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劇場的本質是什麼?藝術家鄧國騫的看法——最根本只是一個空間有兩班人相處。隨着這個本質萌生,劇場不一定由舞台從上而下傳遞信息予觀衆,打破習以為常的形式,似乎發掘到更多的可能。鄧國騫連同劇場人周偉泉、鍾肇熙,在《晴雨》劇場大膽實驗,挑戰劇場的固有形式,挑戰表演者與觀衆的固有角色。
《麋鹿》為香港藝術中心主辦《文化按摩師藝術節2022》的節目之一,當中分為兩部分:實驗劇場《晴雨》和展覽《韻腳》。今次合作由香港藝術中心撮合,鄧國騫擔綱概念及創作,伙同兩名劇場人——導演周偉泉和編劇鍾肇熙,首次共同創作。麋鹿被稱為「四不像」,實驗劇場《晴雨》亦不像傳統戲劇的想法,一切創作念頭源自於跨界思考。
在鄧國騫的經驗中,「視覺藝術的禮儀相對弱,例如去一個展覽,不看題目、藝術家自述,只看作品的話,如果對作品沒有感覺,10秒就會轉身離開」,變相很講求觀衆主動詮釋作品。相反,劇場的禮儀較強,觀衆通常看完才離開,而且話語權在舞台上,觀衆被動接收信息,而非主動尋求。於是周偉泉覺得「劇場人對一些事很習以為常」,例如觀衆必然坐在觀衆席,演員就在台上表演。繼而,其實我們對很多事物有着先入之見,但我們習以為常而不自知。
「郁鬆」思維 摒除先入之見
所以,3名主創在受訪時經常提到一個字眼:「郁鬆」。就像耕種前需要犁田,做麵包前需要搓鬆麵糰,思維也需要「郁鬆」。摒除對劇場的先入之見,鄧國騫認為劇場的本質就是一個空間存在兩班人:表演者和觀衆。根據這種想法,對話、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和思想碰撞反而最重要。「郁鬆」的過程先由主創團隊開始,發現自己的一些先入之見,互相衝擊不同看法,第二層是表演者,最後一層才是觀衆。
整個表演只有開首像傳統戲劇,讓表演者和觀衆有理由進入劇場。之後會不停解構傳統戲劇的結構,將視線由台上轉移到觀衆身上,讓觀衆意識到自己作為自主個體,進入劇場後,需要在劇場內尋找意義,而非等待被告知意義,要奪回劇場內的話語權。《晴雨》的互動概念令人想起去年上演的《100%香港》——按人口普查中性別、年齡等比例,找來100名香港素人,即興回應一連串關於香港的問題。但鍾肇熙解釋「不是像《100%香港》讓觀衆fit in(適應)結構」,《晴雨》甚至沒有固有結構,表演者也未必習慣,跟觀衆一樣,都需要從互動中產生意義。
演出期間,觀衆有一個自由時間,走出劇場,探索藝術中心其他空間,例如展覽《韻腳》。《韻腳》本身展出關於事物如何站立的展品,但在演出期間,成為隨意游走的廣場一部分。鍾肇熙強調:「演出當中好強調他們選擇。就算選擇被動,也要知道這是你的選擇。」他也認為「觀衆入劇場就像一個集體儀式」,「變成一些回憶跟住你走……社群就是這樣成立,不同人相遇,慢慢形成一個更大的社群。就是我們希望回歸最本質的那件事」。而且「在劇場停留的時間足以建立一種信任」,可以傾訴心底話,回應在現今社會的缺失。
帶耐性及好奇心入場
雖然3名主創深怕劇透,內容上守口如瓶,但明白觀衆未必習慣形式,仍建議了一些心態準備。周偉泉建議帶點耐性和好奇心,不要習慣於很快說出信息、重點的觀賞方式。鄧國騫則建議先放下對藝術的先入之見,單純欣賞藝術的美。而鍾肇熙就建議保持開放的心,可以有期望,但也要預備超出自己的期望。●
麋鹿:晴雨(實驗劇場)
日期及時間︰
10月7至8日晚上8:00、10月9日下午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