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話題:伊利沙伯時代的落幕

文章日期:2022年09月11日

【明報專訊】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逝世,說是一個時代的終結,雖有點老生常談,卻算恰當。

英國慣以國王劃分時代,對上兩位著名女王伊利沙伯一世和維多利亞治下都是英國盛世,前者英國開始崛起,後者更奠定日不落國。至於伊利沙伯二世治下卻是帝國衰落,王室神話經過連串醜聞後本來所餘無幾,但神奇的是,她的聲望晚年卻愈來愈高。

英女王致力「與時並進」固然要記一功,但也是因為英國太需要她了。

說英女王與時並進,這種適者生存的性格在溫莎王朝初年已植根。溫莎王朝本來是House of Saxe-Coburg and Gotha,姓氏源於維多利亞女王夫婿、祖籍德國的阿爾拔親王。一戰爆發後,英國反德情緒高漲,跟德國王帝威廉二世份屬表親的英王喬治五世(兩人都是維多利亞的孫輩),為顯示跟國民同仇敵愾,改用溫莎這一典型的英國姓氏,一家投入支援戰事,贏得英國人愛戴。一戰後多個歐洲王室消失,溫莎王朝卻安然無恙。

化解王室最大危機

英女王即位時正值二戰後英國國力走下坡,「英國衰落了嗎?」成為不少人的疑問。少女伊利沙伯二世即位給陰沉的英國注入生氣,成為團結國民的時刻,英女王加冕更首次電視直播。大眾傳媒之興起可能是伊利沙伯時代的一大特色:傳媒把王室跟社會大眾拉近了,英女王和王室也成為大眾投射各種情緒和情懷的標誌。

在大眾眼前的英國王室猶如連續劇:有人出生、有人死去、有人結婚、有人離婚,只是這齣連續劇只讓大家看到幾個大場面,場景之間的連接、人物之間的關係得靠道聽塗說和八卦傳媒完成,真假也不重要,這方面英國小報固然不會令人失望,戲劇(如The Crown)一方面滿足大眾對王室的八卦和想像,也鞏固王室的神話。

英女王的蛻變,得從戴妃說起。英女王即位之初廣受愛戴,但到了叛逆的60及70年代,王室已予人過氣之感。80及90年代,王室屢爆醜聞,查理斯王子跟戴安娜的離合更成為全球傳媒追蹤的「大事」,在這情况下,王室還有何價值?

查理斯跟戴安娜的童話式婚姻原令外界以為可為王室注入新鮮感,戴妃也成為新一代王室的面孔,不過發展不似預期。查理斯不忠、戴妃公開談感情瓜葛,在大眾的想像中,戴妃恍如年輕的希望,卻慘被守舊的王室折磨,英女王更恍如「惡家婆」。兩人離異後,戴妃繼續受民眾愛戴,受傳媒全天候追蹤。最後她跟男友多迪1997年在巴黎跟狗仔隊追逐下於車禍中死亡,震撼全球。

向來含蓄的英國人感情大爆發,白金漢宮外遭花海掩沒,悼念群眾情緒高漲。眼見民情洶湧,政客和傳媒紛紛加以「疏導」,首相貝理雅把戴妃稱為「人民王妃」,小報則「順應民意」把矛頭直指王室,報章大字標題要求女王「SHOW US YOU CARE」,質疑英女王躲在蘇格蘭沒有回應民眾訴求、麻木不仁。民眾也認定戴妃遭王室苛待,甚至有陰謀論傳戴妃為英國王室暗殺,遷怒英女王及查理斯,王室頓時面臨自1860年代以來最大危機。

維多利亞女王在丈夫1861年死後悲傷過度長年隱居,未履行憲法職務,令英國共和派聲勢大振,甚至有議員公然提出要維多利亞退位。跟維多利亞相比,循規蹈矩的英女王遭受的指摘可以說是莫名其妙。英女王最後破天荒發表電視演說致哀,一句「身為你們的女王,也身為祖母」順應民情給英國人一個「人性化」的英女王,為王室化解風暴。

The Crown進一步鞏固神話

這場風暴經Stephen Frears 2006年改編成電影「英女王」(The Queen)已深入民心,由Helen Mirren扮演英女王,為女王翻案,解釋她當年看似「不近人情」的舉動,描寫她作為傳統守護者如何在個人意願及國民壓力之間掙扎,為了哀慟不已的國民不惜「忍辱負重」,這也成為日後大眾文化中關於英女王的敘事主調。

Netflix電視劇The Crown便延續這一主題,電視劇對英女王如何在家庭與國家之間掙扎有不少着墨,又加點想像補足英女王跟丈夫、妹妹及兒子的關係,試圖解答好奇的觀眾對女王私生活的疑問,但諸事八掛之餘卻又不失對英女王的尊敬,反而進一步鞏固王室神話。播映以來引起不少討論,大家都想知道英女王怎樣想。可是除了一些前王室官員對劇集失實表不滿外,英女王一貫沉默。

無論英國傳媒怎樣七嘴八舌,怎樣拿王室開玩笑,英女王都不發一言。不要輕視這「沉默是金」的力量,在政客喋喋不休的時代裏,英女王的沉默正是力量之源。政治中立的英女王從不表明立場,儘管總不乏「消息人士」透露女王的想法,或有些「權威人士」詮釋女王一舉一動所發出的信號,但始終無從稽考:她不喜歡戴卓爾夫人的新自由主義改革嗎?她反對脫歐嗎?她受不了特朗普嗎?我們其實不知道,但大家總愛想像她跟我們想法一致,她跟我們憂戚與共,她站在我們一邊。

19世紀《經濟學人》主編白芝浩(Walter Bagehot)在《英國憲法》一書中稱憲法分為兩部分:君主制代表的是「尊嚴」(dignified)部分,政府和國會則代表「效率」(efficient)的部分。前者肩負歷史傳承之責,後者則負責實際統治的運作。他又說,對那些仍然需要象徵的人來說,君主制正是國家團結的「可見象徵」。這可解釋為何英女王人氣高企,為何英國需要她。

國民痛失精神領袖

2010年代以來,代表憲法「效率」的部分混亂失靈,既有脫歐公投亂局,又有各種醜聞,執政黨與在野黨各走極端,首相也愈來愈無法駕馭黨友,政爭不斷,國家團結唯有靠英女王。2012年英女王登基鑽禧紀念,那時英國遭遇不少政經衝擊:金融海嘯後英國大力救市,保守黨政府2010年上台大幅削減開支觸發不滿,翌年8月多個城市爆發騷亂。倫敦奧運2012年揭幕,英女王還跟占士邦粉墨登場,英國舉國洋溢喜慶氣氛。

英女王過去70年一直滿足各方不同期望,既要親民與時並進,又要保持高貴、神秘、莊嚴,這份工雖然可以說是公關,但也不是人人做得來。英國政治劇常開玩笑,遇上什麼麻煩,最好請王室出來「冲喜」一下,揮舞米字旗,轉移視線。雖然英女王無法解決問題,但至少她令大家感覺良好,這對向來缺乏圖騰凝聚國民的英格蘭尤其如此。適逢英國政治亂七八糟,先不說脫歐亂局及蠢蠢欲動的蘇格蘭獨立,迫在眼前的能源危機和生活成本危機才是最大挑戰,但以後再沒有英女王「打救」了。

文˙林康琪

編輯•朱建勳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