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導賞:霓裳建築師 Issey Miyake三宅的一生

文章日期:2022年08月28日

【明報專訊】新冠疫情期間,似乎死的人特別多。最近逝去的有流行女歌手ONJ(Olivia Newton-John),名作包括Hopelessly Devoted To You、Physical等;執導《U - 潛艇 96》(Das Boat)的 Wolfgang Petersen;英國插畫家Raymond Briggs,Briggs的繪本Snowman膾炙人口,曾改為無對白的動畫,有一個版本是樂壇變色龍David Bowie作出場簡介的,而動畫的主題曲Walking In The Air,旋律優美,林子祥曾改為粵語版本《在等一個晚上》,資深的樂迷一定有印象。但凡有名人辭世,總有人會說:「是一個時代的終結。」能夠稱得上是代表一個時代的,當然不止是優秀那麼簡單,應是某些哲學、某種學派的開宗領頭人。曾經做過少少統計,也用來考學生:「知不知道哪一個年代有最多經典電影?」記憶所及,好像沒有學生答對,答案是上世紀60年代,高鋒期是40至70年代,80年代以後數量是急轉直下,當下更不用說了。以這個邏輯推論,其他方面的文化,也應相差無幾(流行音樂也很容易的想像得到)。二次大戰前後,的確是文化的高峰期,從高潮走過來的創作人,半個世紀後至今回潮,也多數百年歸老,所以特別多「一個時代的終結」。剛因肝癌辭逝的時裝設計師三宅一生,堪稱是雲裳設計的一代宗師。素來少在面書上留悼文,那天手多多打了幾個字:「唯一時裝設計師,明白結構.建築。」有不少朋友按讚,編輯更來鴻約稿。對一個建築師而言顯而易見的事情,真的沒太多人看得到嗎?

建築入門:結構與空間

對一個直男知識中年而言,高級時裝的意義,頂多只不過是買套Armani或Paul Smith的西裝上班;就算在設計界打滾,也不會特別留意誰是穿Kenzo的女人,或者穿Miyake的男人,那三宅的設計,緣何走入建築師的眼簾?

跟同是來自日本而打入國際的時裝設計師,他比山本耀司或川久保玲的披帶「丐幫派」,顯得簡約得多,當很多時裝設計師仍然聚焦於Mix and Match,三宅有着非一般的思維,他的創作命題(issue),並不是時尚(trend)、顏色(colour)、 圖案(pattern)或風格(style),而是結構與空間。

無獨有偶,建築的精神,並不在於見到的風格或裝飾,而是看不到的空間(space),20世紀初奧地利建築師Adolf Loos便有「Ornament and Crime」的說法,建築設計教育,第一課堂就是學習怎樣「定義空間」(defining space)。「有瓦遮頭」是人類原始生存需要的一大課題,而要用什麼結構來支持穹頂、來製造受保護的空間,便主宰了建築歷史的洪流,結構與空間(structure and space),是互為因果的雙生兒。

結構的進化史,是依仗技術(technology)的創新,愛斯基摩人用切冰塊來砌冰屋(igloo),一般相信是人類建築的源頭;其後有希臘人的柱樑系統(post and beam System),如巴特農神殿(Parthenon);羅馬人民二維的拱門(arch),如渡槽(aqueduct),再進化到三維的圓穹頂(dome),如萬神殿(Pantheon);歌德式建築(gothic architecture)的尖拱和飛扶壁(pointed arch and flying buttress);鋼材和玻璃(steel and glass),如水晶宮(Crystal Palace);到鋼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引爆了現代主義建築;及後到高技建築(high-tech);電腦的介入,更令到現今解構主義(deconstruction)的建築發揚光大。建築流派的進化,跟技術的演進(technology advancement)有莫大的關係;有新科技,便有新的結構體系,然後便有新的空間呈現。未必每一次建築運動(architectural movement)都是因為結構的技術誘發,但每一次的技術演進,都會帶來革命性的建築流派。

重新定義物料特性:一生褶

可是三宅一生,並不是念建築的,他這些跟建築不謀而合的妙思從何而來?他1938年在廣島出生,原爆時他7歲,兒時希望做舞者,對霓裳的興趣始於小時候看姊姊的時裝雜誌,本科在東京的多摩美術大學讀平面設計,後來留學法國讀時裝設計;先後在Guy Laroche和Givenchy裏打過工,後來移居紐約,認識藝術家如Christo(他會把一座建築物、一條橋或一個島,用布包起來,作為裝置藝術的宣言,這應該對三宅不無啟發),1970年回東京自立門戶。

他曾提到,受到不少藝術家的啓發,其中包括如Alberto Giacometti(反思雕塑的重心、比例和結構)、Isamu Noguchi(簡約家俬設計)、Constantin Brancusi(他雕塑的造型不難在三宅Flying Saucer系列的時裝裏找到共通點),影響最明顯的要算是時裝設計師Madeleine Vionnet,她最聞名的,是斜裁(bias cut)的剪裁,在布料的紋理上45度對角來裁剪,令布料的張力可以更自然地垂墜,更加自然地貼合女性的身體,體態變成主題,簡約得來,不再需要添加任何裝飾,影星如Marlene Dietrich和Greta Garbo等,都是她的捧場客。

改造物料的特性,繼而重新思考衣裳基本物料的可能,這不失是一個開創、突破的思維。三宅嘗試實驗一連串的壓褶方法,最後演變成著名的三宅褶縐,也稱「一生褶」。薄紙一片,本來是軟弱無力的,可是把紙張摺疊成風琴狀,這個結構立即可以支撐一杯水的重量,這個實驗(現在應該叫做STEM的教材),大家小時也應該做過。同樣道理,褶縐的布料,再經過裁剪和縫紉,便有自成結構的可能。

在時裝中引入結構承托的思維,當然非今天才有,中世紀的鯨骨裙襯(farthingale),到19世紀的裙撐(crinoline),便是用鯨鬚、鳥羽莖骨、細鐵絲或藤條做輪骨,連接成鳥籠狀的裙撐,以托起外裙,相信大家在古裝西片看過很多。當然這種古典的做法,非常之累贅和疊牀架屋。三宅的摩登做法,將物料變成同質(homogeneous)的結構,顯得自然純粹得多。小時候看三宅的模特兒行天橋,常常把斗篷翻來覆去,好像變幻術一樣,非常神奇。他把褶縐壓成同心圓,順理成章的在圓心開洞,這個洞便變得非常structural,對布料而言毫無痛苦(painful)。

昆蟲和甲殼類是外骨骼動物(exoskeleton),哺乳類如人類是內骨骼動物(endoskeleton),由內部骨架支橕,肌肉的收縮連筋腱帶動骨架運動,衣裳一般是柔軟沒有結構的,套在身上,會緊貼突出了的皮肉,其他布料會因地心引力而下墜,而三宅的設計,彷彿在人體上再加上一層軟骨骼的結構(soft exoskeleton),布料跟身體的接觸摩擦面減少,穿著得比較舒適,且褶皺和結構空間內藏空氣,是很好的絕緣體;再者衣裳的造型把人體的線條模糊,這樣也適合東方人。這個結構,在人體接觸面之間,美學上有另類空間組合的可能,而非一定緊貼身軀。這個便是由technology轉化為structure的最佳典範。

他旗下有很多品牌,Bao Bao那一條線,是出品手袋,他用直角三角形為模塊(module),變成有無限的接疊可能,貝聿銘看到,應該非常高興,因為他常說「Triangle is structural」。me Issey Miyake那一線只賣一種size的衫,布料的設計可因應用家不同的身材而伸展,又是創新布料研發後的成果。

一秒變3D:A-POC

另一線A-POC的全名是A Piece Of Cloth,是標榜用一塊布剪裁出來的時裝,花生騷的高潮展現,是一群模特兒,化身成為連體嬰。那些年在設計學院做人之患,有幸看過他的副手藤原大來香港設計營商周演講,他當時介紹最新設計的系列是Karate Suit,一般人穿起西裝,行動會變得束縛,他們便朝着西裝這個「弱點」研究,突破西裝的剪裁和接口的物料,令到用家就算耍出空手道的招式,也不會「爆胎」。而時裝表演時,就是模特兒在耍空手道,再一次,設計的原點,回歸到事物的本質(essence)。

132 5. Issey Miyake是A-POC進化的另一條線,用家買回來的包裝,是摺疊成平面的衣裳,一拉出來,立刻變成三維立體的衣服/手袋,好像燈籠一樣,展現出非常厲害的概念,堪稱為IKEA的時裝版本。

陰翳IN-EI是另一線燈具系列,簡直是摺紙藝術(origami)的大展,origami是建築設計思維訓練其中的一個靈感來源,尤其荷蘭學派偏好此道,所不同的,他不是用紙,而是用布料。他把整塊布料摺疊成平面,把它打開,立刻變成三維結構,套在燈泡上,變成幾何形狀的燈具,沒有一絲多餘的東西。

Design is for life

1989年,Wim Wenders有部電影,叫《城市時裝速記》(Notebook on Cities and Clothes),可惜拍的是山本耀司,而不是三宅一生。山本說到「Fashion is always in」,有in即是有out,表示所謂「時」裝,是會過時的,而三宅嘗試做的事情,是最純粹的,是永恒(timeless)的,fashion跟timelessness,本來是相悖的,這才是三宅偉大的地方。正確點說,他只關心不會過時的設計,所以設計是為了生命,名言是「Design is for life」。

由物料(material),經技術(technology),組成結構(structure),到定義空間(space),到最後轉化為看到的造型(form),他在霓裳的範疇,完美地展示了一個建築設計思考的典範。

Form is the necessity of technology and structure. Nothing more, nothing less. 造型是技術和結構的必然。不應多,也不會少。

這樣的思維,最原始,最古典,也最有開創性。

大師是怎樣練成的?也許是要回歸基本步,回答最根本的問題,可是現代人最不吃這一套。或許,能夠真正踏上思維正軌的,才堪稱得上為天才。

一個傳奇逝去了,三宅一生,最了解建築藝術的霓裳設計家。

沒有之一。

唯一的開創者。

願他的門生,可踏在他的肩膀上。

文˙ 四維出世

{ 圖 } 資料圖片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朱建勳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