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宮:女俠一個膠飯壺 走江湖

文章日期:2022年11月20日

【明報專訊】周明珠來應門:一頭紫紅色短髮,後腦勺利落「剷青」,耳垂兩串耳環隨她說話搖曳,攫住所有人的目光。她撥動腦後的一束髮尾,「呢個髮型,我自己剪。今朝至剪完,見佢唔順超咪剪佢囉」!難以相信眼前的她已經77歲,如今是打點丈夫起居的照顧者,還熱中於社區服務。來個「劇透」:訪問結尾,她見是時候去做義工剔名派飯,午飯沒來得及吃,已一溜煙步出家門,頭也不回說:「你們自便啦!」像個意氣豪邁的女俠。

簡介:香港開了個故宮館,不過想尋寶,不一定帝皇物件才是寶,尋常百姓家牀下底的餅乾罐、糖果罐、月餅罐,也有珍而重之的寶貝,承載着我城回憶。我們先由閱歷最多的長者開始,請他們各自分享一件收藏經年的物件,用這些「展品」串聯出「展覽」;同時每期邀請代表「觀展」,說說觀後感。

/工/廠/往/事/

返工帶泳衣 放工風馳電掣

或許是陳寶珠的《工廠妹萬歲》太深入民心,總以為工廠妹們像個大家庭嘻嘻哈哈,出入前簇後擁,圍在大圓桌用餐。黑白照中的明珠坐在布廠的穿綜架旁穿「機頭」(又稱盤頭)。穿綜需兩人合作,一個遞一個穿。她是「上手」,接過「下手」分好的紗線,用筘刀將線插到筘齒,插滿後機頭會被放到織機上。她最先做下手,及後可「升職」任上手。上手需自備工具如筘刀和穿綜鉤,每做一個機頭可分3元6毫,下手分1元6毫。她記得該觀塘布廠生產牛仔布和白布,漿紗機要靠鍋爐供應大量蒸汽又吵又熱,「大汗疊細汗」。

保養內膽要用膠匙羹

她展示當時母親送給她上班用的膠飯壺,內膽的兩層玻璃間有層鍍銀,保暖效果佳,但容易摔破或被鐵匙羹敲破,故後來不再流行。她的飯壺依舊完好,說秘訣是用膠匙羹,「不用挖下去,舀飯而已,叫你去打仗咩」。壺底沒有品牌和產地,但她覺得以前的製品都較耐用。穿綜靠多勞多得,沒有放飯時間,更別說有飯堂,餓了就和拍檔停下手、坐一旁扒飯。她抱怨午餐只有約半壺飯,餸格小得可憐,「你看,兩塊雞都放不下。不過,那時沒雞吃,一個橙都要8兄弟姐妹分。」工廠24小時運作,她那更是朝7晚3,一周做足7日,「出糧有個糧袋,成個袋畀阿媽,8兄弟姐妹都咁畀,(阿媽)畀番日常車錢你」。身上沒閒錢,試過放工坐錯巴士,要到處問人借錢坐回家。

機頭旁的倩影,都由布廠領班給她們拍下。領班負責管理和出糧,不時帶相機回來給她們照相,放工後又載工友去西貢清水灣游泳。有的領班用「4個轆」載上幾個,明珠偏愛跟電單車的,「風馳電掣,嗖一聲去啦。好好玩,一游游出浮台」。「我帶埋泳衣返工,領班話帶就去,日日帶都唔緊要。淨係我咋,佢哋都唔去,邊個工友好似我咁啊。」領班都有老婆仔女,游泳後把這些十多歲的工廠妹安全送回家,父母都毫不擔心,「點會學壞?(我)做人唔會壞㗎,搵錢養家,屋企旨意你㗎嘛」。

「領班好好,食乜都有周明珠份嘅。」此前她在屯門做過另一家布廠,須住宿舍,每半個月出糧才回家一趟。周末,老闆跟朋友到屯門容龍別墅應酬,定會帶她吃乳鴿,教她回味至今。她13歲輟學打工,慶幸總遇貴人。「你睇我咁鬼開朗,聯絡到啲人好好,佢哋食嘢我實有得食㗎。做份份工都有人帶挈。」討人喜歡,大概是因她爽朗而不失分寸:問陌生人借錢坐車,仍記得防人之心不可無;坐電單車和游水之餘,也能夠把玻璃飯壺完好帶在身邊;這天與大家聊得興起之際,沒忘記要去做義工。

/婚/後/時/光/

天生有時裝觸覺 退休更性感

自詡年輕時毫不「木獨」的明珠,遇上比她年長11年的相親對象,即她現在的丈夫:「老實到死,呆佬拜壽,點會鍾意佢?我咁活躍、咁爛玩。」別人追女仔接放工,但這呆佬誠意可嘉,知道明珠3時下班,3時已到她紅磡家門前守候。婚後她離開工廠,到丈夫的髮型屋當老闆娘,偶爾回工廠做替工,後期有自動穿綜機,不再需要人手。

為慈善籌款豁出去

她性情坦率敢為,退休後為慈善籌款,穿起性感衣著,參加長者模特兒選秀,「兩塊布綁住你,你就行catwalk。(有人教台步、擺姿勢?)求其行出去擰吓擰吓」。酒樓食客指指點點,說她幾十歲人,「我驚你哋鬼咩?介咩意,籌款、做義工、幫中心」。司儀得悉她其時68歲,也問何以如此大膽,她答:「因為今日籌款,我豁出去,鞋又著高啲,衫又著少啲。」她順利在6個參賽者中膺冠,活動亦籌得200多萬。每遇這類慈善表演她都參與,連丈夫都受感染,有次反串扮成嬌俏的日本婦人,側頭托腮,有相存照。

她沒因為年長疏於打扮。70歲搬到黃大仙,方在樓下商場打耳洞,儲了數十款耳環隨她配搭,指甲則塗成光亮的珍珠紅色。客廳衣櫥上,貼着她多年來滿意的照片,其中有張雙人黑白照,如像姐妹花,是她年少時於影樓攝下。那時的她穿著黑色「斗零踭」、百褶裙、格仔背心,大方得體。她卻說那時沒錢添新裝,其實都是廉價貨,「隨便自己綁條腰帶」。觀眾眼睛是雪亮的,隔天她到影樓取相,竟見這張相貼在門前作生招牌,「不經過我同意?我要取回照片」。影樓有7個師傅,向她索取7杯雪糕交換。她至今最滿意的服飾,大抵是結婚時度身訂做的「小鳳仙裝」外套,她即場穿上照鏡,說婚後數十年一直合身,經常用作出席飲宴之用。

/心/中/寶/物/

夫恤髮架生 靠佢風山水起

結婚禮服通常租借便可,當年訂做想必花費不少,她解釋:「結婚咁大件事。老公有錢,他是老闆,當時有兩間髮型屋,一結婚做事頭婆。」花都髮型屋位於舊橫頭磡邨,丈夫習廣東理髮,男界、女界、大頭裝(70年代流行的蓬鬆髮型,不分男女)都通曉;她專門修甲,記得周潤發媽媽是熟客之一,另有11個伙計,負責男界、女界、洗頭及洗毛巾、蒸毛巾,7時關門仍坐滿客人,可想而知客似雲來。人人想趕在農曆新年前恤個靚髮,她說年三十晚最旺,錢多得要藏到煲底。「我初初嫁過去不知道,很多(身上)畫龍畫鳳的收陀地費,坐在店內。其他人叫我不要亂說話。」女士趕來電髮,人多得要坐到天井,「我要拆電髮芯,藥水揦㗎嘛,揦到初一,對手出血」。二人見好就收,未待重建,已把舖頭免費轉讓給伙計,周遊列國。「我哋日日咁樣返工,幾廿歲,有錢唔鬼做啦。」

剷青不一定要用上電動剪髮器,她平時只靠剃刀和一把梳。丈夫當年的一套理髮架生仍有保留,從浴室櫃中拿出來,竟沒有生鏽。「這個是『夾夾剪』(理髮軋剪),現在用電剪,以前男裝剪髮這樣夾,就剷到上頭頂。」還有磨刀的皮帶、德國理髮剪刀,以及她替人修甲剪死皮的指甲刀等,有的要用油保養。「我好好保存的。我好重情。」

/觀/眾/問/答/

義工受啟發:人生要放膽去

青少年義工趙安琪是「你的故事.我的啟示—社區故事系列計劃」的參加者,以往定期探訪長者並了解他們生活面貌,今次她一同探訪明珠。訪問後,她說從沒想過長者可以這樣潮流、新穎,尤其是明珠願意穿著尺度大膽的服飾:「她有些觀念比年輕人更放(膽),剛才說穿性感衣服,她說不害怕被人議論,現在年輕一代或都會介意別人看法。另外,有些時候,她會無端端說一兩句『人生是這樣的』,對我來說感覺好好。」對話中,她和明珠有不少共同話題,例如明珠住在重建前的家維邨,安琪則住過家維邨,還有對妝扮的品味,包括髮型、塗指甲。「很少見到長者有這樣好看的指甲,而且是自己留長的,歐美風的那種。」明珠與她交流心得,笑說自己只有兩瓶指甲油而已。

文˙ 梁雅婷

{ 圖 } 馮凱鍵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朱建勳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