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現當代藝術家擦火花 探究古今藝文新線索

文章日期:2022年11月18日

【明報專訊】「藝文香港」在會展粉墨登場,將中國現當代藝術家連結、整理,但求「古今對話 中西互鑒」。身為「藝文香港」的藝術策展顧問,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首席研究員焦天龍又如何串聯中國現、當代藝術家?記者更邀來其中3名參展藝術家分享創作歷程,從片刻窺探中國當代藝術。

「藝文香港」已經開幕, 展出6名中國現代藝術家和8名中國當代藝術家的作品——中國現代藝術大師吳冠中、林風眠、徐悲鴻、陳樹人、傅抱石、齊白石的巨幅真迹皆有展出,並舉辦國際藝術論壇。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首席研究員焦天龍擔任「藝文香港」的藝術策展顧問,更主持兩場論壇。展覽以「古今對話 中西對鑒」為主題,他盼以此為題將中國藝術串聯起來,「然後向我們香港市民、香港觀衆、香港的訪客介紹這些中國藝術」。

雖現、當代時間接近,焦天龍卻認為當中「有很多轉變,但是它們是有連貫的」。他先解釋中國現代藝術家當時的探索:「中國藝術發展到20世紀初期,發生了巨大的轉變。這個巨大的轉變是在中西對撞、古今對話,這麼大的一個激盪過程中產生的。所以我們選這6位現代藝術家,他們探索了許多,也符合東西融合、留學西方、學習西方的藝術,同時積極探索怎麼把中國藝術改革。」至於展覽所選的8名當代藝術家,「也在積極探索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他們的作品反映了他們的探索,也代表了中國藝術發展的一些趨勢和潮流」。

焦天龍還認為中國當代藝術的探索多元化,很難用一個趨勢或者一個流派來解釋。「現在(中國藝術家)非常國際化,我們很多當代藝術家是國際知名的藝術家,他們的作品在很多方面來說,是帶動世界潮流的,很難簡單解釋。或者很難再叫它們中國藝術,它們就是當代藝術。」或者,以3名參展藝術家的分享為鑰,一葉知秋。

《方》:鋼與陶瓷的矛盾

藝術家劉建華作品《方》採用了兩種材料:鋼跟陶瓷,因為他認為兩種材料間存在對抗與矛盾:「鋼冷漠,然後比較有力量、比較冷靜,但在自然界中也容易風化掉,它生鏽以後就慢慢消化了;陶瓷表面堅硬但易碎,它在自然中卻可以(相對)永恆的。」而且兩種材料都與火相關,當兩者並置在一起展示出來,「它會給人一定的思考」。陶瓷部分塑造成猶如金色液體,躺臥在黑色的鋼板上,除了是另一種矛盾,更呈現出「瞬間之中的力量釋放」。

今次《方》特意掛在牆上展出,有別於過往放在地上,因為他期望作品每次展出都會有變化,除了呈現不同的視覺體驗,更「產生一種新的意義、新的一種表達形式」。他解釋:「(《方》)跟牆面接合,但它又不是一張畫,它是一個立體形。人們在看它的時候,用一個平視的眼光在看,容易把人拉到作品的形態裏面去感受。我們以前都是放在地上展出,它又是另外一種俯視的視角和效果。」他覺得持續實驗和創新,「才產生一種激情出來」,有時候則需要冷靜思考,在框架裏發掘更多可能。他還認為將激情帶進作品裏,「才會產生那些能夠留得下來的作品」。

同時,他觀察到自古以來藝術往往受到前人作品影響,「激發後人一種想像、一種感受,又在這個基礎上深化它,所以它有種傳承的關係」。所以連結古今藝術,很大程度上是一條「文化形態的線索」。然而那條線索視乎「每一個藝術家的知識結構、興趣」,「從前人的藝術成就上面延伸出你個人的影子」,所以藝術家的創作都「比較個人化」。

論及古今連結後,再問到現、當代中國藝術之間的轉變,劉建華認為現代藝術家更多與時代、現實和社會關聯;但當代藝術家在此基礎上呈現更豐富的表達方式和在材料上的實驗。與此同時,當代中國藝術家群體也變得相對多元,因為不同年齡層的藝術家都聚首一堂,而藝術家群體更是「藝術最低層非常重要的群體」。在此之上,中國當代藝術還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系統,如美術館、策展人、收藏、博覽會的系統,當然少不免從國家層面支撐藝術產業。因為那套系統容讓中國當代藝術擁有自己的身分,以此達到一定高度;換句話說,「藝術家的作品有市場認可也是很重要的,也需要學術認可」,因為作品「得到承認,反過來更多支持藝術家創作」。在劉建華看來,整個系統還在建立當中。

《嘒彼小星》:因現實無常而生

這幾年疫症橫行,藝術家郝量跟不少香港人一樣,只得待着自己居住的城市。他本來就很喜歡閱讀東西方古典文本,從中他感覺到「不同的人生活在他那個時代的遭遇,其實跟我們現在那個處境很相似」,文本與現世「都有共同的情緒在裏面」。其畫作《嘒彼小星》恰恰出自《詩經》〈小星〉:「嘒彼小星,三五在東。肅肅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嘒彼小星,維參與昴。肅肅宵征,抱衾與裯。寔命不猶!」他從這首詩感悟出人生的無奈:「它其實講的是一個家庭,因為男人要出征,所以被徵兵徵走,是一種無奈。生存是肯定的,但人時時是無常的。它拿這個來對比,透過這個來寫人生的無奈。」

《嘒彼小星》並非因疫情而生,卻是因現實的無常而生,「我就想把當下自己的一些感受,包括一些處境,畫在這幅畫裏面」。在這幅作品裏,他估計未必所有觀衆都體會得到這個想法,他笑言:「我只是把我的感受畫下來,但可能有共同感情的人看那個畫,能夠理解我想表達的吧。」個體與個體之間直接對話,或許也是中國新一代藝術家的趨勢。「可能這一代藝術家……關乎社會的藝術可能愈來愈少,可能更自我吧,這只是大概來說。」

郝量的作品裏往往看到一些古典的痕迹,他一直嘗試探索「古典跟當代的關係」。與此同時,他又不囿於古典,西方的電影、文學、藝術,甚或波斯和日本藝術,都有涉獵。這或許也是當代藝術家的特質——「文化資源是全球化的,全世界的文化資源只要你有興趣的,都會去吸納」;對比中國古代文化資源相較封閉——多由「自己文化當中自滋自立出來」,他認為確實很難說清楚那條串聯起中國古代跟現、當代藝術的線索。然而,他覺得「現代化程度到了一定階段,古典跟現代生活就會自然而然發生關係」,而中國正在那條現代化的道路上。他續補充:「當現代化程度非常徹底,古典藝術才會有生命力,要不然古典藝術就慢慢成為『文物』。」

《2017 no. 10》:重複帶來微妙變化

藝術家梁遠葦受中國文化脈絡和西方抽象表現主義到普普藝術啓發,自2005年開展自己一套工作模式。所謂中國文化脈絡,她觀察到中國傳統繪畫的主題非常單一,如山水、花鳥、人物,有固定範式,但每個人的畫都不同,不用更換繪畫對象和繪畫主題,就能表達不同「對這個世界的理解,還有他們政治的抱負、一些思想」。而西方影響以賈斯珀.瓊斯(Jasper Johns)為首,引發梁遠葦臨摹衣服、牀單、窗簾這些生活裏用的布,有時是花卉圖案,有時是幾何圖案。從最初臨摹,一直在畫同一塊布,慢慢推進,「透過這種方式,把自己真正有別於人的特質給逼出來」。

其作品《2017 no. 10》參照一塊藍白底、畫着簡單葡萄圖案的窗簾,之後畫在麻布上。這種持續畫同一對象的工作模式運作了12年,當中也有一點變化。由於梁遠葦更掌握到水墨的水性,加上2016年駐留羅馬學習濕壁畫的經歷,2017年這批作品的顏料沒有加疊,變得較薄,不同日子工作的部分連接地方會有條線,像濕壁畫的感覺。她持續用同一個工作模式,將自己的理解、趣味和感受,與藝術連接起來:「它跟你畫一塊布或什麼題材的關係反而變得非常的小。恰恰因為我一直沒有換對象,反而在重複畫它(繪畫對象) 的時候,它原來的性質改變了,這是一個我對繪畫切入的角度。」

■藝文香港

日期:即日至11月19日

時間:上午10:00至晚上7:00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展覽廳5G

網址:bit.ly/3WJ2nsz

文:嚴嘉栢

編輯:朱建勳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文化力場]

相關字詞﹕會展 現當代藝術 藝文香港 文化力場 每日明報-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