自2016年開始在華富邨進行研究及公眾參與活動,從社會學及園境學角度,記錄華富邨的歷史與人情,分析空間設計並展望將來。我們希望通過這系列文章,回顧華富邨設計的原點,理解居民生活與社區空間及居住單位的關係,審視過去半世紀的轉變並提出對新華富邨的啟示。
文˙ 黃培烽(列斯大學社會學及社會政策學院講師)、麥詠詩(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園境建築學部高級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