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每次走進某連鎖家具店,迎面的並非一列列貨架,而是走道兩旁緊鄰彼此的「示範單位」,由客廳、飯廳、睡房到廚房,像展示各種美好家居的「大觀園」。若看得矇頭轉向,旁邊總有貼心的路線圖,提示你身處哪區,應往哪邊前行,鮮有人會走回頭路。策展工作坊的導師張景威借用這例子,向中學生說明「策展」在日常生活隨處可見。在這自媒體世代,YouTuber介紹遊玩景點、在音樂串流平台分享歌單,甚至經營IG,其實都是策展工夫。加上近年香港的博物館和展覽熱潮,學校的生涯規劃也要跟上時代,讓學生接觸這門新興行業。
背景
項目:為期半年的策展工作坊、「牀下底博物館」展覽
目的:加強中學生策劃、整理及實踐能力,同時表達所想
人物:籽識慈善基金、一九九九藝術空間、導師、6個學員
策展人一職 中學教師多不了解
張景威回想受邀擔任導師時,覺得此構思新奇,此前亦未見過有同類工作坊,能讓中學生一手包辦策展到佈展,拿起電鑽,裝置自己的作品。他曾在香港兆基創意書院(下稱創意書院)任教7年,因課程緊湊,未能涵蓋策展知識,「二來是因為讀視藝科的人,會覺得(策展)好書本、好多知識,不是畫畫那些好療癒、有表現力那種。所以教這些內容有難度,我所知中學好少(教)」。他一直替視藝科學生不值,認為中學欠缺了他們的「舞台」,不像其他創意媒介般,有電影院、放映會、禮堂,「他們只是交功課給老師,好可惜,似不停綵排,但不知道(真正的)觀眾在哪。應該有個精心鋪排、讓觀眾進來吸收和思考的場合。展板或走廊壁報板做不到這個效果」。
目的助學生探索
籽識慈善基金項目經理鍾俊彥提到與中學教師聯繫時,發現他們不太了解此範疇,或不知有策展人崗位,不容易推廣或招募。以前的生涯規劃多靠性格測試,建議學生做哪些職業,他說現在會進一步講人生發展、提升滿足感,除了性格,也看喜好、專長,「加上現在的選修科選擇多,所以要盡量幫他們開眼界,讓他們探索。就算試過策展後,覺得不適合自己也可以」。在為期3年的「生涯規劃,向夢想進發! 」中,他們嘗試在最後一年,帶同學涉獵新興行業,除策展外,也包括音樂製作和健康教練。
做策展 不一定要讀視藝科
策展需要消化和整合展品背後的故事,鍾俊彥說這與青少年發展相關,「這年代好重視講故事,我們更想見到展品講到他們的故事,令大家了解年輕人的內心世界和想法,是這次策展的目的」。籽識透過學校招募學生,不設面試和甄選條件,亦毋須修讀視藝科,「從來都信任年輕人,只要自己走過來,相信都有小小熱誠興趣,沒得逼」。可惜工作坊遭逢疫情和停課,有一兩名學員退出。張景威在第一堂已跟學員「打底」,說明藝術不是重點,像科學館、歷史博物館都需要策展人。「策展」這詞語似跟展覽相關,但YouTuber、電台DJ等工作,本質也如策展。「這個動詞,對這一代絕不陌生,將來開網店、開網站,要處理好故事,都是涉及策展的。」過程中需用上跨學科知識和技能,其實與現時中學追求STEM甚或STEAM教育的趨勢一致。
課堂例子多來自日常生活
鍾俊彥見到策展早在外國普及,在香港則因多家博物館落成漸受注視。構想工作坊時,他希望導師多為學員介紹例子,讓他們認識行業發展。張景威則考慮到部分學員沒有藝術背景,為免他們有壓力,在課堂提出的例子,大多來自生活。例如早前的「天線得得B」公仔事件,他會跟學員討論當中的告示牌,展示方有否法律責任,應否在旁邊圍上膠帶,如果是他們又會怎樣處理。「不止商場,博物館也遇過類似問題。清潔工人分不到什麼是作品,就不小心丟掉了,因為現在有些作品,視覺上或似垃圾。學員討論時反應都好好。」
他們的第一份功課,是到瑞典品牌家具店走一圈,因裏面有不少與展覽相似的元素。例如很多人進去「參觀」,未必購物,但樂意接收資訊;空間經精心鋪排,近入口的較狹窄,展示家居陳設,走進去會愈見開闊,擺放更多商品;店內有既定路線,確保顧客不會錯過任何一區,同時不會反方向行走。「這些安排其實跟展覽相關,令人不會蕩失路、清楚去了哪裏,之後大概會看到什麼,不會混亂。我要學員去想如果有堆作品,個場好大,總有死角位,怎樣設計路線,令人看遍所有作品?」
以牀下底物件為主題 自身故事切入
張景威是1a space的策展小組成員,自覺工作較理性,要做資料整理、行政、財務預算、宣傳,許多策展人都讀藝術史出身。怕學員覺得太枯燥,這次他以牀下底物件為主題,讓他們從自己的故事入手。為指導學員向觀眾打開心扉,張景威與他們分享了失戀博物館的例子。這個展覽已在全球各地舉辦,展出過多件戀愛信物和失戀故事,希望助失戀者解開心結。「但這展覽是收費的。(又例如)藝術家、名人死後會被展出書信、個人物品。我問學員,應否拿別人的私人故事來展出?」學員由此思考怎樣看待自己的展覽。
學寫簡介 被遺忘的不是重點
另外,篩選亦是策展必經階段。最初,各學員帶了10件物件回來,即共60件,由筆盒、錄音帶、心意卡到貝殼,逐一細述。之後卻要減至每人3件,帶出一個他們認為最具意義的故事。學員不能只憑一己印象憶述,也要挖掘其他人的角度,像有學員帶來與朋友在沙灘撿拾的貝殼,張景威就要她問問同行朋友的版本。展覽文字同樣經反覆提煉:學員先把心中故事告訴另一個不相熟的學員,到下一堂就由後者把故事說出來,枝節通常會被遺忘,記住的才是重點。張景威說:「很多人覺得想寫長一點、說清楚。但觀眾只會停留短時間,要將文字濃縮到好精彩。好似電影預告片。」他最終沒有多作刪改,證明此方法管用。展品說明多數約為20字內,做到言簡意賅,比坊間展覽的文字更引人細味。此外,學員事前還要拍照、記錄物件的狀態和媒材、量度尺寸、決定展示形式等。
走光菲林比喻停課復課 空盒子帶出反思
展覽在富德樓的藝術單位「一九九九」舉行,約400呎,是典型的白立方(white cube)場地,負責人吳國璋說:「對一般創作人而言,white cube是自由度較大和高可塑性的空間。」張景威解說,展覽空間非愈大愈好,「以用作展覽教學而言,香港沒有很多大小適合的畫廊,這裏是適合的,不用太多作品或太高成本都做到」。二人在入口加了窗簾布和地氈,營造由走廊通往家中之感,提示觀眾這不是一般藝術展,同時讓展區更集中。至於佈局、觀賞展品角度和高度等,則由學員決定,還要親手鑽牆佈置。由於他們曾考察過場地,佈展只花了約3小時。
其中一幅掛牆作品,是裱框的菲林底片,由牆身射出燈光,底片影像隱現。創作者是港島民生書院中六學生,她在中四時買了一卷菲林,曬好後才知菲林已經走光,就如同她的學校生活一樣,在停課與復課之間斷續留白。張景威記得菲林最初用袋盛着,平平無奇。他們將它裝裱掛牆,但射燈的反光太強,反而看不見影像。輾轉想到在畫框背面加LED燈,模擬燈箱效果。
過程見學員已掌握技巧
另一個同校的中五學生,則帶來3個盒子,從自己替換科技產品的行為,反思追求物質、跟風和虛榮的心態。但由於其中一款手機的形象太鮮明,擺在層架上跟專門店貨架沒兩樣,學生索性打開盒子,展示裏面空空如也的模樣。吳國璋讚賞學員已掌握到展示技巧,「這是自然又聰明的做法,能撇除外相,似white cube一樣,讓作品做主角;他避開所有印刷,讓故事做主角」。鍾俊彥原以為學生只敢展露優點,「但原來亦有膽去展示生活裏的遺憾、缺失、陰暗位,好真誠坦白」。他鼓勵學員邀請教師參與開幕,把策展帶到校園,而不限於生涯規劃;亦正與民間組織合作,找學生就氣候變化議題策展。
「策展人」導賞
展區一角有個如同祭壇般的作品:一堆黃色紙張包圍舊手機,牆上播放着創作者撕碎紙片的過程,隱約看到「生日快樂」4字。余柏洛是創意書院四年級學生,此前從未參與策展或展出,因見近年香港多了展覽,故報名參加這次工作坊。他特意將作品放在角落,因為黃色碎紙是他在小學收到的心意卡,象徵不快的回憶。手機則代表他自己,比喻這些回憶令他變得強大。導師曾提醒他,若只撕爛心意卡,觀眾未必意會是什麼回事,於是他想起在大館看過田村友一郎的作品,仿效他拍下錄像,「讓觀眾代入,(跟我)一起撕爛心意卡」。他在開幕日邀請了小學老師和父母到場,卻發現自己表達的與觀眾所看的未必一樣,小學老師理解撕紙代表釋懷,父母則為他的成長而高興。
‧牀下底博物館‧
日期:8月13日至28日(今天)
時間:下午2:00至晚上8:00
地點:灣仔軒尼詩道365至367號富德樓10樓36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