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知巷聞:街坊分享起居路線 記錄流動與停頓

文章日期:2022年08月14日

【明報專訊】依山而建的華富邨運用平台、梯狀斜坡、大廈及通道設計方便居民漫步其中,並配合栽種植物的位置及品種,創社區空間凝聚居民。近年新建屋邨則以升降機塔及行人天橋改善屋邨內外交通。新華富邨散落5塊地皮,如何接駁各座大廈,如何令居民從一個角落走往另一角落時沿路享受好風景,是設計師需要解決的難題。

「四通八達」的通道

上兩周回顧了平台、天台平台及雙塔式大廈如何便利居民的日常起居,未及探討的是下邨舊長型大廈如何令華富邨更「四通八達」。華富邨屬屋宇建設委員會在港島的第三個項目,這裏的舊長型設計可以說是與同系的西環邨一脈相承。建築師林中偉在《西環邨:風雨不動安如山》指,西環邨的5幢住宅大廈是香港首個以跨等高線設計(cross-contour design)的大型建築,意思是大廈底部並非位於一水平,而是坐落在堅尼地城山邊的階梯上。華富邨部分舊長型大廈應用同樣概念,包括在瀑布灣道旁的華清樓。

參考房屋署資料,華清樓從臨海角落向東分4個水平拾級而上,大致對應旁邊的梯狀斜坡。除了對付斜坡,這種設計亦方便居民。若下邨居民想避開瀑布灣道的樓梯或斜路,可在華清樓乘搭升降機到中層,然後經走廊行到較接近華富道的出口。直至現在,不少居民在烈日和暴雨下都選擇這條路線。

整個華富邨都是這類捷徑,有些早有規劃,有些視乎居民的習慣(圖一)。例如華富道底部的通道有條接駁華基樓的天橋,華信樓居民亦可經此出入,前往對面的巴士總站或通往華昌樓的樓梯。不過這條昏暗的地下通道有人避之則吉,原因是這裏有嚇人的都巿傳說。通道規劃與居民的日常生活路線時有出入。華富道貫穿華富邨,但上下落斜並且沿路甚少遮蔭,據我們的訪問及觀察,居民從上邨前往下邨,不少選擇經華昌樓旁邊的多層停車場,從天台平台(亦即是兒童遊樂場所在地)搭升降機到地面,再經樓梯、斜路或華泰樓側的升降機塔抵達華富中心。

華富邨曾經是個位處港島西南端的「孤立」社區,對外交通一直是個問題,屋邨內的可達性(accessibility,交通方便程度)同樣重要。原因不只是便利居民,更加讓居民長期留在邨內也不至於太過沉悶。跟上邨的雙塔一樣,舊長型大廈底部部分用作通道(部分則租予社福機構),居民可自由穿梭於不同通道,散步於不同路線。

景觀空間及日常行程

生活是習慣使然,亦會隨時改變,無論設計再周詳,專家的想像跟居民的使用方式始終有別。我們另一項藝術參與計劃運用線性追蹤(transect)這種園境建築學常用的方法記錄及考察華富邨的社區空間。參加者模擬他們的日常起居路線(例如返學、返工、買餸),每行100步拍一張照片記錄沿路景觀(圖二),並額外記錄路上對他們有特別意義的人、物件或空間。這系列相片展示景觀空間的伸延及參加者沿途的經歷,看似平凡,卻協助設計師理解居民和空間的關係,例如有蓋行人路從哪裏開始到哪裏完結、哪裏有居民聚集、哪裏看到海景、公園又出現在哪裏。這些路線值得被記錄,並非只因華富邨拆遷在即,而是由上而下、由專家主導的建築規劃始終無法完全滿足居民需要,須仔細參詳居民如何真真正正使用屋邨內的空間。

行程結束後,我們安排不同世代的居民分享作品,強化對社區的認同(圖三)。此外,我們以Google地圖為基礎製作互動地圖,標記參加者的步行路線及相片。現時的華富邨終將消失在地圖上,但居民他日仍然可通過這個日常生活的視覺資料庫,配對這些路線及照片的位置,延續社區的回憶。我們去年還邀請華富街坊和愛好者拍攝短片,過程中運用相同方法,街坊走他每日經過的地方,而熱愛華富邨的另一主角則示範他如何探索華富邨(圖四),對比居民及訪客與社區空間的不同關係。

栽種植物凝聚社區

華富邨凝聚居民的方法不止於「巿鎮中心」概念,過分強調華富中心多功能,就會忽視其他營造社區的重要元素──例如植物和居民的聯繫就鮮有提及。據我們實地考察,估計華富邨現時大規模種植近400棵樹木,大部分達40、50歲,最常見的品種包括石栗、樹頭菜、細葉榕、筆管榕、銀合歡、小葉欖仁、大花紫薇、江邊刺葵及鳳凰木。不少植物栽種或天然生長於護土牆上,其餘則種植在平台或樓宇之間的休憩空間。

樹木遮蔭擋雨、美化社區,更是居民的聚腳點。例如華富中心外4棵高大茂密、樹冠寬闊的細葉榕、印度榕及苦楝,是街坊聚集乘涼、下棋及休息的社區空間(圖五)。華信華裕樓之間同樣綠樹成蔭,居民聚在長椅上談天說地。春天花開後,遍地橙紅色的木棉花,不少居民不約而同在樹下收集這些具藥用價值的落花。這種「季節性」的習慣是華富邨以至其他屋邨居民的生活方式。

屋建會在1968年拍攝的電視廣告形容華富邨「建築喺風景優美嘅薄扶林海邊」,東博寮海峽海景雖美,但經歷開山劈石的雞籠灣和瀑布灣在入伙初期近乎光禿禿,今天的華富邨綠意盎然不是源自大自然。在1960年代興建公營房屋毋須預備種植平面圖(planting plan),翻閱當年的圖則,除標明在華富道與瀑布灣道交界、華富中心對出的平台設置花槽(即是上述4棵大樹所在位置),並未有其他關於栽種植物的資料。

沒有全面的園境設計紀錄,並不代表完全沒有規劃。從政府的舊照片所見,華富中心往華光樓的平台上在入伙時已設置花槽。但單憑平面圖、舊照片、政府檔案等文獻,仍難以斷定當年的華富邨是否如廣告所言「裏面仲有好多花園𠻹」。據我們考察,現時樹木的分佈不規則,從樹木的品種及位置而言,相信屬分批栽種。那年頭的公屋並未特別重視綠化,但沒有用盡每一吋空間,令設計師日後可按當下需求調整景觀空間。

對新華富邨的啟示

社區設施隨時代變,例如人口慢慢老化,華富幼稚園原址已空置多年;大眾比以往重視環保衛生,上邨的大牌檔被社區園圃取代。近年銀行改變經營方針,部分遷出,部分只提供自助銀行服務,櫃枱服務只好往邨外找。更重要的改變,應該是房署在千禧年代為每幢大廈的大門及部分通道安裝鐵閘,居民返回大廈時需要輸入密碼,長年困擾居民的私隱和保安問題得以改善。這些鐵閘令華富邨不及以往四通八達,但有居民分享彼此的密碼,仍可像往日般穿梭各幢大廈,身為訪客則只好遊人止步。

華富邨快入伙一甲子,今日的長者可能是當初開荒的小孩。儘管通道設計行宜,但老人家行樓梯始終吃力,亦未顧及行動不便的居民或訪客。同樣是千禧年代,政府在華珍、華基及華信樓之間興建兩部由天橋連接的升降機塔,加上華泰樓樓下的另一部升降機,上下邨居民上落華富道自此快捷、輕鬆。

升降機塔及行人天橋方便居民,減省平整土地的成本及時間,是這個時代新建公屋的特徵。儘管概念並不新穎(70年代落成的葵盛西邨第9座就有座獨立升降機塔),但規模與現時無法比擬。例如水泉澳邨由6組升降機塔及9條天橋連接18幢住宅;蘇屋邨有11條天橋、升降機塔及電梯分別有10組。興建升降機及天橋的目標是流動不是停頓、是分流不是凝聚,居民願意偶爾停留聚首的社區空間才能產生鄰里關係——華富邨常見的平台正正是兩種功能俱備。暢達無阻不等同四通八達,筆直的通道沒錯很方便,但若變成居民回家唯一路線,就可能錯過邨內其他角落的風景。

新華富邨由5塊土地湊合,難題由斜坡變為地皮之間的連結,上述線性追蹤方法將有助評估居民穿梭地皮間的經驗。綜合房屋署及土木工程拓展署過去5年向城巿規劃委員會及南區區議會遞交的文件,以及房署出版的《重建路上》通訊小冊子,華富邨以北及華景街兩個地盤將會以「景觀看台及開放空間」(landscape deck and open space)連接(另一說法是「平台天橋」(podium deck)),雞籠灣北及華樂徑之間是常見的行人天橋。至於東南端的雞籠灣南地皮,文件未詳述零售和公共設施安排,若無計劃增建通道往華貴邨,居民可能只能沿着石排灣道走到新華富邨的另一端。土拓署曾模擬這段石排灣道的行人路,有蓋有椅有草有花,但誰常有心情在繁忙的公路旁談天說地?我們知道部門各司其職,也難以依賴僅有的公開資料作具體評論,只是可以想像,居民走在平台上,應該會比天橋和路邊舒適、安心。

【華富邨研究系列】(四之三)

系.列.簡.介

華富邨在1967年入伙,曾是香港最大型的公營房屋計劃,其建築設計是70、80年代公屋的模範之一。這條歷史悠久並承載各類故事的屋邨快將開展長達約20年的清拆搬邨計劃。

「華富邨研究工作小組」自2016年開始在華富邨進行研究及公眾參與活動,從社會學及園境學角度,記錄華富邨的歷史與人情,分析空間設計並展望將來。我們希望通過這系列文章,回顧華富邨設計的原點,理解居民生活與社區空間及居住單位的關係,審視過去半世紀的轉變並提出對新華富邨的啟示。

文˙黃培烽(列斯大學社會學及社會政策學院講師)、麥詠詩(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園境建築學部高級講師)

{ 圖 } 作者提供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朱建勳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