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師亦友達人}冼少芬 擔當「嚮導」十五載 一代友師 不離棄年輕人

文章日期:2022年08月28日

【明報專訊】上周出台的「共創明Teen計劃」扶持基層初中生,一次過回應貧窮、劏房、青年等「重中之重」的施政範疇,同時引來重重疑問,如會否與現有師友計劃合併、1年是否足以建立關係、1萬元資助怎樣用得其所,乃至計劃對擺脫跨代貧窮的成效。或許更根本的,是要先了解何為「友師」。冼少芬最初受一句「一生有一年,貢獻青少年」打動,答應擔任一年友師(mentor),至今已荏苒十五載。

解救SARS後貧困家庭

沿革是這樣的:在「共創明Teen」前,坊間已有多個團體推出師友計劃,政府亦早於2008年成立「兒童發展基金」(CDF),設3年師友配對計劃。而CDF則脫胎自2007年的「社區新一代成長嚮導先導計劃」,為期1年,由教會關懷貧窮網絡(下稱教關)的蔡元雲和陳清海主力倡導,參加的師友被稱為「嚮導」和「受導者」。蔡陳二人熱中青年工作、備受敬重,冼少芬和丈夫透過所屬教會得悉此先導計劃,答應幫忙。當時她任職電訊公司管理層:「(腦海)叮一叮,我整天上班下班加班,隔天起來又是上班下班加班,我人生是否以後就這樣過?好似沒做過什麼,見只是一年,為何不嘗試?」追溯起來,比起CDF,「共創明Teen」更有先導計劃的影子。先導計劃為CDF定下雛形,冼少芬說:「現在回看覺得開心,但當時我忙於工作,第一次接觸,沒想太多什麼是先導(pilot run),只做好自己。」後來,她覺得把時間花在社會服務會更有意義,於2014年提早退休,參與形形式式的師友計劃,協助過鮮魚行學校學生、在DSE碰壁的考生等。累積經驗後,她亦擔當友師的培訓員、師友之間的協調員。她膝下無兒,親友圈子雖有青少年,但認為貧困和弱勢的一群,最需要她伸出援手,作人生「嚮導」。她憶述教關於2000年代初成立,香港從SARS後復蘇,既要支援失業人口,也要扶持他們的下一代。2007年,香港貧窮率是17.7%,15年後的今日,是23.6%。

與學員平起平坐

在字典裏,「師友」解作可以求教請益、切磋道義的人。至於「友師」,她認為:「至少平起平坐,不會做長輩角色,我只做個朋友。不過,這個朋友不是他的同輩,會多些工作或讀書經驗。」但見部分學員會稱友師是「第二個媽媽」,她如此理解:「可能是覺得有親切感,但我沒意圖做他們媽咪。因為媽咪會太肉緊,嘮叨這樣不行、那樣不行,(形象)令人厭煩。」曾有初認識的學員對她說想做職業電競選手,如果是自己女兒,她定會擔憂質疑;但身為朋友,她會抱開放態度,看到電競報道更轉發給學員。「我鼓勵自己多講自己的故事,如家庭、工作,不要審問他們。」學員跟她說學業或交友煩惱,她就說自己的經歷,如年少時不及格或作弊的糗事。學員說與跟她談完後「茅塞頓開」,她笑言:「其實我覺得我都無做過咩。」有人以為友師與輔導員、教師或補習教師近似,連家長也時有誤會。她則界線清晰:「學術上很多人可以幫他。學員是想跟友師去見識世界,擴闊視野。(友師)不一定是尖子。如果玩得,可能仲開心呢?」有學員擔心英文成績,她找來另一個前學員當補習老師,以免學員混淆了友師的角色。

跨區出遊 識人好過識字

她的學員大部分來自九龍東包括觀塘區。觀塘的貧窮率為全港之冠,有不少住在劏房和公屋的兒童,父母為口奔馳,像其中一個學員的父親是保安,母親是清潔工,甚少帶子女出外。故此,冼少芬經常充當導遊,帶學員跨區,見識外面的世界。有個住在秀茂坪的學員喜愛歷史文化,她們於是一起到筲箕灣看船塢和舊建築、參觀前身為中區警署的大館。CDF的對象是10至16歲的青少年,需要家長知悉才可單獨外出。「有些家長都想見識,會帶同其他子女出來。但有時我又想多跟學員談話,要視乎化學作用,有時就唔摻家長玩。」

她從身旁的手拖行李袋,取出疊疊多年來學員所寫的心意卡、明信片,因學員未必善於表達自己,她想出此溝通方法:「Band 1、國際學校學生有很多演說訓練或機會,基層家庭不同,父母不懂鼓勵他們,老師也要慢慢發掘他們的強項。」完成一日行程後,她會留點時間,與學員一同寫下當天感想,交給對方。「不是要他一個人坐下罰抄,大家想一想今日印象最深的是什麼。不可每個學員都用同一方法,有些男孩或有讀寫障礙的,會覺得被迫,要先試水溫。」學員的文字中,多次提到跨區「長征」,勞累卻滿載而歸。

另一樣學員牢牢記得的,是「識人好過識字」。「豐富孩子與他人的相處,不只限學校和家庭。」友師不盡是社會精英或百科全書,但可善用人脈和師友網絡。「陪伴成長,有什麼需要的時候,我們找其他適合的人去幫。」她安排過想做廚師的學員,跟藍帶甜品師傅學藝;想做幼稚園教師的,就為她約見幼稚園校長。「好多事情我未必懂,有學員想做中醫,就讓她陪我看中醫,跟中醫聊天。」

初中生處於「受助者」(receiver)階段,冼少芬希望培養他們成為「施予者」(giver),從選擇餐廳做起。「通常是家人為他安排,從未試過拿主意。如果直接問想吃什麼,他們會較客氣,我會問:『想不想試吓壽司、韓國菜,抑或西多士?』這是訓練他思維,開始學做決定、了解自己的機會。」對學員投以信任,他們會加倍重視和回饋。有次賣旗後,學員要獨自把4個旗袋交回機構,「第一刻她怕生保,講一兩句就害怕,到最後她在卡上寫覺得旗袋重要,自己責任重大,要用心地送回去,是好大轉變」。曾有學員到地產舖工作體驗,老闆把鎖匙交給他,着他隔天負責開門,「他覺得被重用,就好認真去做這個任務」。這些經歷似與脫貧無關,「我的商界經驗是,擢升的同事都不一定是中英文好好、跑數最多的,因為做領袖要有承擔、責任感、溝通能力等,遠超過讀書成績」。

CDF設目標儲蓄和民間配對金,「共創明Teen」則有1萬元資助,而且較寬鬆,第二期的5000元由學員自行決定如何使用,再向導師匯報。有人擔心涉及金錢令師友關係變質,冼少芬說:「為何兩個(計劃)都提到錢,有時都要有第一筆錢,鼓勵他去脫貧、做夢。有些家庭可能沒本事儲蓄、是散工,才不參加以前的CDF,今次不用儲蓄,就可以試。」特別是基層家庭的收入常用於生活所需,子女難以發展興趣。但她提到師友計劃的資助,應與個人發展相關,如購置樂器、報讀課程,不能用在旅遊、購物或交租等。

除明定的資助外,友師不能提供金錢支援和隨意送禮。「不應該有任何金錢糾葛,他會有錯覺,以後就討好你。除了物資外,最重要是灌輸做人的態度、心法。」聚會難免飲飲食食,若然本心正確,她相信學員自會明白。例如有多組師友和家長出席的聚會,會到酒店食自助餐,因菜式各適其適,大家可自由交換座位,有充裕時間交流、增進感情,同時為學員家庭留下美好回憶,「不止為食嘢」。學員的快樂來得簡單,騎單車、逛廟街、吃西多飲奶茶等,花費不多,已經令他們感到新鮮難忘。「有的友師會特意不開私家車,陪學員坐巴士,拉近距離,又可以慢慢談。」

學懂搞氣氛 「已懂不回」都OK

營辦師友計劃的機構會提供友師培訓,教不同背景的友師與學員打破隔膜和代溝。現在,就算學員「已讀不回」,她都能諒解:「唔答由得佢唔答,要畀自由空間佢。做友師學到呢啲。講完要講嘅嘢就OK,畀佢消化、沉澱吓,今日可能會重蹈覆轍,下星期會改變。」用在丈夫身上,這招亦管用。以前她與時間競賽,常跟同事追數、趕死線,「你講一句就得,唔得就搵第個做」,易生摩擦。她把對學員的耐心帶到職場,與不同年紀的同事相處。「懂得怎樣調節大家的氣氛,沒那麼硬繃繃。話題也多了,不止講工作。」攀石、做母親節蛋糕、做冰皮月餅,都是她的新嘗試。「開初整天覺得自己去幫人,不知道學員幫我認識自己。」

聚散有時,3年過後計劃完結,學員會升上中學或高中,步入新階段;少了機構為他們組織活動,見面次數自然減少。有學員只能兩年見一次,有的後來升上大學,連吃生日飯也抽不出時間,但其實師友感情未有變淡。有學員在碩士畢業時,把觀禮席位留給媽媽和冼少芬。冼少芬因行山弄傷腳,坐着輪椅出席。事後學員媽媽告知,女兒因為她能出席見證,喜極而泣。部分學員父母不善辭令,當他們特意打來說:「多謝你啊友師!」就知道他們認同子女成長。

年輕、年長 各有所長

「共創明Teen」招募商界和專業機構的年輕友師,冼少芬卻覺得友師應不拘年齡,如遇到學員不理睬,經歷過人生起落的年長友師會較有耐性,不會「玻璃心」。「我會想學員是否遇到什麼困難?抑或是想着打機怎樣『升呢』。」年輕的則有DSE經驗、易與學員打成一片。但若友師處於事業拼搏期,或較難抽時間。「為何說耐性重要?因有時會錯失給孩子的機會。有的友師因怕熱不想去賣旗,但如果不帶學員去,他就沒機會學做giver。」她建議未有經驗或時間有限的年輕友師,可用一年小試牛刀,之後想繼續服務,可再參與CDF等計劃。

師友相處模式一直隨時代改變,最明顯的是由一對一到小組活動。「早期去做覺得一對一乾手淨腳,點玩都得,現在覺得有些互動更好。」學員需要同儕陪伴壯膽,友師可互相補位。最近她趁4個學員考完試,跟幾個友師帶他們鐵路遊:先到宋王臺站看文物,再坐南港島線看風景,之後去觀塘見商界朋友,「與CEO一席話」。這樣緊湊、到各區參觀的活動,得靠友師們一起分擔準備,各盡所長。

冼少芬稱,她的人生友師不是個別老師或牧師,而是所有她在社會遇到的人。「我沒有特別一個mentor,見到乜人咪學,同事、上司、領袖。」她的座右銘是媽媽教的:「唔好怕蝕底。」上司肯教,她肯學。「不會想着他人工高、又要我做他的工作。我覺得他肯教我,給我機會學,日後我可以升職。」公屋出身的她,工作後繼續進修,之後報讀工商管理碩士,是公司中少數先獲碩士學位的管理層。所以她經常鼓勵學員「go and shine」,然後分享她在內地出差的觀察:馬路車來車往、從不讓人,但勇敢踏出第一步後,就可順利走過。

文˙ 梁雅婷

{ 圖 } 賴俊傑、受訪者提供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朱建勳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