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的國葬上周一(9月19日)舉行,儀式莊嚴典雅又不乏人情味,廣獲好評。這場國葬也引起日本相當關注,事關9月27日日本也為已故首相安倍晉三舉行國葬。英女王國葬於英國差不多毫無爭議:就算對君主制有保留者,也對在位70年的英女王心懷敬意, 但安倍國葬在日本卻是另一回事了。英女王國葬亦令日本社會對國葬的討論再趨熾熱。
國葬,簡單地說便是國家埋單的葬禮。英女王9月8日逝世,國葬在10日後舉行,民眾可向其靈柩致意;安倍則在7月8日遇刺身亡,私人葬禮一早舉行了,國葬卻在兩個月後舉行。英女王在英國廣受敬愛,國葬幾無爭議(除了少數反君主制者外),國葬開支暫未有公布,但公眾大抵覺得辦國葬緬懷英女王合情合理。至於安倍,其政策及作風在日本一向引起兩極反應,政府較早前公布國葬費用為16.6億日圓,更惹來批評。
因為安倍國葬的爭議,日本傳媒對英國等國家的國葬準則關心起來。英女王是一國元首,是國家團結象徵,國葬有王權延續的象徵意義,至於安倍只是政客,並無這樣的象徵意義,兩人國葬難以比較。安倍國葬可以相比的,大概是英國為有功於國者舉行的國葬。
功過有爭論 國會未審議
科學家牛頓及戰時首相邱吉爾都獲國葬禮遇,誰可獲國葬雖無明文規定,卻有慣例可循,要經王室及國會同意,也要尊重死者生前意願。英國對上一次非君主國葬已是1965年的邱吉爾。前首相戴卓爾夫人2013年逝世時也有聲音要求國葬,但她在英國是極具爭議的政治人物,支持者讚揚其大刀闊斧的改革振興英國,反對者則認為她破壞原來的福利社會,加劇貧富縣殊。戴卓爾夫人生前據報反對國葬,認為自己無法跟邱吉爾相提並論,也不認為國會應為她的葬禮埋單。最終她的葬禮未以國葬名義舉行,雖然不少人認為已有國葬之實。
至於安倍的國葬又如何呢?自從首相岸田文雄宣布為7月遇刺身亡的安倍舉行國葬以來,爭議一直不斷,舉凡法理依據、經費等不一而足,但最多人談論的問題恐怕是:安倍值得國葬禮遇嗎?支持者認為他是日本憲政史上任期最長的首相,而且在外交有建樹,其印太構想亦具先見之明,加強了日本在國際舞台上的地位;至於內政上其「安倍經濟學」亦有貢獻。不過對反對者來說,任期長短並非成就指標,而應着眼於他實際做了什麼:「安倍經濟學」成效有限,他任內解禁集體自衛權亦有違反和平憲法之嫌,任內亦爆出諸如「森友學園」等醜聞。
再者,安倍跟統一教會的關係亦惹不少人反感。行刺安倍的山上徹也是深受統一教禍害的「宗教二世」:其母親因迷信統一教傾家蕩產向教會捐獻,山上因而遷怒曾在統一教活動上演說的安倍。事發後,日本傳媒廣泛報道統一教如何透過「靈感商法」等手段斂財以及引起的社會問題,也令不少人同情「宗教二世」的遭遇。為什麼這樣嚴重的社會問題長期遭漠視?傳媒揭發統一教跟自民黨人關係密切,安倍派的政客尤甚,他們多借助統一教的動員力量拉票,也有接受政治捐獻。政客是否因此漠視統一教問題引起不少聯想。統一教問題亦令岸田改組內閣時避免委任跟統一教有關連者入閣,可見民間之反彈。
「國葬」在日本引起爭議,除了因為安倍本人的功過外,更大理由是今次決定未有經國會審議。日本對國葬沒有相關法律規定,戰後亦只有一位首相獲國葬禮遇。日本戰前有「國葬令」,除了皇族外,有功於國家的政治領袖死後,天皇可頒布特旨為他們舉行國葬,國葬當日國民更要暫停經濟活動及娛樂,以表哀情。曾任首相的伊藤博文、山縣有朋、二戰將領山本五十六等都曾獲國葬禮遇。但日本戰敗後,隨着美國撰寫的憲法1947年生效,國葬令亦廢除。
安倍之前,日本戰後唯一獲國葬禮遇的是1967年10月逝世的前首相吉田茂,時任首相佐藤榮作決定為他舉行國葬,在他死後11日舉行,當時在野黨及輿論亦反對。1975年逝世的佐藤榮作(亦即安倍的外叔公)當時是戰後任期最長首相,任內達成沖繩歸還,又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當時政府也曾考慮國葬,但最終因為欠缺法律基礎加上在野黨反對作罷,最後以內閣、自民黨及民間合辦的「國民葬」進行,由政府承擔一半開支。自1980年大平正芳的葬禮起,前首相的葬禮多以內閣及自民黨合辦的「合同葬」為主,安倍外祖父岸信介1987年的葬禮,以及2019年逝世的中曾根康弘都是「合同葬」,開支由政府承擔一半。有自由派學者指出,吉田國葬後之所以沒有首相獲國葬,可能是政府忌諱在野黨及輿論, 但到了今天,在野黨和傳媒勢弱,自民黨可以一意孤行。
國家「私物化」質疑
安倍遇刺身亡後,自民黨內的保守派勢力已要求予以國葬待遇,並炮轟岸田政府未有即時下半旗悼念安倍。最終內閣7月22日決定予以國葬,並稱根據「內閣府設置法」,內閣掌管一國之儀式,而國葬屬國之儀式一種,因此內閣決定為安倍舉行國葬,不經國會審議是有法律根據的。
岸田表示,給予國葬是因為安倍是憲政史上任期最長的首相,而且內政外交皆有成就。但觀乎日本傳媒報道,岸田此一決定恐怕更多是基於自民黨內部政治的考慮,尤其是對黨內安倍派的顧慮。而在自由派學者眼中,安倍國葬只是長期執政的自民黨將國家「私物化」的極致。慶應義塾大學教授小熊英二日前接受《朝日新聞》訪問,回顧戰後首相的葬禮,稱無論是「合同葬」還是「國民葬」,本質上都是執政黨將國家「私物化」,要國家補貼自民黨辦葬禮。他反問,試想若外國政府內閣自行決定要國家為內閣及執政黨合辦的葬禮支付一半開支,一定會激起輿論反彈,但日本卻對這做法習以為常。而今次岸田內閣自行決定為安倍辦國葬,由國家全額支付開支,可以說是「私物化」的極至。
突顯價值觀差別
安倍國葬沒有團結國民,反而激化日本社會對安倍的兩極反應,誰去誰不去國葬、地方政府是否下半旗也成為焦點。保守派則認為社會上反對國葬者只是少數,東京的反國葬示威也只是200、300人左右,質疑反國葬只是向來討厭安倍的自由派炒作。不過,不同民調的確顯示反對國葬者居多(如NHK 9月9日的民調便顯示不贊同國葬的有57%,《朝日》9月民調也顯示56%受訪者反對),但當中世代差別亦值得注意,不少傳媒都留意到,18至29歲的年輕世代最支持國葬,最反對國葬的是70歲以上的人。這可能跟安倍長期執政有關,年輕一代只記得安倍,他們也更關心政府的經濟政策。反之,年長者對日本有更久的記憶,也更關心戰後民主體制的價值。
隨着安倍國葬臨近,有關爭議未息。岸田9月22日也承認解釋不足,將會繼續尋求國民理解。另一邊廂,岸田政府也積極營造弔問外交的氛圍,公布岸田將在國葬前跟9名政治領袖會談,外相林芳正也會跟10名外長會談,以強調國葬對國家有利,可延續安倍的外交遺產。但這如意算盤是否打得響?一些論者便拿英女王國葬賓客名單對照,有出席英女王國葬的美國總統拜登、法國總統馬克龍都不出席。
英女王國葬有如展示英國軟實力的場合,吸引全球收看;安倍國葬的規模很難跟英國國葬相比,而觀乎《讀賣新聞》日前披露的國葬程序,海外觀眾到時會否收看是一大疑問。岸田要說服國民國葬合理且物有所值,從而挽救民望,恐怕是不可能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