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今年10月是英國廣播公司(BBC)100周年紀念,這家百年老店近年雖然不乏爭議,未來如何走更是一大疑問,但其專業的新聞報道,還有創意不絕的電視劇集,已儼如英國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英國軟實力的象徵,亦受不少傳媒人推崇。在虛假資訊氾濫及新媒體興起等挑戰下,回望BBC這100年如何走過來,對傳統傳媒或有啟發意義。
BBC憑着龐大編制跟財力,對英國社會及文化影響力之深,在其他地方難以找到類似例子。日本的NHK雖然也是公營傳媒,融資亦類似BBC,要國民繳納「受信料」;也不時因為報道遭政府和保守派批評「不愛國」,但在一般人眼裏,NHK還未去到等同日本的層次。至於其他地方由政府出資的傳媒,規模不是小得多,便只是純粹政府喉舌,更難以相提並論。
正是這種由公帑出資但又可獨立自主的模式,令BBC的故事引人入勝。歷史學家Asa Briggs受BBC委託,寫了五大卷BBC歷史,最後一卷出版於1995年,未有涵蓋BBC最受爭議的歲月。今年出版的BBC新書,我手上便有兩本:一本是David Hendy的The BBC: A People's History,另一本是Simon J. Potter的This is the BBC: Entertaining the Nation, Speaking for Britain? 1922-2022。前者以BBC歷代員工的口述歷史為基礎,寫一部由下而上的BBC歷史;至於後者,副題中的問號已表明作者對BBC使命的懷疑態度。這兩本書都加深對BBC的了解。
看到廣播有潛力改變社會 首代掌舵人塑BBC日後風格
BBC的全名是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但100年前成立時其名字是British Broadcasting Company,由Marconi等6家無線電商共同在1922年10月18日創立。BBC在同年11月14日晚上6點開始廣播。BBC成立之初,無線電廣播還是處於試驗階段,無線電商成立BBC只是為了推廣這一新興媒介,向大家推銷收音機而已。
不過,據David Hendy一書的敘述,BBC第一代掌舵人剛從一戰戰場回來滿懷理想,他們的個性亦塑造了BBC日後的風格。他們既渴望回復和平的日子,又看到廣播可以擴闊大眾視野、改變社會的潛力。被任命為總經理的33歲蘇格蘭工程師John Reith及其同僚相信「一個根據民主政策運作的公共服務」,要把廣播發展成既認真又專業的事業。
這跟無線電製造商要賣收音機的宗旨已愈來愈遠。Reith希望正式將BBC定位為不受企業或政治干涉的獨立公共機構。1926年政府委員會建議給予BBC公共機構地位,並由牌照費(license fee)及皇家憲章作支持。皇家憲章要求BBC「以最佳優勢及國家利益」發展廣播。
但這宗旨如何落實?BBC如何可以既為國家利益服務,又保持編採自主?這既考驗BBC高層,也是對政府的考驗。BBC百年來不時因為新聞處理跟政府衝突,但相信戴卓爾夫人主政期間兩者的衝突最多。這既因為BBC的規模已發展得很大,其官僚架構及財政預算引起關注,但也涉及BBC的報道不合政府心水。
戴卓爾夫人主政時 BBC、政府衝突最多
戴卓爾夫人雖然是BBC諷刺喜劇Yes, Minister的忠實擁躉,甚至試過粉墨登場,但一直敵視BBC,認為那是無法追上自由市場時代的過氣建制。1979年BBC的Panorama節目拍攝了一名愛爾蘭共和軍成員,雖然片段事實上並沒有播出,但消息傳出後,不分左右的政客都斥BBC正當化暴力,質疑BBC的編採制度鬆懈。有BBC中人認為當時的爭議是有心人煽動,也預視政客開始把槍頭對準BBC,右派傳媒亦加入戰團。
1982年,戴卓爾夫人出兵福克蘭群島,當時BBC總裁Ian Trethowan便道出BBC報道之難:「問題在於如何定義國家利益。」BBC要在英國國防部要打勝仗的需要以及公眾知情權間取得平衡,也需忠實反映英國民情。當時,BBC報道沒有用「我們」來指稱英軍,只稱為「英軍」。BBC給員工的備忘說,要避免以「我們的」來形容「英國的」,「我們的」只限用於「我們的記者」、「我們的特派員」。但BBC的手法卻被質疑不愛國,《太陽報》當時更大字標題斥BBC是賣國賊。
戴卓爾夫人挾着福克蘭勝仗在1983年大選大勝,加快其新自由主義改革,政府也有足夠時間任命更多同聲同氣的人進BBC董事局,改造BBC。1985年,BBC拍攝了紀錄片Real Lives: At the Edge of the Union。當時,北愛暴力困擾英國,炸彈襲擊不時發生,製作人希望透過紀錄片探討為何北愛親英派與共和派政客各走極端,於是分別訪問了新芬黨領袖Martin McGuinness及親英派的Gregory Campbell。兩名主角都是極受爭議人物,前者廣被懷疑是愛爾蘭共和軍指揮,後者則曾明言對共和軍要「格殺勿論」。在片中兩人看來都是平凡的住家男人,但一開口卻教人心寒,認同暴力之需要。這齣紀錄片就算在今天看來仍未有過時。
政府得悉後認為BBC為恐怖分子宣傳,有違國家利益。內政大臣去信BBC董事會主席,促禁播節目。雖然不符合慣例,但BBC董事會要求先觀看該紀錄片,然後裁定節目不能播出。BBC上下大為震怒,也懷疑BBC總裁沒有站在記者的一方。到了8月7日,即原定節目播出當日,BBC記者罷工抗議,電台及電視台大批節目被迫取消。總裁事實上在幕後爭取解禁,最終達成妥協,在紀錄片加入貝爾法斯特19秒爆炸片段作「平衡」,節目最終在10月16日播出。
財政、管理問題多 牌照費存亡已放議程
戴卓爾時代也有研究廢除BBC牌照費,但最終獨立委員會不建議BBC靠廣告融資,因此作罷。跟戴卓爾時代相比,BBC目前面對的挑戰更多,除了財政問題,還有面對新興媒體的挑戰,不少也源於BBC的管理問題,賦予批評者不少彈藥。
BBC近年爆出不少爭議,例如早前為以欺詐手段促成戴妃訪問道歉、2016年調查報告又顯示BBC一直隱瞞主持Jimmy Savile的性侵醜聞。BBC現時的規模也遠比上世紀龐大,要BBC瘦身的聲浪也愈來愈高。雖然BBC對新冠疫情的報道獲不少讚賞,在假資訊橫行的今天更令人珍視公共廣播的價值,但BBC仍面對不少質疑,包括它是否物有所值,英國人是否值得向它每年支付159鎊牌照費。較早時,BBC報道英女王國葬廣獲稱頌,文化大臣唐萃蘭(Michelle Donelan)在國葬後也大讚BBC對國葬的報道,但不忘說自己對公眾向BBC繳交的牌照費抱懷疑。她過去也曾提出應取消牌照費。其前任杜慧詩(Nadine Dorries)今年1月透露現時牌照費安排2027年到期後,可能會改變BBC融資模式,其中一個可能性是改行類似Netflix的訂閱制。牌照費存亡已放上議程,BBC前途成一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